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抗戰地標 感受發展新貌  海峽兩岸記者湖南行採訪團探訪長沙

聯合採訪團全體成員在長沙合影。(主辦方供圖)

(大公文匯網記者 姚進 報道)7月31日,「抗戰勝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峽兩岸記者湖南行」聯合採訪團在湖南長沙開啟了第一天的行程。來自兩岸及香港的40餘名記者和特邀台灣青年自媒體人齊聚抗戰英雄城市長沙,他們走進抗戰遺址、企業園區、湖南廣電等地,用鏡頭和筆觸記錄見聞,感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鮮活脈搏和城市的煙火氣息。

抗戰時期,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以長沙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史稱「長沙會戰」。長沙會戰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中國軍隊正面抵抗日本帝國主義軍隊侵略所取得的重大勝利。長沙會戰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華軍隊,粉碎了日本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以戰迫降」的戰略目標,振奮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影珠山遺址重溫抗戰精神 九十七歲老兵熱血未涼

採訪團一行來到位於長沙市區以北40公里長沙縣福臨鎮的影珠山,該山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原福臨鎮文化綜合服務站站長楊琮介紹,抗戰時期,在這裏發生的大小激戰多達幾十次,1942年1月,國民革命軍第20軍新編第十師在山北腰子坡痛殲日軍「山崎大隊」,日軍餘部退過新牆河以北,標誌着第三次長沙會戰的結束。採訪團走進當年影珠山的戰爭遺址,在戰壕防線和迫擊炮陣地前,彷彿穿越時光,回到當年炮火紛飛的年代。

採訪團在影珠山抗戰史實陳列館了解抗戰歷史。(大公文匯網記者姚進攝)

今年已97歲的抗戰老兵餘炳純雖然聽力受損,但聲如洪鐘,身體也十分硬朗,看到採訪團的記者們都站着,他也硬是不肯坐,站着接受採訪。他告訴記者,1944年6月長沙淪陷,全國發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號召,當時他正在長沙大麓中學讀高中,時年16歲的他毅然棄筆從戎,加入青年遠征軍205師613團2營5連,成為了一名機槍手。當被問及是否後悔當初的決定時,老人家目光異常堅定地說:「保家衛國、義不容辭!」

97歲抗戰老兵餘炳純接受媒體採訪。(大公文匯網記者姚進攝)

來自台灣的青年簡中彥感受頗深,「在台灣幾乎沒有能夠完整獲取當年抗戰情況的渠道,這些革命先烈保家衛國所做出的貢獻不應該被遺忘,關於這段歷史,年輕人都應該多了解,因為沒有他們的犧牲,也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好的生活環境和經濟發展。」

《歌手》將帶來更多經典港樂給觀眾

同日,採訪團一行還前往湖南廣播電視台,作為「文化湘軍」的領軍品牌,「芒果」陪伴了無數年輕人的閑暇時光,成為備受Z時代觀眾矚目的新舞台,湖南衛視在新時代也迎接了更多精彩與挑戰。從「快樂中國」到「青春中國」,湖南衛視展現出對青年文化的深刻洞察與敏銳把握。

《歌手2025》製片人張丹陽表示今後將帶來更多經典港樂。(大公文匯網記者姚進攝)

採訪團參觀了芒果藝術館,並且觀看了《歌手2025》的綵排現場。作為深受香港觀眾歡迎的音樂類節目,有記者提出本季《歌手》香港歌手參與較少,製片人張丹陽表示,湖南衛視曾做過《聲生不息港樂季》以及去年的《聲生不息大灣區季》,對香港的歌手和音樂了解頗深,本季也有香港藝人衛蘭和鄭欣宜參與其中。

而在未來努力的方向上,張丹陽表示,除了衛蘭、李克勤之外,還有林子祥和葉倩文等具有時代代表性的人物,讓他們能夠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帶來更多經典作品。另外,作為關注度較高的綜藝節目,《歌手》還希望能夠將香港和內地的年輕人搭建更多溝通的橋樑,讓兩地的年輕人有更多的交流,新老歌手之間的傳承與交替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