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回饋社會 貢獻國家 李兆基辭世 愛國心長存

(大公報 記者 李潔儀)恒地(00012)公布,創辦人李兆基於昨日(17日)黃昏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享年97歲。恒地表示,李兆基出殯儀式的日期將由家族安排妥當後另行公布。行政長官李家超對李兆基的離世表示哀悼,並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李兆基一生愛國愛港,早於上世紀80年代成立「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致力為國家培養高級管理人才,並勉勵青年「學有所長,回饋社會,貢獻國家」。

李兆基1928年出生於廣東順德,因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之稱。他自幼展現商業天賦,6歲起便隨父親李介甫學商,經營家族的黃金、匯兌及外幣買賣生意,12歲時已精通看金、化金、熔金技術,成為家族「天寶榮金舖」的得力助手。抗日戰爭期間,年僅15歲的李兆基接管順德的「天寶榮金舖」和「永生銀號」,經歷八年抗戰和解放戰爭的動盪,深刻體會到生意場上的風險與挑戰,並明白勤奮工作與積累財富的重要性。

認定教育是長遠投資

1948年,20歲的李兆基帶着1000元隻身赴港創業,憑藉辨金之能,從中環文咸東街的金舖銀店掛單買賣起步,逐步建立其商業王國,最終成為香港最大地產發展商之一,業務遍及內地及香港。

李兆基創辦的「李兆基基金」及「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致力促進教育及社會服務,尤其關注華人社區的教育和研究發展。李兆基認為教育是長遠投資,「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培訓120萬貧困地區農民,間接惠及340萬人,他引以自豪說:「培訓120萬個農民,他們培訓後個個找到職業,以一家三口計算,等於間接令340萬人受惠;如果我們培訓到200萬人,受惠人數差不多相等全港人口,以我一人之力幫到那麼多人,很正確,很值得自豪,心也可以很安樂。」他曾言:「有時自己拿少許錢出來,加上自己出力,即使出一蚊也等於出了十蚊,別只計較銀碼!」

大紫荊勳章表彰卓越貢獻

2007年,李兆基獲特區政府頒授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以表彰其對教育及社會的卓越貢獻。

恒地作為香港四大地產發展商之一,不僅參與房地產建設,李兆基更積極推動社會公益。2013年,他提議捐出新界土地建屋,翌年透過「李兆基基金」捐出屯門一幅10萬平方呎土地予博愛醫院,興建長者護養及護理院舍。其後,他再捐出元朗約6.6萬平方呎土地,供保良局興建青年宿舍,惠及社會不同階層。

李兆基於2019年以91歲高齡榮休,正式結束其輝煌的商業生涯。退休後,他甚少公開露面,直至昨日安詳離世,享壽97歲。他的一生不僅見證了香港的經濟騰飛,更以其卓越的商業成就和無私的慈善精神,為社會留下深遠影響。

2005年,李兆基回內地拜祭中華民族始祖黃帝。

李兆基生平

1928年2月

生於廣東順德大良鎮

1948年

帶着1000元來港創業

1958年

與郭得勝、馮景禧創辦永業企業

1963年

新鴻基地產成立,並於1972年上市

1973年

獨立創辦恒基兆業地產,並於1981年上市

1996年

以身家127億美元(約991億港元)一度成為《福布斯》富豪榜的亞洲首富

2004年

以私人資金成立「兆基財經企業」,兩年內資產由500億元升至1000億,被封為「亞洲股神」

2019年5月

卸任恒基兆業主席,由兒子李家傑、李家誠接管

2025年3月17日黃昏

安詳與世長辭

李兆基表示,成功之道有六字箴言。

李兆基經典語錄

•投放1元,若能回報10元,才是算成功

•只懂賺錢不算是成功,還要懂得使錢,使錢最好的方法,就是做慈善

•成功之道要做到六字箴言:「止、定、靜、安、慮、得」,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想發達很容易,只要每天由起床一刻開始,腦裏不停想着怎樣可以發達,你早晚一定可以發達

•恒指3萬點時,每年捐10億做慈善

•先儲第一桶金,要以錢賺錢

•從商要「以人為本」,達至服務人群及賺取盈利的雙贏局面

李兆基(右)與郭得勝、馮景禧等人一起打拚出地產王國。

發跡簡史|創立地產王國 業務多元化

李兆基於1958年與郭得勝、馮景禧等人合資成立「永業企業公司」,並於1963年共同創立「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專注發展香港地產。1973年,李兆基創立恒基兆業,並於1981年分拆恒基兆業地產在港上市。至今,恒地已成為香港最大地產發展商之一,業務遍及內地及香港。

恒地核心業務包括物業發展及投資,並直接持有兩家上市附屬公司─恒基兆業發展和美麗華酒店,以及兩家上市聯營公司─中華煤氣和香港小輪。中華煤氣旗下還擁有上市公司港華智慧能源。集團業務涵蓋房地產、燃氣、酒店、百貨、餐飲及旅遊等,覆蓋香港及內地多個省市。恒地是香港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僱員工約1萬人。

投資有術 享亞洲股神美譽

此外,李兆基於2004年成立私人投資旗艦─兆基財經,資產值約500億元,投資方向由其親自領導。據報,他曾大手筆押注多隻明星新股,包括中國人壽、平保等。2008年金融海嘯前,兆基財經資產值更升至2000億元,令李兆基享有「亞洲股神」的美譽。

