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美國大打關稅戰 最後必打傷自己

文/陳術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關於對等關稅的行政命令,宣布對貿易夥伴設立最低10%的基準關稅,又會對某些夥伴徵收更高關稅。消息傳出後,幾乎惹來美國本土以至世界各國一致負評,股市更即時對關稅「有反應」,日經平均指數跌,美股期貨盤後亦大跌;特朗普以為開徵更多關稅,製造業等會回流美國,實際上,開徵更多關稅,會令美國國內不同物品價格更高,既損害企業利益,更會損害到美國市民的利益。

特朗普對外聲稱,美國將計算對美國構成極大威脅國家的所有關稅、非關稅壁壘和其他形式的綜合稅率,關稅不會完全對等,會向這些國家收取大約一半費用;其中,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為34%、歐盟產品關稅20%、英國和巴西10%,日本、韓國、印度分別是24%、25%和26%,對越南和柬埔寨產品的關稅分別高達46%和49%。另外,美國亦會向所有外國汽車徵收25%關稅。

對於美國橫蠻、無理的關稅行為,我國商務部強調,美方聲稱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以所謂「對等」為由提高對所有貿易夥伴的關稅,這種做法罔顧多年來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也無視美方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有一點,不肯定特朗普是不知道還是扮作不知道,筆者認為特朗普的假設是錯誤的,美國的單方想法,是美國本土製造業或就業市場出問題,原因是製造業外流至世界其他成本較低的地方,只要提高關稅,企業等就會回流至美國,令美國工業再度強大。可是,如果實施基準關稅以至「對等」關稅,其實幫助不了美國製造業,反而是美國入貨成本高了,然後各類貨品的升價,由美國企業以及市民承擔。

日前,美國ABC新聞就有一則新聞報道,指出如果關稅在20%左右的水平, 食品價格會提高3.7%,其餘用品例如電腦、衣物會有雙位百分比的價格增長,估計平均每個家庭,一年支出要高出3400至4200美元,折合可能約3萬港元;即是特朗普的關稅戰,向全世界各國打出,但最終受害的其實是美國市民,如果是較為基層的美國市民,特朗普的關稅行為,更會令他們生活百上加斤。

那麼美國企業會得益嗎?也未必,近日媒體流傳一段美國經濟學家的分析,直指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輸的是美國,形容美國自欺欺人;深入淺出有關說法,以汽車入口為例,美國加徵關稅,企業本來用3萬美元買到質素良好的汽車,結果要用更貴價錢買到質素可能不夠好的美國汽車,成本高了,效益低了,反而影響企業競爭力。綜觀近日不同分析,都在批評特朗普做了損害美國以至世界利益之事。

特朗普向全世界打響一炮,事情並未完結,筆者幾敢肯定,無論是中國、歐洲以至其他地區,都可能隨時會祭出反制措施,那麼美國的關稅第一步是害了自己的企業以及市民,下一步就是外銷產品會因應不同地方的反制措施,最終令美國產品銷售也受影響。其實,全球貿易、自由貿易講求的就是比較優勢,美國有優勢的產品,選擇部分禁運到中國;沒有優勢的產品,又想自己生產,到底特朗普在想什麼?觀乎他的一言一行,似乎他是想毁掉美國百年基石,而不是讓美國「再度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