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長春光博會啟幕 眾多高精尖技術齊亮相

吉林省委書記黃強宣布2025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Light國際會議開幕。

6月10日,2025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Light國際會議(以下簡稱:2025長春光博會)盛大啟幕。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7個國家的820家企業,將共同見證這場以「光電引領、新質未來」為主題的全球光電盛宴。

與去年相比,本屆光博會參展企業數量增加了145家,頭部企業陣容強大,達到178家,較去年新增60家。這些企業紛紛攜帶顛覆性技術扎堆「秀肌肉」,涵蓋了光電產業的各個領域。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長春新產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攜全固態激光器系列產品重磅參展,全面展示自身研發實力與產業化成果。

長春新產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劉天紅介紹企業相關情況。

據長春新產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劉天紅介紹,公司的全固態激光器系列產品擁有核心技術專利30餘項。作為全球知名的全固態激光器供應商,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會是我們品牌宣傳、產品推介的重要的渠道之一,通過面對面交流,了解了客戶的實際需求和產品的一些優化提升的建議,我們相信隨着長春光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一定會受益更多。」劉天紅說。

長春新產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主營產品是全固態激光器,公司擁有高效率全固態激光器、多波段頻率變換、單縱模、紫外激光、合成光等多項核心技術,主要應用於基礎研究、儀器製造、生物醫藥、環境科學、國防裝備、航空航天等領域。

在長春新產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激光器展示廳內,技術人員正在對單頻R型激光器進行光譜線寬的檢測,確保激光器的單頻性能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

長光衛星是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的領軍企業,本次展會將展示其在衛星遙感數據處理、應用服務等方面的最新技術。

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張曉磊介紹,在長春市,上游帶動了包括精密加工、光學零件等大概60餘家企業的融合發展,同時也是依託於「吉林一號」海量的遙感數據,下游帶動了農林、文旅以及環保等近200家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他表示,希望通過長春光博會這一平台,展示公司的最新成果和技術突破,與更多合作夥伴攜手共進,共同推動商業航天事業的發展。

據悉,長光衛星在成立十年內就實現了「星載一體化」整星設計製造技術的四次技術飛躍。截至目前,已累計研製併發射各類衛星219顆,其中「吉林一號」星座組網衛星數量達140顆,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作為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的孵化企業,長春長光精瓷複合材料有限公司以大口徑碳化硅鏡坯製造系列關鍵技術及其系列產品而打開市場知名度。相關複合材料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吉林一號」系列光學衛星、「高分十一號」遙感衛星等數十項重大裝備任務中得到成功應用。在本次光博會上,長光精瓷針對光電裝備和半導體裝備市場,準備了一些列高精尖的參展產品。

長春長光精瓷複合材料有限公司操作間,技術人員正在對已經是成品的碳化硅吸盤再進行最後的手工打磨,打磨的精度在「微米」之間。

「我們的核心產品就是精密碳化硅陶瓷打造的各種精密的零部件,主要應用於各類的高端光電裝備和半導體裝備中,比如說像我們在衛星中使用的碳化硅的輕量化反射鏡,還有在我們一些半導體設備裏面使用的一些高精度的吸盤、導軌、工作台等這些產品。」長春長光精瓷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立勛說。

光電信息產業技術研發和創新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長春理工大學校長郝群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長春理工大學構建了系統完備的大光電學科體系,一批批光電信息領域的專業人才正在這裏學習成長。激光技術、激光通信技術、微納技術與芯片等領域的研發生產,都緊跟國際前沿趨勢。「通過我校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成果』到『產品』,『技術』到『產業』的實現,比如我們的激光通信終端、光譜芯片、膠體量子點紅外成像芯片、智能農機等產品都經歷了小試、中試、產品化、商品化和產業化等階段,產品不僅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部分還實現了『國際引領』。」郝群說。

作為2025長春光博會主辦方的長春市北亞未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武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本屆光博會主題涵蓋了激光技術、光通信、光電子器件、量子光學、生物醫學光學、微納光學等當下光學科技的熱點方向。會場展示面積達8.6萬平方米,較去年增加1.6萬平方米,共設置三個場館15個產業方向。長春市光電信息產業專家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以及長春理工大學第三屆「光交會」也將盛大舉行。並有7場光電信息產業峰會和6場主題活動同期舉辦。

【發布】大公文匯國際傳播中心

【採寫】高乙菲

【編輯】劉暢

【初審】田欣妍

【終審】鍾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