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度認可科研實力 15家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授牌

(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香港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致力發展創新科技,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24日至25日,科技部部長陰和俊率團訪問香港,旨在促進內地與香港更深層次科技創新合作,推動香港科技發展加速融入國家創新體系。25日,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和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的見證下,陰和俊為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五所設有全國重點實驗室的香港高校校長出席授牌儀式。

這次獲授牌的15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分別來自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及城市大學,五間大學位列全球百強。特區政府將向每間「全國重點實驗室」每年提供2000萬元的額外資金,讓它們提升科研能力及建立所需的基礎設施,制訂較長遠的發展計劃,為助力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更多香港力量。

李家超在授牌儀式上致辭表示,特區政府全力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積極推動香港院校和實驗室參與國家科技計劃,提升科研能力,加快香港融入國家創新體系。這次獲得授牌的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都來自全球百強大學,彰顯香港的科研實力。

陰和俊表示,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布局建設,體現國家對香港科研實力、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充分認可與信任,鼓勵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努力實現重大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突破,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科技強國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周霽表示,當前,「一國兩制」實踐進入了新階段,唯有把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進一步發揮其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他分享了三點看法:堅持以基礎研究厚植創科優勢;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堅持以平台建設集聚高端人才。

李家超與陰和俊會面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與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會面。

李家超昨日於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前,與國家科學技術部(科技部)部長陰和俊會面,就深化內地與香港的科研合作,進行深入交流。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副局長張曼莉和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出席授牌儀式和會面。

據介紹,在港期間,陰和俊與李家超就支持香港加快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提升科技創新全球影響力、推動香港在科技強國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陰和俊還與周霽進行了工作會談。

此外,陰和俊與香港高校校長、全國重點實驗室負責人等科技界代表進行座談,並訪問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等。

李家超:國家認可 彰顯香港科研實力

李家超強調,香港不斷提升科研能力,加快融入國家創新體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授牌儀式致辭表示,特區政府全力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積極推動香港院校和實驗室參與國家科技計劃,提升科研能力,加快香港融入國家創新體系。

李家超感謝國家科學技術部一直大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香港高等院校和在港實驗室的工作。他表示,香港院校獲得國家科技部批准成為全國重點實驗室,證明團隊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具備一流水平。香港是亞洲唯一擁有多達五所全球百強大學的城市,這次獲得國家科技部授牌的15所在港的全國重點實驗室,都來自全球百強大學,彰顯香港的科研實力。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積極擔當國家和全球之間「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在香港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將提供重要平台,促進與海內外的頂尖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匯聚全球各地的優秀科研人才,助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與內地深化「產學研」協作

李家超表示,香港積極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優勢互補,結合香港基礎科研的優勢,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創新元素和先進製造業實力,為國家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特區政府全力提效提速推動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的發展。期望香港的高等院校和在港的全國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加強與內地和海外科研機構的聯繫,共同在園區裏設立實驗室或研發中心,攜手深化「產、學、研」協作,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的融合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發展,為世界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更多香港力量。

李家超透露,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全球創新指數》百強科技集群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二位,彰顯大灣區在全球創科的領先地位。深圳、香港和廣州過去一年在科技建設和應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的排名將於下周一(9月1日)在香港發表。

陰和俊:搶佔全球科技競爭制高點

陰和俊表示,香港要打造富有戰鬥力的研究隊伍,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在授牌儀式致辭表示,此次15所實驗室獲批建設,是落實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香港融入國家創新體系歷程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這是國家對香港科研實力、創新能力與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和充分信任,更是中央對香港科技界的殷切期望和重大使命。

陰和俊指出,授牌標誌着15所實驗室正式納入全國重點實驗室管理的序列,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分享了三點希望:一是瞄準前沿,勇攀高峰。希望在全國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強化使命定位,聚焦國家需求背後的科學難題。勇於探索科技前沿無人區,力爭在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取得更多原創性、引領性的重大突破,搶佔全球科技競爭的制高點。二是匯聚英才,激發活力。發揮香港國際化科研優勢,大力營造開放包容、追求卓越的學術氛圍。匯聚海內外的頂尖人才,特別是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舞台,打造一批結構合理、富有戰鬥力的高水平研究隊伍,不斷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三是深化系統開放共享,主動加強與內地頂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的深度合作,開展兩地系統攻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服務國家及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冀科技界放開手腳 創造創新

陰和俊表示,距離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不到10年,他希望香港科技界放開手腳,創造創新,不斷產出重大的創新成果,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為建設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寫下精彩的篇章。

陰和俊強調,科技部將與香港特區政府密切配合,扎實落實中央惠港科技政策,深化內地與香港科技交流合作。推動科技創新成為香港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新引擎,為科技強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多力量。

周霽:大力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

周霽表示,期待香港厚植基礎研究土壤,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強化攻關。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在授牌儀式致辭表示,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香港創科發展,2017年對在港兩院院士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促進香港同內地加強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2022年「七一」視察香港時,又專門到香港科學園考察。在習近平主席親自關心下,中央政府在科技專案開放、資金過境、平台建設、設施設備共用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挺港惠港政策,香港與內地科技合作持續深化、成果不斷湧現。此次重組在港國家重點實驗室,再次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科技發展的鼎力支持。

多出原創性、高質量、標誌性成果

周霽表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一國兩制」實踐也進入了新階段,唯有把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進一步發揮其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他分享了三點看法。一是堅持以基礎研究厚植創科優勢。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和先導。期待香港進一步厚植基礎研究土壤,充分發揮包括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內的各類科研平台作用,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強化攻關,多出原創性、高質量、標誌性成果,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更好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二是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期待香港進一步強化「產學研用」創新協同,大力推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使更多產業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更好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經濟增長點。三是堅持以平台建設集聚高端人才。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期待香港更好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通過高水準的研究平台、合作專案,集聚培養更多國際頂尖人才和創新團隊,為香港和國家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來源:大公報A2:要聞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