後顧無憂|提早交棒 讚兩子表現「100分」

李兆基一手創辦恒基地產,從零開始將之發展成為本港四大發展商之一,市值高峰時曾超過2100億港元。此外,他還擁有煤氣、香港小輪等多家公司。2019年,李兆基因年事已高,宣布退任恒地主席兼總經理職務,並由長子李家傑及次子李家誠接棒,兩人共同出任恒地聯席主席及總經理。

早在2012年股東會上,李兆基首次公開披露「分身家」安排。他表示,長子李家傑和次子李家誠將分別掌管恒基的內地及香港業務。2015年股東會上,李兆基進一步透露退休計劃,並表示「家誠(次子)對香港業務較熟悉,一直跟隨我學習;而內地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家傑(長子)將專注於內地業務的拓展。」

李兆基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讚揚兩名兒子,稱他們的表現「100分」,並表示生意交由兩兒子接手後,未來有望「賺更多、派息更多」。

身家2277億 港第二大富豪

2019年5月,恒地舉行股東周年大會,李兆基最後一次以主席身份主持會議,並向小股東派發禮品包,其中包括一本《李兆基博士時光印記紀念冊》。紀念冊的《序》中,李兆基引用古語「大隱於朝,小隱於野,中隱則似出似處,非忙非閒」,並表示人生達到此境界,實為樂事。

根據《福布斯》2025年度香港50大富豪榜,李兆基繼續排名第二位,身家上升8.1%至292億美元(約2277億港元),僅次於長和集團創辦人李嘉誠的2909億港元。

口碑載道|特首哀悼:傑出的商界領袖

行政長官李家超讚揚李兆基為「傑出的商界領袖和企業家,對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和繁榮穩定貢獻良多。」李家超表示,李兆基亦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慈善家,多年來慷慨捐助香港及內地多所大學及高等教育院校,支持教育發展和人才培育。

陳茂波:香港商界典範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驚悉李兆基博士離世,心裏無比沉重,謹向他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問。他表示,「四叔」一生樸實勤勉、事業成功;為人謙厚有禮、幽默風趣;並且樂善好施、關愛社會,不單得到員工的敬重與愛戴,更廣受社會各界的認同和肯定,是香港商界的典範。

甯漢豪:致力建設香港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李兆基博士是香港傑出的企業家,帶領恒基兆業地產集團致力建設香港,對推動香港的土地和房屋發展貢獻良多。李博士不僅在商業領域取得卓越成就,更致力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投入公益事業。

何永賢:深得社會敬重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李兆基博士是傑出企業家,深得社會人士尊重,亦是備受尊敬的慈善家。感謝恒基地產積極支持政府推動過渡性房屋計劃,在市區和新界提供土地和短期空置單位,協助紓緩居住環境惡劣及有迫切住屋需要市民的壓力。

蔡若蓮:幫助無數學子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李博士多年來熱心公益,並成立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以及李兆基基金,慷慨捐助香港及內地的多所大專院校及中小學,資助擴展校園、改善設施,又成立多個獎學金,令無數學生受惠。李博士心繫家國,熱衷教育,作育英才,教育界感受至深。

麥美娟:關愛青年發展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李兆基博士對青年發展一直不遺餘力,特別是李兆基基金響應特區政府的青年宿舍計劃,向保良局捐贈元朗地皮,由政府全數資助興建的「保良局李兆基青年綠洲」,是目前青年宿舍計劃下最大規模的項目。

為善最樂|熱心資助教育 歷年捐數十億

恒地創辦人李兆基多年來熱心公益,積極回饋社會。他透過「李兆基基金」向全球多所學校和大學提供獎學金及資助,例如香港大學的「李兆基獎學基金」及牛津大學的「李兆基獎學金」。自2013年起,他推出一系列捐地計劃,包括興建香港最大的安老院、護理中心及青年宿舍,以緩解住屋需求。據估計,他在內地、香港及海外的教育與社會項目上,捐獻金額高達數十億元。

李兆基心繫祖國,1982年創立「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贊助內地教育及培訓計劃,為國家培養大批人才。他還推動多個大型慈善項目,如「溫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縣百萬農民及鄉村醫生培訓」和「千名中西部大學校長海外研修培訓」,惠及數百萬人。

汶川地震捐獻億元救難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後,李兆基捐出1億元,聯同家族及員工捐贈的2000萬元用於賑災。其中,8000萬元援建廣元市中心醫院門診內科綜合大樓,於2013年完工,命名為「李兆基門診內科大樓」,提供1000張病床,每年服務60萬人次。在香港,李兆基基金及恒地系公司捐出4億元予「關愛基金」,令數十萬人受惠。李兆基的慈善事業涵蓋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多個領域,其貢獻改善了無數人的生活,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記者追思|「四叔」平易近人 深受記者喜愛

人稱「四叔」的李兆基,做事親力親為,性格開朗隨和,深受記者喜愛。每次記者會上,他總是對提問有問必答,甚至談笑風生,展現平易近人的一面。

李兆基籍貫廣東順德大良鎮,有時說話咬文嚼字,記者需互相確認他的回答,笑言「每次聽四叔說話,就像在聆聽考試」。然而,他的思路非常清晰,言談中總能展現對商業和社會的深刻見解。

2011年6月,徐子淇為恒地二少爺李家誠誕下兒子,李兆基豪擲1500萬元,向集團員工每人派發1萬元大利是。他還在中環會見傳媒時,向記者大派豬腳薑禮券,這份貼心舉動令人倍感溫暖。

(來源:大公報A3:要聞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