2025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旅遊資源推介會舉辦

(大公文匯網 記者 羅洪嘯)由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主辦的2025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旅遊資源推介會今日(10日)在京舉辦。本次推介會作為2025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的重要配套活動,旨在推動國際旅遊資源展示、經驗交流與務實合作。來自亞洲、歐洲、美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城市代表、行業專家及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分享優質旅遊資源,促進國際旅遊合作與交流。推介會設置「遇見不一樣的世界」和「遇見不一樣的北京」及《旅遊城市品牌評價》國際標準推介等三個環節,通過多維度的推介與對話,為全球旅遊業界提供了高質量的交流平台。
推介會上,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研究培訓部總監沈小鈺全面解讀了全球首個《旅遊城市品牌評價》國際標準。該標準由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主導制定,於2025年初經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批准,首次以國際標準形式規範旅遊城市品牌建設,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該項國際標準的制定歷時三年,經歷ISO/TC228與ISO/TC289聯合工作組多輪討論與修改,最終由中國、英國、美國、俄羅斯等9國專家共同完成。標準包含8項一級指標和53項二級指標,從旅遊資源、基礎設施、服務便利性、環境可持續性、安全性、相關方評價、遊客數量、財務表現等多個維度建立綜合評價體系,為全球旅遊城市提供科學、統一的品牌建設指引。

「遇見不一樣的世界」:多元文旅資源共繪全球圖景
在「遇見不一樣的世界」環節,九位來自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會員城市代表及知名旅遊目的地代表依次登台,分享其所在城市的旅遊資源、文化特色與發展戰略。
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旅遊局市場與分析總監魯斯蘭·扎納巴耶夫表示,哈薩克斯坦年接待遊客超200萬人次,其中包括10萬多中國遊客,阿拉木圖旅遊設施完善、資源豐富,正持續提升接待能力與服務品質。
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方面,希臘雅典市西東城市治理研究所主席亞歷山德羅斯·莫迪亞諾提出,雅典通過基礎設施投資與文化創新增強社會凝聚力,積極應對氣候挑戰,致力於打造「開放、包容與可持續」的城市形象。尼泊爾加德滿都市文化遺產與旅遊局高級工程師拉賓德拉·裏賈爾則分享了該市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方面的平衡策略,強調以可持續方式傳承文化、發展旅遊。烏拉圭埃斯特角市市議員馬丁·拉文圖爾談到,當地順應遊客對深度文化體驗和自然療愈的需求,「新興旅遊業態涵蓋了健康、養生及文化活動,並將科技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度融合。」
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市旅遊局局長米奧德拉克·波波維奇表示,貝爾格萊德正藉助籌辦2027年世博會的機遇,不斷完善旅遊體驗與設施建設,展現其多元文化魅力和發展潛力。泰國曼谷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魯吉拉·阿林強調,曼谷大力推進創意區域開發,協同藝術、文化遺產與商業發展,同時積極推廣低碳旅遊和智慧服務,提升遊客體驗。
在自然生態與文化旅遊融合方面,吉爾吉斯斯坦經濟商務部駐華商務代表處專家馬米特別科夫·阿爾塞姆介紹,比什凱克憑藉天山自然風光與絲路文化底蘊,正打造探險與生態旅遊核心樞紐。中國吉林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副局長楊景談到,吉林市年均舉辦近百場文旅活動,推出萬餘種文創產品,持續激活城市文旅活力。中國林芝市文化和旅遊局交流合作科科長喬莉莎表示,林芝憑藉「西藏江南」的生態文化優勢,通過桃花節、雅魯藏布大峽谷等品牌項目,實現生態旅遊與民族文化的有機結合。
近年來,北京文旅產業多維度全面發展,深度融合數智創新成果,展現出現代化國際都市的文化魅力。在「遇見不一樣的北京」板塊中,四位北京旅遊業界代表分別從古都風韻、煙火生活、創新活力和文化藝術四個維度,專業解讀和推介北京文化和旅遊資源,呈現北京作為現代化國際都市的旅遊新形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