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騰訊阿里領銜 港股新一輪「回購潮」意味着什麼?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楊楚依、葉紫翎)港股近期出現新一輪回購高峰,據內媒統計,共有30家香港上市公司在昨日(14日)進行了股份回購,合計回購1420.51萬股,回購金額達到3.21億港元。
其中,以金額統計,當日回購金額最多的是友邦保險,回購金額為2.54億港元;其次是太古股份公司A,回購金額為3019.99萬港元;回購金額居前的還有太古地產、中裕能源等。回購數量上看,回購股數最多的是友邦保險,當日回購量為488萬股;其次是中裕能源、信利國際等,回購數量分別為150萬股、100萬股。
那麼,當前港股市場迎來的「回購潮」意味着什麼?投資者又該如何看待短期內的市場走勢?
港股回購潮再現
回顧歷史數據,歷史上港股回購激增均出現在恒指底部區域附近,而回購潮大概率將提振市場投資信心,隨後市場往往會出現明顯上漲。
2000年後的第一輪回購潮發生在2008年,全年回購金額達175億元。2009年一季度,港股市場企穩,恒指在3月至12月累計漲幅達70.72%。
第二輪回購潮發生在2011年3月至12月,回購額為98億元,規模較第一輪有所減少。在2012年前四個月,恒指漲幅超過14%。
第三輪回購潮在2013年3月至7月,回購金額達69億元。當年下半年,恒指累計漲幅超過12%。
第四輪回購潮時間為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回購金額達275億元,為規模最大的一次。此後,恒指一路上漲,從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的漲幅高達72.08%。
第五輪回購潮在2018年9月至11月,回購額為82.37億港元。隨後,2019年1月至4月,恒指累計漲幅接近15%。
對於近期港股上市公司密集回購,東亞證券高級投資策略師陳偉聰指出,此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隨着市場下跌,部分公司的估值已回落至相對較低的水平,這使得管理層認為目前的估值具吸引力,並具備中長線投資的潛力。因此,這些公司選擇進行股票回購和股權注銷,以提高每股盈利。
其次,內地政策的指導亦促進了資金入市,旨在支持整個股票市場。除了針對A股的資金入市政策外,內地也鼓勵大型企業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實施股份回購,以穩定資本市場。
港股上市公司回購情況大幅提升
2023年4月7日至4月11日,港股上市公司共計進行了127次股份回購,回購數量約為7.52億股,合計斥資99.06億港元,環比前一周大增近90%。日均回購金額達到19.81億港元,環比增長超過50%。
業內人士指出,增持回購不僅反映上市公司對資本市場的信心和決心,也是在市場波動情況下對自身實力的考驗。
在此次回購中,有13家公司花費超過1億港元,4家公司回購金額超過10億港元,分別為騰訊控股(24.02億港元)、滙豐控股(15.41億港元)、阿里巴巴(11.47億港元)和保誠(10億港元)。相較之下,上周3月31日至4月4日港股上市公司回購84次,總計回購2.19億股,合計斥資52.44億港元。
通過日均回購金額來分析,前一周的日均回購金額為13.11億港元,而4月7日至11日則達到了19.81億港元,年增長率為51.1%。這意味着港股上市公司在回購總額及單日回購金額方面都顯著增加。
港股短期是否迎來新行情?
數據發現,各行業巨頭引領了2024年以來的港股回購潮,陳偉聰指出,近期股票回購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香港銀行、內地消費品品牌及互聯網平台公司。這些企業具有雄厚的淨現金水平,自去年起已普遍啟動股票回購計劃,並在年度業績報告中更新了未來的回購指引。
對於回購是否能夠形成短期市場底部,陳偉聰持謹慎態度。他指出,市場仍面臨不少不穩定因素,例如中美的關稅問題及內地第二季經濟出口可能受到的影響。因此,雖然長期來看估值相對便宜,但短期的回購行為並不必然預示市場會出現明顯的反彈。
陳偉聰預測,符合良好財務條件的公司在未來將持續進行股票回購行動,支持其市場表現。
實德金融策略研究部首席分析師郭啟倫表示,此一輪的港股回購潮暫時能夠做到承托着港股底部,並逐步吸引新散戶進場。由於部分散戶投資者仍未鬆綁,回購行動能夠提升市場信心,尤其是中央政府牽頭穩定股市的信號。
雖然港股在短期內也不容易突破25,000點的阻力,但郭啟倫認為重返23,500點的水平並非難事,市場有機會在四月底之前穩穩站在23500點附近。如果更多中資銀行及科技企業參與股份回購,將可能延續回購潮的趨勢,且其規模也有望進一步擴大。
A股市場回購勢頭同樣強勁
除港股外,A股上市公司的回購力度也不容忽視。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表示,2024年A股市場已有超過2100家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累計回購金額超過1600億元,創歷史新高,較2023年提升71.1%。
統計顯示,A股上市公司在4月7日至11日間回購金額為46.5億元,環比增長30.98%;其中回購金額超過1億元的公司有8家,回購金額最高的是紫金礦業(02899) ,約為10億元。
燕翔稱,上市公司增持回購規模的持續增加標誌着市場主體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與決心。同時,增持回購真金白銀,首先是現金流財務實力的體現。近年來中國上市公司綜合實力也有顯著提升,這也是之所以股東願意增持公司願意回購股份的底層邏輯。
以騰訊控股為例,該公司在此期間加大回購力度,每日回購金額由前一周的5億港元提升至6億港元,顯示出其對市場的堅定信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