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追蹤|內地俄貨商店假貨氾濫 國產扮進口

上海一家「俄貨館」坐落於人流如織的黃金地段,進店購物消費者卻寥寥無幾。

(大公報記者 孔雯瓊)最近,「俄羅斯商品館」如雨後春筍般瘋狂湧現,上海、北京、廣東、浙江、福建等多地商圈遍布這類店舖。然而,這些看似「高大上」的「俄貨天堂」卻被多位俄羅斯博主實錘為「假貨集中地」,不少商品在俄羅斯本土根本不存在。一時間,輿論嘩然,假俄貨亂象引發廣泛關注。上海等地迅速展開「雷霆行動」,不僅大批門店被查封、商品下架,還有商家被立案。近日,大公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上海各家「俄羅斯商品館」被檢查後,店內商品產地多數變為中國。但仍有產品標示方式自相矛盾,令消費者難以辨明來源。

大公報記者探店:整頓後產地標示仍自相矛盾

「在上海的『俄羅斯商品館』,這裏的東西竟是俄羅斯完全沒有的,店員甚至還把我趕了出去。」近日,一名俄羅斯博主發布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引發熱議。視頻中,這位博主逐一揭秘所謂的俄羅斯特產,只見她隨手拿起幾樣商品,發現要麼這些商品在俄羅斯根本沒有銷售,要麼包裝上的俄文錯誤百出。當這名博主提出質疑時,店員不僅無法解釋,反而強硬要求她離開。該視頻引發大量網友評論,有人憤怒表示:「連俄羅斯人都被假俄貨趕出門了,這些店舖真是無法無天!」隨着熱度發酵,監管部門迅速展開行動,對相關門店進行突擊檢查。

標榜「國家館」 誤導消費者

據上海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1月8日消息,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注意到俄羅斯商品館引發熱議,於2024年12月23日起開展了兩輪集中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全上海範圍內共排查發現47家「俄羅斯商品館」類店舖,市場監管部門重點對關注度比較高的經營主體資質、店招標語宣傳、商品來源產地等問題進行了檢查。對個別無證無照經營、未備案經營的行為予以立案調查,責令停業。對個別店舖宣傳為「國家館」,使消費者誤以為具有官方背景,及個別店舖俄羅斯進口商品數量佔比過低,也自稱為「俄羅斯商品館」,誤導性較強的,已立案調查,目前已立案6起。

目前全國其他多個城市亦在排查整治相同問題的店舖,包括福州也有「俄羅斯商品館」被立案調查,杭州多家俄羅斯商品館開始整改。另據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的一些「俄羅斯商品館」店舖來看,店內佔比達80%的都是國產商品。

中企在俄註冊返銷內地 魚目混珠

整治風暴剛剛掀起,部分「俄羅斯商品館」已迫不及待「改頭換面」。在上海第二次專項排查的次日,大公報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店舖,發現儘管門店外仍保留着熊、俄羅斯建築等元素,但「俄羅斯」三個字已從店招上消失殆盡。有的門店改成了「優選年貨」商品館,有的乾脆用膠布簡單粗暴地遮住「俄羅斯」字樣,變成了「進口」商品館。

走進店內,許多「俄貨」已被打回原形──原本號稱俄羅斯進口的商品,如今成了「國產風情」展櫃,之前的進口商品,現在變成中國套娃、俄羅斯風味等產品。產地標註也讓人啼笑皆非,遼寧、黑龍江、山東等字樣頻頻出現。面對記者提問,有的攤主索性不再掩飾直言:「就是國產的!」線下亂象的「自爆式」調整,讓假俄貨市場的真相暴露無遺。

儘管仍有部分商品標榜為進口,但這些商品究竟是「真進口」,還是由內地企業在俄羅斯註冊後返銷內地,已成為消費者難以辨別的謎團。在上海寶山的一家「俄羅斯商品館」內,記者發現同一品牌「老克烈」麥片被擺在同一貨架上,然而產地卻「自相矛盾」,上一排商品標註為「綏芬河生產」,而下一排則寫着「俄羅斯產」。這樣的「混搭式陳列」讓不少消費者哭笑不得,邊上的店員也在顧客紛紛質疑商品真實性的聲音中,尷尬的低下頭。

記者直擊:30人路過僅1人進店

就在線下打假山寨俄貨正激烈時,上游商網上招攬俄羅斯商品加盟店的小廣告依然發布得如火如荼,大公報記者隨意查看一些社交媒體發現,只要搜索「俄羅斯零食店加盟」等關鍵詞,推廣的文章比比皆是。招商人員會強調俄羅斯商品可以迅速在一二線城市擴張,且啟動資金低,回本快,毛利高。大公報記者在上海多家「俄羅斯商品館」內看到,店內各色商品在和網店所賣產品完全一樣品牌、型號、規格的情況下,店內售價往往是線上的2到3倍。

但越來越多所謂俄貨「掛羊頭賣狗肉」,也使得市場熱度迅速退燒,甚至一些商家已按捺不住,開始「清倉撤場」。在上海寶山萬達的一家「俄羅斯商品館」內,大公報記者看到店舖正在進行「全場買一送一」的促銷,意圖盡快清庫存、盡早撤店。即便如此,進店顧客依然寥寥,有消費者直言:「就是看了山寨俄貨的新聞過來看看,沒打算買。」

在上海豫園商圈,一家「俄貨館」坐落於人流如織的黃金地段,但大公報記者觀察發現,約30名路過的人中僅有1人會進店,而進店顧客多以觀望為主,或用手機比價。除了便宜的糖果偶有顧客購買,大多數商品乏人問津。特別是店內深處一排貨架上標價299元的「套娃」,更讓不少顧客忍不住發笑:「這哪裏是俄羅斯特產,簡直是『笑料』。」

(來源:大公報A9:內地 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