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考《出師表》,沒考!DSE考生氣哭:被背刺了

2日,中學文憑試(DSE)首個主科——中文科開考。

DSE是香港學生完成六年中學課程後參加的一項考試,相當於內地的高考。

4.8萬考生進入考場應考。

中文科素有「死亡之卷」的稱號,年年都有考生被「虐」。

去年,《岳陽樓記》把香港考生考哭了

今年,香港考生又一次被文言文氣哭了。

為什麽?

因為今年DSE的文言文指定閲讀篇章,考的是《六國論》。

這就爆了個冷門。

考前,人人都說,會考《出師表》。

《出師表》之所以是押題大熱門,是因為自從2018年以來,這篇文章已連續7年沒考過了。

指定閲讀篇章只有12篇,有中文科老師表示,「照理來說,應該輪到它」。

而相比之下,《六國論》並不熱門。

考前曾有人發起網絡投票,最想取消的指定閲讀篇章,今年考的《六國論》和《論仁、論孝、論君子》赫然在列。

有考生說,感覺被背刺了。

有考生都看到卷子了,腦子裏想的還是《出師表》。

有網友說,《出師表》可能是考評局放的煙幕彈。

畢竟,要是人人都能猜到考什麽,試題還有含金量嗎?

看來,對於指定篇章的複習,考生還是不能懷僥倖心理,有所遺漏。

文言文課外閲讀,考了兩段關於安史之亂的文章。

有香港網友認為,這道題中藴含的倫理價值判斷,比電車難題還難。

還有不知情的網友表示,半夜上網看到都在討論吃人,嚇了一跳。

而兩篇白話文閲讀,都出自女作家之手。

第一篇偏向隨筆,第二篇接近小說。

相比去年只有小說,今年題材更為平衡。

蔣方舟的《我們都曾以為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以文藝筆法闡述道理,如果考生不常閱讀這類文章,可能有些困難。

而柯裕棻的《比正路還長的巷子》,與考生的生活經驗有一定距離。

不少考生表示,覺得第二篇閱讀有點難 ,需反覆研讀,才能準確把握文意。

還有考生引用文章結尾哀嘆:看了試題,仿佛看見人生……

寫完閲讀題,還要對付作文題。

DSE的作文也分為兩部分。

命題作文中,選第一題「藏在泥土中的寶物」的考生比較多。

很多考生都說,看到題目便想到,可以寫時間膠囊。

但也有考生說,想寫時間膠囊,結果發現自己不會寫「囊」字……

只好寫成寶物箱。

還有考生思路打開,寫香港近期發現的恐龍化石。

有老師解析說,若選了這個題目,便要好好思考什麼是「寶物」,文章的選材及立意要相關,並讓立意帶着全篇文章的走向,這是考評局評分的標準。若立意不佳,文章也就接近及格。

你覺得今年的DSE中文考題難嗎?

(来源:大公文匯全媒體、社交網絡|編輯:常伯勞|審校:京辰)

微信原文鏈接:說考《出師表》,沒考!香港考生氣哭:被背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