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俄羅斯東歐中亞與世界高層論壇 暨第七屆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高層論壇在哈爾濱召開
(記者王欣欣、吳千 哈爾濱報道)8月23日,第十七屆俄羅斯東歐中亞與世界高層論壇暨第七屆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高層論壇在哈爾濱舉行。本次論壇以「深化歐亞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與現實」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國內外50餘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餘位專家學者,為深化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促進歐亞地區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論壇由黑龍江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歐中亞研究所、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共同主辦,聚焦中俄關係與歐亞發展,共商合作大計。開幕式由黑龍江大學校長王敬波主持。

黑龍江大學黨委書記遲寶旭在致辭中強調,黑龍江大學建校84年來,形成了鮮明的對俄辦學特色。未來,學校將肩負起高端智庫使命,為深化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服務龍江向北開放貢獻力量。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在致辭中指出,本次會議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期望與會專家學者加強對俄研究合作,提升我國對俄研究水平。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教授盧金指出,應把握中俄戰略夥伴關係契機,深化合作機制。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許安標認為論壇主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黑龍江大學的對俄研究為中俄兩國的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和治理保障。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周力強調了論壇議題的學術與現實意義,提出進一步深化對俄羅斯社會制度、基本國情和歷史文化研究的戰略重要性。

開幕式上舉行了「黑大龍眼」系統和「黑大發布」系列報告發布儀式。與會嘉賓共同啟動「黑大龍眼」系統,揭曉「黑大發布」系列報告。黑龍江大學相關負責同志對系統及報告進行詳細解讀,充分展現了黑龍江大學在對俄研究領域的豐碩成果,彰顯了作為對俄研究「橋頭堡」的擔當。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龐大鵬研究員、黑龍江大學俄羅斯研究院姜振軍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主任李中海研究員先後主持3場大會主旨報告研討。
8月24日上午,論壇圍繞研討主題「深化歐亞合作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歷史與現實」設4個平行論壇。與會專家圍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與現代國際秩序、全球發展倡議與中俄合作發展、歐亞地區安全、產業鏈供應鏈重構路徑、俄烏衝突背景下的中俄、中烏關係、歐亞人文合作等議題開展討論。
論壇閉幕式由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滕仁研究員主持,4個平行論壇的主持人李淑華研究員、郝赫副研究員、於小琴研究員、馬強研究員做總結發言。龐大鵬研究員在大會總結發言中強調,歐亞問題研究應在區域國別學一級學科的學科框架下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持續深入相關議題的研究,如世界格局的變化與歐亞空間、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歐亞國家的國情以及歐亞國家之間的雙邊關係、多邊關係與區域合作等,從而為我國參與全球治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在此背景下,「深化歐亞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與現實」的論壇主題更具現實意義。論壇不僅為深化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搭建了高端對話平台,更為促進歐亞地區協同發展提供了凝聚共識、共商對策的重要紐帶。黑龍江大學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整合資源,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黑大智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