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旅遊熱點|維園市集12月開鑼 逢周末及假期舉行

(大公報 記者 賴振雄)特區政府致力打造「無處不旅遊」,旅遊熱點工作組落實九個熱點項目之一的「維園市集」,將於今年12月聖誕節前開鑼,每逢周末及公眾假期的「朝十晚九」舉行,設有30個攤位,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將於7月23日舉辦簡介會,並盡快展開招募。
康文署昨日披露更多細節,市集除了早前預告售賣手工藝品,還容許發售賣輕食飲品,初步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有販商業界人士表示有興趣,但關注限制在晚上9時結束,期望可以增加營業日數及延長營業時間。
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帶領的旅遊熱點工作組,今年5月公布九個熱點項目,包括舉辦「維園市集」,該市集將於今年12月中,至2026年11月舉行,設立約30個攤位,舉辦配合不同主題的精彩活動,以提升生活趣味、豐富旅客體驗,打造富人氣、品味與吸引力的旅遊熱點。
康文署昨日表示,正在尋找「維園市集」合作夥伴,誠邀有意參與的註冊公司、機構、以服務青少年為對象或具有營運市集經驗的非政府組織,出席在7月23日的簡介會,屆時將詳細介紹有關安排,以及提交活動計劃書的要求。
設不同主題 保持新鮮感
根據位置平面圖,「維園市集」臨近銅鑼灣方向的出入口,噴水池廣場設有15個攤位,另在南亭廣場臨近硬地足球場位置,在樹下一字排開設有15個攤位。
康文署回覆《大公報》查詢時透露,建議全年舉辦不少於四個主題,可因應合作夥伴的建議及節慶安排靈活調節,期望透過不時更新主題和活動內容,持續吸引本地居民及旅客到訪及重遊。
攤位可提供現場表演和示範,也可以售賣輕食飲品,檔主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至於會否收取租金,攤位是以帳篷、排檔、抑或手推車形式,康文署現階段持開放態度,歡迎有意經營的合作夥伴在活動計劃書提出。
「維園市集」只限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開檔,而且營業時間指定上午10時至不超過晚上9時,暫時未確定是否需要像旺角女人街般,需要「朝行晚拆」(即上午搭架擺檔,晚間拆除」)。
康文署本月23日辦簡介會
港九新界販商社團聯合會常務副主席譚潤華表示,有檔戶對「維園市集」感到興趣,舉例在寶靈街有排檔售賣特色油畫,也有商販賣手工藝品,但市集晚上9時必須「收檔」,認為時間太早,未能營造夜市氛圍。
油麻地廟街販商商會主席陳錦榮表示,將會在7月23日出席簡介會,期望可以增加售賣輕食和飲品的攤檔比率,結合「食、買、玩」的元素,他同時關注經營成本問題,期望可以免租或只收取象徵式租金,同時建議延長營業時間,容許經營至午夜12時前。

十分期待|聖誕前增旅遊熱點 市民:有助鼓勵留港消費
特區政府旅遊熱點項目之一的「維園市集」,預計於聖誕節前,在銅鑼灣維園噴水池廣場和南亭廣場舉辦,大公報記者昨日現場觀察,廣場位置距離銅鑼灣站較近,且位於銅鑼灣方向進入維園的必經之處,人流量料較大;噴水池附近有樹木遮陰,以及供休息的長椅等,整體環境較為舒適。
「如果攤位上有Chiikawa、Labubu等等這些公仔或者盲盒,就一定會吸引我來!」市民Amy向記者表示,十分期待這類市集活動,讓市民聚集一起開心熱鬧,也鼓勵大家留港消費。她說,除了美食或者節日等主題,最期待能在攤位上購買當下正流行的盲盒產品,或有一些互動遊戲,「若真的有盲盒,我可能會花費一千多元購買!」
旅客:最好有歌手現場表演
由廣西來港旅遊的肖女士亦認為,對年輕群體而言,一些遊戲聯名、動漫主題的周邊,或公仔等產品,一定是最有吸引力的,「內地也有不少類似的小吃或咖啡市集,產品多數不會定價太高,但又有特色。香港的市集一定要多元化,相信變成一個網紅打卡點後,一定會吸引不少遊客來玩。」
市民許小姐則認為,若市集只售賣小食或公仔,吸引力和競爭力均可能不足,她希望見到一些有特色的手工藝品或產品,例如特色首飾、香薰蠟燭、寵物零食等,才會更加吸引自己購買,同時亦是鼓勵小型經營者生意,「如果有心意的物品,我可能會花費幾百元甚至四位數購買。」
來自廣州的旅客林小姐和黃小姐表示,維園的位置很方便,對旅客來說,可以在銅鑼灣購物和打卡後,一路走過去。她們認為市集現場氛圍最重要,希望攤位上除了有手打檸檬茶、港式奶茶、燒烤等小食,最好還能結合音樂,有歌手現場表演或駐場,這樣就可以邊逛邊吃邊看表演,享受現場氛圍。
(來源:大公報A2:要聞 2025/07/1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