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季推一幅荃灣地 可建780伙

(大公報 記者 林志光)今年上半年本港樓市已漸偏穩,特區政府在出售土地仍會審時度勢而行,本季暫仍如之前數季般,維持只推出1幅荃灣住宅土地招標出售,涉780伙。但會視乎未來市況,不排除稍後季度會推出具規模及多推土地。而本財政年度首兩個季度賣地計劃預計可提供約6000伙,佔目標供應約45%;且對全財年賣地供應達標持審慎樂觀。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政府在本季會以招標方式出售位於荃灣永順街與德士古道交界的住宅用地,其住宅可建樓面約42萬方呎,料可提供780伙,另會要求發展商負責興建樓面只約1.01萬方呎包括一個社工服務隊基地及一個特殊幼兒中心的社福設施,由於規模很細,相信不會減低地皮對發展商的吸引力。
上半年供應6000伙 達標45%
另本季暫時已知還有6幅來自私人發展及重建項目,可於本季內跟政府完成換地及地契修訂等土地行政手續,可提供約4170個私人住宅單位,當中早前公布過的洪水橋第34B區首幅原址換地個案,涉約2300伙。連荃灣招標地皮在內,今季賣地計劃料可共提供約4950伙。再加上上季的賣地供應,本財年首兩個季度預計合供有約6000伙,已達本財年供應目標約45%,且還未包括在本季一些毋須換地改契的私人土地個案統計。
甯漢豪指出,觀乎近數月本港地產市場已逐漸穩定,土地註冊處所記錄的住宅交易數字亦見上升趨勢,且住宅租務市場亦相當堅穩,因此,相信樓市未來會持續向好。她又認為本財年的土地供應情況尚算理想,對能否達年度1.32萬伙的供應目標持審慎樂觀態度。政府亦會繼續因應市場走勢及經濟情況,探討是否可推出較大型或於一季內推多於一幅土地招標的可能性。總而言之,政府會繼續審時度勢、有節有度及務實地向市場推出土地,並會因應市況靈活調整我們的推地策略,照顧社會發展的不同需要。
資料顯示,上財年首兩個季度的賣地計劃供應只約4065伙,佔目標只約31.5%;本財年即按年料可增約47.6%。另據土地註冊處統計,去年整體住宅買賣註冊登記量有逾5.3萬宗,較前年升約23.5%,其中一手住宅單位去年登記量近1.7萬宗,較前年升達70%。另今年上半年整體住宅登記量近2.9萬宗,較去年下半年及上半年各升約14.3%及4.2%。
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諮詢服務部執行董事兼主管鄭亥延認為,整體土地市場氣氛已有所改善,但政府仍繼續限量供應土地,若長此下去,令其憂慮未來市場或要再面對長遠供應不足情況。中原測量師行專業估價部聯席董事吳庭琛認為,本年度樓市雖然好轉,但仍處於調整期,加上貨尾量仍然高企,影響發展商投地意欲,故政府本季只推1幅住宅地是符合市場預期。
地皮最高估值約19.5億
業界對荃灣地的估值約13億至逾19.5億元不等。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認為該地皮稍具規模,投資額及風險略高於之前賣出的數幅沙田地皮,相信以大型發展商或合組財團參與競投為主。

甯漢豪:不排除直接向企業批出北都地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今年第四季起將陸續推出兩個片區開發試點招標,而除了片區試點公開招標,政府亦不排除日後直接向企業批出北部都會區土地,研究機制,或可不用每次經行政會議審批。她並表示,目前並無交椅洲人工島的動工時間表,相信今屆政府任期內不會展開填海工程。
甯漢豪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預計今年第四季、即10至12月起將陸續推出片區開發試點招標,洪水橋及粉嶺北兩個片區將會先行,「新田科技城」片區將於明年招標。她相信招標反應會不錯,認為今次並非「平地一聲雷」招標,早前共收到22份意向書,認為屬可觀數目,並非「小貓幾隻」有興趣,同時亦不擔心流標,強調政府定價也是看着市場承受能力,若市場表現較偏軟,政府定價自然不可能過分進取。
除了片區試點公開招標,甯漢豪表示,政府不排除在北都向產業直接批地,並會研究機制,或可不用每次經行政會議審批。她舉例說或可諮詢行會能否批出「大框架」,再將審批權轉授予部分政策局。她強調,不要有「心魔」認為政府與個別企業談判就等於沒有透明度,最終會公開批地的條件,又指出爭取產業落戶香港,必須有競爭力、具彈性。她以新加坡及內地為例,也是按個案決定直接批地。
今屆政府不會展開填海工程
她表示,市場歡迎「按實補價」發展北都,即是發展商以實際用途及發展規模計算補地價,而非按地皮最高可建樓面面積計算。
至於有地產界人士提出,政府應擱置交椅洲人工島計劃,以免影響財團競投北都意欲,甯漢豪表示,具體時間表將視乎形勢再向公眾交代,規劃研究要多一年時間才完成,即使完成亦不能馬上動工。她強調,相信今屆政府任期內不會展開填海工程,具體計劃如何,將會按部就班交代。
對於政府數據顯示,現樓貨尾單位約有2.8萬伙,創歷史新高。被問到會否先讓市場消化貨尾單位,暫緩季度賣地,甯漢豪表示,從來不會因為市場有貨尾單位而不推地,無計劃暫緩季度賣地,仍然希望每季推售地皮。
(來源:大公報A4:要聞 2025/07/1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