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恒隆廣場入駐濟南「會客廳」 打造魯港商業合作標桿

濟南恒隆廣場總經理劉炳富

作為魯港澳三地年度規模最大的經貿活動,港澳山東周已成為山東對接國際資本、技術、人才的重要窗口。這一平台不僅深度激活魯港經貿合作的強勁動能,更在政策創新、產業革新、文化交融等領域持續釋放輻射效應,為兩地企業的轉型升級開闢廣闊空間。

2025港澳山東周即將開幕,濟南恒隆廣場總經理劉炳富表示:「今年我們期待恒隆與當地政府、企業進一步加強合作,在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發展以及文化 IP 國際化等領域探索創新模式,共同提升山東市場的國際化水平。」

韓國潮流IP wiggle wiggle濟南首展。

恒隆地產進入濟南 填補高端消費空白

恒隆地產成立於1960年,至今已走過65年發展歷程。作為香港領先的地產發展商,恒隆多元化的業務組合覆蓋香港及內地9個城市,包括上海、瀋陽、濟南等,涵蓋零售、辦公樓、住宅及服務式寓所、酒店等多種業態。

濟南恒隆廣場是恒隆在內地成功布局的區域性標桿商業項目之一。

山東是對接京津冀、長三角區位的關鍵省份,而濟南作為山東省省會,擁有超千萬人口,輻射全省及周邊城市,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其中,泉城路自明代起便是商業核心區域,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現代商業價值。2006年,恒隆地產成功拿下泉城路核心地塊,2011年濟南恒隆廣場正式開業,自此佔據城市「會客廳」的重要位置。

濟南恒隆廣場已佔據濟南城市「會客廳」的重要位置。

作為港資發展商恒隆地產在山東的核心商業項目,濟南恒隆廣場不僅是魯港經貿合作的重要紐帶,更是恒隆在內地成功布局的區域性標桿商業項目之一。開業以來,濟南恒隆廣場主動與本土商業企業合作的同時,積極引入國際品牌,其中40%為濟南首店,填補了當地高端消費市場的空白。近年來,隨着濟南政府推進「中優」戰略,濟南恒隆廣場於2021年啟動升級改造工程,積極賦能城市更新。同時,不斷引入市場熱門品牌,持續實現租金收入的穩步增長。

濟南恒隆廣場不斷引入市場熱門品牌。

政府整合多方資源 文旅商融合創新

談及濟南營商環境,劉炳富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濟南恒隆廣場的成功運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濟南在政策響應速度和文旅商融合創新方面表現卓越。在政策扶持與資源整合層面,今年濟南市文旅局與濟南恒隆廣場聯合打造「泉城好戲・濟南首屆戲劇季」。政府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整合保利・山東省會大劇院、開心麻花及多家市屬文藝院團等資源,創新推出「觀劇+購物+餐飲」的聯動模式,有效帶動了商圈客流增長。此外,今年春節期間,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濟南恒隆廣場與濟南市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濟南市博物館、濟南市京劇院共同策划了一系列新春非遺文化體驗活動,為商業地標註入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濟南首屆戲劇季盛大開幕。

濟南營商環境亦面臨一些挑戰。劉炳富坦言,濟南的商業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以泉城路商圈為例,儘管正在向「複合型消費目的地」轉型,但部分沿街商舖仍存在空置現象。這既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大對入駐商家的政策與資源支持力度,也要求商圈內的商家積極強化高端體驗業態,如發展首店經濟、舉辦藝術展覽等,從而提升商圈的整體競爭力。此外,他亦希望盡快改善泉城路的交通擁堵問題,建議探索規劃「商圈接駁巴士」等方案,加強商圈與景區之間的交通連接,提升消費者的出行便利性。

充分發揮香港優勢 引領山東高端商業發展潮流

近年來,濟南恒隆廣場充分發揮香港的國際化資源優勢,結合山東本地龐大的消費潛力,在商業地產運營、品牌引進、文旅商融合等領域深化合作,成果斐然。

濟南恒隆廣場依託香港國際化平台,持續引入國際品牌、美妝旗艦店及區域首店,進一步鞏固濟南恒隆廣場的高端定位。其中,美妝區已成為項目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目前匯聚了20家高端美妝品牌,其中包括祖瑪瓏(Jo Malone)、Valentino Beauty、Prada Beauty等9個品牌的山東或濟南首店。今年五一期間開業的「都市型動」戶外精選專區,集結了迪桑特(DESCENTE)、薩洛蒙(Salomon)、可隆(KOLON)、看步(Camper)等多個品牌旗艦店。這些店舖不僅在產品陳列上全面升級,更融入了品牌最新設計理念與互動體驗,精準契合了當下戶外運動消費熱潮。濟南恒隆廣場的品牌升級不僅顯著提升了本地消費體驗,更成為魯港經貿合作的典範,未來也將持續引領山東高端商業的發展潮流。

濟南恒隆廣場「都市型動」戶外精選專區於五一期間開幕。

政企協同發展 融入本地生態

對於未來來魯投資的港人,劉炳富建議充分利用政府「圓桌懇談會」機制,主動參與懇談會,清晰、準確地表達企業在土地、融資、人才等方面的需求,藉助政府「一對一」專班服務,加快項目落地進程。與此同時,依託政府平台實現資源整合與互利共贏。濟南市台港澳辦通過「台胞台青泉城之家」「濟台青年創業基地」等載體,為企業提供涵蓋人才對接、市場拓展、法律與金融支持等在內的全鏈條服務。港商可考慮加入濟南市台協會或香港商會,及時獲取最新政策資訊與商業機會。

他還建議注重文化融合,增強企業的在地認同感,建議港商積極參與政府主辦的魯港、魯澳交流活動,藉此了解在地文化,搭建溝通脈絡,更好地融入本地市場。濟南營商環境以「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為核心,港商應善於藉助政策優勢,深度融入本地生態,通過政企協同充分釋放資源效能。

【發布】大公文匯國際傳播中心

【採寫】楊奕霞 殷江宏

【編輯】李英菁

【初審】田欣妍

【終審】鍾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