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小龍」出圈激發科創活力 百餘港澳高校團隊赴浙參訪

港澳高校科創項目團隊了解杭州濱江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大公文匯網 連慜鈺 杭州報道)「我看到一些看上去『天馬行空』的科創想法已經在杭州落地,這對我們港澳高校科創項目團隊起到了很大激勵作用。」4月18日,「創新融合·共築未來」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動在浙江杭州開展,百餘個港澳高校科創項目團隊將切身感受浙江科技創新前沿發展。來自澳門理工大學的老師林子健在參觀杭州高新區(濱江)展廳時表示,希望港澳青年能多來內地考察學習,這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促進一些想法的實現。

據了解,此次赴浙江交流的港澳高校科創項目團隊,主要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

4月18日,「創新融合·共築未來」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動在浙江杭州開展。(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四足機器狗引關注

「杭州『六小龍』非常出圈,此行我就是想來杭州實地看看浙江的科創環境具體是怎麼樣的,為何『六小龍』會在這片土地上誕生。」在杭州高新區(濱江)展廳里集中展示了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的Go2機器狗和人形機器人兩款產品,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廖學賢不時掏出手機,拍攝下機器狗騰空跳躍的瞬間。

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的Go2機器狗現場表演。(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杭州高新區(濱江)展廳的「『新』領全球」展區重點介紹了杭州高新區(濱江)數字經濟和新製造業「雙引擎」驅動發展的產業優勢,展現了三谷五鎮的集成電路、視覺智能、智能製造、綠色能源、生命健康、新興服務、前沿未來七大產業鏈。「在展廳中能看到,比如潮汐能、風光水電,這些能源都與氣象息息相關,本次活動我們就帶來了一個與氣象有關的項目,希望能和浙江的產業優勢做一個結合,共同探討未來如何提升氣象服務,賦能新興產業發展。」廖學賢說。

港澳高校科創項目團隊成員與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人形機器人合影留念。(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機器人領域展交流

「我看到新華三在做數據傳輸方面的一些工作,隨着澳門與內地交流越來越頻繁,未來兩地之間會有更多數據傳輸方面的需求,而數據傳輸在安全性方面需要多一層保障,新華三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強勁,相信能提供很多支持。」林子健告訴記者,自己了解到新華三能提供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智能聯接、邊緣計算等在內的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因為自己經常接觸數據領域,本次參觀行程令他驚嘆不已。

「浙江鼓勵科創發展力度很大,而在港澳,科創發展進度沒有那麼快,相對來說保守一些,希望這次交流活動能增進我們對浙江科創發展有更多了解。」林子健對本次活動充滿期待,他分享稱,自己的團隊帶了陪伴抑鬱症患者的機器人項目前來杭州,「我們希望可以推出一款機器人鼓勵抑鬱者患者,實時監測患者生理指標,藉助視覺識別技術,當患者出現自殘行為,可以即時報警,保障患者安全。我了解到杭州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方面有很多經驗,例如目前已有可以提供智慧養老服務的機器人,這都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為充分發揮港澳科技創新、高端人才集聚優勢和浙江市場經濟活力足、科技成果應用轉化快優勢,此次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動將通過現場推介、項目路演、結對合作等方式,助力港澳高校團隊與浙江科創平台、產業平台、龍頭企業、投資機構等深入交流對接交流,推動浙港澳三地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攜手發展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