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譚天丨這場飽含深情的晚會 觸動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同一心弦
12月19日,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製作的《濠江歡歌向未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文藝晚會》在濠江之畔舉行。整場晚會精彩紛呈,抒發澳門同胞對祖國母親的真摯熱愛,集中展現了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取得的矚目成就。晚會播出後,不僅迅速在港澳和內地引發熱議,還在與澳門同胞有相似情感體會的台灣同胞以及海外華僑華人中,引起深切共鳴。
譚主採訪了多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他們表示,「晚會太精彩了,被其中的濃烈情感深深感染」「尤其對節目中唱的『傳承同一夢,源起同一家』感到共情」。
在譚主看來,這場晚會既飽含深情「同心同慶」,也憧憬期待「共創未來」,觸動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同一心弦。
「源起同一家」:
晚會充溢拳拳中國心
晚會喜慶祥和、流光溢彩,殷殷赤子情和拳拳中國心貫穿始終,最令人感動。
海外華僑華人都對晚會傳遞的「遊子歸家」情感很有共鳴。菲律賓華人洪五一從節目《鏡海新韻》中,聽到了《七子之歌》的全新演繹,認為結合《彩雲追月》《我愛你中國》進行重新編曲,更能傳達濃烈的愛國情懷。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主席曹燕靈表示,「這種對祖國的深厚感情,作為海外僑胞我也深有體會」。
港澳台同胞更是被這種炙熱的情感所感染。香港青年鄧詩詩表示,「《七子之歌》對港澳台同胞有着極為特殊的意義。」台灣時事評論員謝志傳感慨,「當《七子之歌》響起,讓人更加渴望祖國統一」。台青林景茂說,澳門同胞對家鄉的眷戀讓人共情,就像《蓮·月明升海邊》裏唱的「我走過漂泊的路,才有最幸福的暖」,期盼台灣也能感受到這樣的幸福之暖。
晚會無處不在的中華文化元素同樣也是對祖國的真情告白,喚起同源一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澳門青年聯合會副會長蔡文政告訴譚主,「像廣東古曲、摺扇古典舞、舞獅雜技、二胡古箏,當你聽到看到這些唯有中國人才懂的元素,就會立刻眼前一亮、會心一笑」。台灣教師區桂芝留意到晚會上「千里江山圖」等非常中國的舞台設計,體現了美好的傳統文化。台灣中華海峽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蘇恆表示「在看春晚時也有類似感受,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央視晚會的強項,大方自信,也讓我們感到驕傲自豪」。
在譚主看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對晚會感到心潮澎湃,再自然不過了。因為我們源起同一家,有着切割不斷的文化血緣,和無論何時都不會改變的中國心。
「傳承同一夢」:
晚會表白與祖國共成長
「美輪美奐的晚會實際上是一個側寫,不僅是本地演員的真摯情感,飽滿寫實的節目內容、集合各種高新科技的視聽呈現,都充分展現了澳門回歸祖國後,在『一國兩制』方針下,各項事業躍上新台階。」
這是一位島內學者向譚主分享的感受,很有代表性,不少港澳台同胞都通過晚會看到了澳門日新月異的發展。
台灣教授施沛琳告訴譚主,從晚會可以看到澳門的發展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也很好地融合了多元文化。澳門青年聯合會副會長蔡文政表示,晚會上中醫藥從業者、運動員、科研人員等澳門各行各業代表分享的成長故事,也是整個澳門與祖國共成長的歷程。
台灣同胞尤其關注「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蘇恆說,「一國兩制」在澳門如此成功,兩岸統一後台灣也一定會像澳門一樣有更好的發展。謝志傳表示,「台灣人都應該看看這台晚會,真切感受『一國兩制』的優勢」。
還有台灣同胞提到,澳門之所以有如此發展,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必然結果。島內學者告訴譚主,相較於之前澳門的慶祝晚會,這場晚會的舞台效果和技術呈現都有明顯提升,舞台中央巨大的蓮花燈簾、虛實結合的畫面、富有科技感的AI主播,背後都反映出,祖國大力支持下澳門的長足發展。台青陳文成從音樂短劇《「AI」上橫琴》真切感受到澳門融入大灣區發展的成果。台灣教授王文隆期待台灣也能夠借鑒粵港澳大灣區,更好融入發展。還有島內網友在晚會相關報道下留言,盼望共圓民族夢想。
澳門是祖國的掌上明珠,祖國始終是澳門的堅強後盾。譚主最後想說,從相隔一水到連成一家,不僅是內地與澳門的現實寫照,也一定是大陸與台灣的光明前景。相信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一定會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步伐,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來源:「日月譚天」微信公眾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