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工智能領域「101計劃」建設成果發布

(大公文匯網記者李陽波西安報道)隨着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 培養AI時代的拔尖創新人才也愈加重要。7月18日,教育部人工智能領域「101計劃」建設成果發布會在西安交通大學召開,會議現場發布了12本人工智能領域「101計劃」核心課程教材,以及《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培養戰略研究報告暨核心課程體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立群表示,西安交大將率先使用教材革新培養模式,強化師資培訓提升教學能力,共建共享資源發揮輻射作用,持續迭代完善優化教材體系,以教材成為學子探索人工智能的「金鑰匙」,共築人工智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中國範式」。
推動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據了解,「101計劃」是由教育部統籌,匯聚頂尖高校、頂尖師資、頂尖出版單位等各方資源,以課程、教材、教師和實踐項目等基礎要素建設,來帶動教育教學系統改革的一項試點工程。該計劃旨在通過基礎要素建設的「小切口」,來牽引教育教學模式的「大改革」,讓人才培養模式從「知識為主」轉向「能力為先」,培養拔尖創新人才。2021年底,「101計劃」在計算機領域率先啟動。2024年6月18日,人工智能領域「101計劃」正式啟動。

當日成果發布會上,「101計劃」牽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南寧詳細介紹了人工智能領域「101計劃」建設情況和「高等學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戰略研究報告暨課程體系」(人工智能領域「101計劃」白皮書)。鄭南寧表示,經過近一年的建設,《高等學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戰略研究報告暨課程體系》、12本核心課程教材的編着和樣書已完成出版,15本參考課程教材和2本綜合實驗課程教材的書稿將於今年8月前提交出版社。


隨後,12本人工智能領域「101計劃」核心課程教材、 《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培養戰略研究報告暨核心課程體系》正式發布。據悉,12本人工智能領域「101計劃」核心課程教材包括《人工智能概論》《數據科學基礎》《計算機視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其與15本參考課程教材、2本綜合實驗教材共同構成了人工智能領域「101計劃」教材體系。《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培養戰略研究報告暨核心課程體系》,則涵蓋了國內外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調研分析、12門核心課程大綱,以及17所高校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培養方案,將為各類院校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引導和示範。
倡建人工智能本科專業課程建設聯盟
據介紹,人工智能領域「101計劃」以「基礎性、前沿性、交叉性、融合性、系統性、實踐性」為建設原則,自啟動以來,鄭南寧先後組織了8次教材撰寫推進等工作會議,共計360餘人次參會討論。來自內地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和產業技術創新優勢的18所高校、3所中國科學院研究所、3家頭部企業等單位代表,組成建設委員會和教材撰寫組。22位院士和資深專家評審教材編寫方案,12位院士和知名專家擔任核心教材主審,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清華大學出版社共同承擔出版任務。

「此次成果發布不是任務的終點,只是新征程的起點。」成果發布會上,鄭南寧亦建議在教材委員會基礎上,由高校、研究所、企業和出版社聯合成立中國高校人工智能本科專業課程建設聯盟,在教育部的指導下,發揮集體智慧,順應AI時代的發展變化,持續推進一流師資、一流課程、一流教材的建設。
西安交大將率先使用教材革新培養模式
西安交通大學是中國最早興辦、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1986年,該校在內地最早成立了人工智能專職研究機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截至目前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近40載。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張立群在發布會上表示,西安交大在人工智能領域積澱深厚,依託鄭南寧院士團隊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及產教融合平台,實施「AI+」改革工程,打造垂直教育大模型與智能體,積極探索「無邊界課堂」等創新範式。教育部「101計劃」填補了高水平AI教材空白,為拔尖人才培養提供了「源頭活水」。西安交大將率先使用教材革新培養模式,共築人工智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中國範式」,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亦表示,百度在AI領域已與多所高校合作,致力於加強國產AI核心技術研發,希望聯合培養AI人才,賦能千行百業高質量發展。會議報告環節,王海峰和北京大學智能學院院長朱松純分別進行了主題分享,為更好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未來高等教育提供了啟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