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拋「零關稅」討好美國 台汽車業憂30萬人失業

大公報綜合新華社、中通社報道,美國掀起關稅風暴,民進黨賴清德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12日證實,經貿談判團隊11日與美方官員進行視頻會議,就「對等關稅」等經貿議題交換意見。此前,台方已開出對美商品零關稅、大幅擴大採購美貨、持續擴大在美投資等談判目標。
對此,島內各界批評不斷,認為當局無條件屈服於美方貿易脅迫,以台灣經濟主導權為「祭品」,將嚴重衝擊台灣經濟基礎和民生福祉。台灣車輛公會憂心民進黨當局若貿然調降整車進口關稅,恐將導致2500家工廠關閉、30萬人失業,反對民進黨當局調降整車關稅。
台當局日前提出,台美之間的談判以「降低台美雙方所有關稅」為目標,「從零關稅談起」。對此,台灣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陳國樑對媒體表示,即使台灣對美關稅降至零,只要美國對台灣有貿易逆差,台灣還會被課徵所謂「對等關稅」。
台灣車輛公會日前緊急召集各大整車廠及主要零件廠會員代表共商對策,反對台當局貿然調降整車進口關稅,這將重創整體汽車生態,拖垮供應鏈、摧毀產業信心、迫使投資撤離,最終削弱台灣在全球汽車產業鏈的話語權與競爭力,且產業鏈一旦瓦解,將立刻面臨2500家工廠關廠、30萬人口失業的嚴重威脅。
台灣車輛公會認為,台灣已在智能車、AI、半導體整合等領域展現潛力,台灣有實力參與全球電動車與智慧移動的新賽局,包括電動車三電及智能座艙系統,這一切都要有自產車平台搭載及運行場域做後盾,整車產業鏈及生態系養成不易,台灣不應自毀長城。
台灣養雞協會理事長邱時恩對媒體表示,現在島內畜禽產業都因一句對美零關稅「被嚇得要死」。台灣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對媒體呼籲,當局「不要再犧牲農民」,免關稅將衝擊農民生計。
勞工團體也擔憂勞工利益受當局應對關稅措施衝擊。在學界與工運界記者會上,台灣工人鬥陣總工會理事長何政家說,應對關稅措施會引發更多裁員、失業、無薪假等問題。他呼籲台當局「不要只顧政黨利益,不能只依賴美國」,要站在台灣1500萬勞動者的立場去談判。
台農憂失競爭力影響生計
另據大公報記者蘇榕蓉報道,台灣自由媒體人許陳品向大公報表示,面對特朗普對全球加徵高關稅政策,賴清德不僅不積極應對,反而提出所謂「台美零關稅」,極有可能會以犧牲台灣農漁民和汽車產業作為代價。由於台灣種稻、養雞養豬、乳牛產奶的生產成本高,一旦零關稅,美國稻米、雞豬肉、鮮奶將大舉傾銷,危及台灣的糧食安全與衝擊農業生存。
台北市民陳婷伊表示,賴清德當局拋出的「台美零關稅」談判策略脫離現實,罔顧民生痛處,引發島內民眾一片撻伐。台灣民眾的反應從股市崩盤到社交媒體怒火,可謂一片嘩然。民眾看到的不是商機,而是失望;企業面對的不是減負,而是重壓。從農業崩盤危機到半導體產業暗湧,從政策短視到政治算計,這場關稅風暴不僅暴露了民進黨當局的決策無能,更將台灣經濟推向「懸崖邊緣」。
宜蘭陳姓蛋農表示,免關稅將衝擊農民生計,讓台灣農業失去競爭力,這讓農民怎麼活?美國農產品只要零關稅進入台灣,島內農業一定會遭殃。

(來源:大公報A10:兩岸 2025/04/1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