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變天 總統巴沙爾逃亡俄羅斯

大公報綜合報道,敘利亞局勢突變,反對派武裝經過12天的「閃電戰」迅速佔領多個重要城市,並於8日宣布控制敘首都大馬士革,結束阿薩德家族逾50年的統治。俄方同日表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在與多個敘利亞衝突方談判後辭去總統職務,離開敘利亞。據央視新聞引述克里姆林宮消息人士指,巴沙爾和家人已抵達莫斯科,俄方已向其提供避難。

有分析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敘利亞出現權力真空,局勢恐將進一步複雜化,美、俄、伊、土等外部勢力將展開新一輪博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已積極協助有意願的中國公民安全有序離敘。

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人員8日出現在敘國家電視台,宣布已控制大馬士革、推翻阿薩德政權並釋放所有政府監獄內的囚犯。反對派武裝還宣布,大馬士革當天16時至次日5時實施宵禁。武裝人員闖入了敘利亞總統府、伊朗駐大馬士革使館等場所,巴沙爾的私人住宅也遭到洗劫。伊朗使館建築玻璃上有彈孔,各種文件等物品散落一地。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說,使館外交人員在反對派武裝抵達前已撤離。武裝人員還闖入了意大利駐敘大使官邸,搶走3輛汽車。

敘利亞國家軍隊8日亦表示,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政權已經結束。敘總理賈拉利稱,巴沙爾去向不明,他與巴沙爾最後一次聯絡是在7日下午。兩名軍官稱,巴沙爾已乘飛機離開大馬士革。路透社援引航班追蹤網站Flightradar數據稱,一架敘利亞航空公司的飛機從大馬士革起飛,最初飛往敘沿海地區,但中途突然掉頭,幾分鐘後在雷達地圖上消失,相關消息一度引發各方揣測。

8日稍晚,俄外交部說,巴沙爾在與多個敘利亞衝突方談判後辭去總統職務,離開敘利亞,並下令和平移交權力。

中方:希望盡快恢復穩定

以「沙姆解放組織」(HTS)為首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11月27日展開閃電戰後,從西北部阿勒頗省、伊德利卜省發動突襲,一路南下攻佔阿勒頗市、哈馬市、霍姆斯市等重鎮,8日攻入大馬士革。大馬士革居民霍拉尼耶說,有人在街上開槍慶祝巴沙爾下台。他強調,人們「既高興又謹慎」,「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7日稱,敘利亞「一團糟」,並強調美國不應該捲入這場戰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7日稱,美國不會軍事介入,但擔憂敘利亞衝突可能產生外溢效應,將採取措施防止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復甦。

俄羅斯、土耳其、伊朗等八國7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停止軍事行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8日表示,中方密切關注敘利亞局勢發展,希望敘利亞盡快恢復穩定。中國政府已積極協助有意願的中國公民安全有序離敘,同在敘留守中國公民保持聯繫並做好安全指導。

各方料展開權力爭奪

HTS領導人朱拉尼8日下令,嚴禁大馬士革的所有武裝力量接近公共機構。這些機構在正式移交之前仍由賈拉利監管。賈拉利表示,已與反對派接觸,大多數敘利亞內閣部長仍留在大馬士革,敘政府正努力讓工作人員重返各自崗位,希望敘利亞各方實現「和解」。美國、俄羅斯、伊朗、土耳其等多方勢力長期在敘利亞角力,敘境內派別林立,未來局勢恐進一步複雜化。有分析指出,HTS、土耳其支持的反對派武裝敘利亞國民軍、美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料展開權力爭奪。

以媒8日報道稱,以色列空軍當天對敘境內蘇韋達省、德澤省、大馬士革郊區等多地的空軍基地發動空襲,理由是擔心這些基地裏的武器落入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手中。以軍聲稱,已在戈蘭高地的以敘邊境軍事緩衝區內部署軍隊,以確保當地的以色列社區安全,但不會介入敘利亞內部事件。國際社會不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緩衝區也禁止以敘雙方軍隊進入。以色列情報界聲稱對敘利亞局勢突變感到驚訝,並表示現在判斷這種變化對以色列意味着什麼還為時過早。

「自製」無人機和導彈 敘叛軍戰力大增

據BBC報道,敘利亞反對派武裝近日發動突襲,主力軍是長期盤踞於該國阿勒頗省和伊德利卜省的「沙姆解放組織」(HTS)。該組織的前身「努斯拉陣線」在2016年以前長期作為「基地組織」在敘利亞的分支機構進行恐怖活動,被美國、土耳其、歐盟等列入恐怖組織名單。英媒指出,過去5年,HTS進行軍事改革,自行研製無人機和導彈,還從其他反對派武裝手中獲得美國和土耳其援助的武器,戰力大增。

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人員8日在霍姆斯開火慶祝巴沙爾下台。(法新社)

英媒稱,HTS已在大本營伊德利卜省建立集中指揮體系,步兵、炮兵、特種兵、狙擊手等一應俱全,甚至有武器製造和軍事學院。據報道,該組織在民居、車庫和倉庫改造而來的小型工坊內生產無人機,靠3D打印機生產零件,並從網上學習相關專業知識。該組織還投資生產遠程導彈、火箭炮和迫擊炮,近期在戰鬥中使用了一種新型導彈系統「Qaysar」。

儘管土耳其將HTS列為恐怖組織,但出於謀求自身利益的考量,土耳其允許該組織同自己扶植的敘反政府武裝「敘利亞國民軍」合作。該組織則默許土耳其軍隊深入其控制的伊德利卜省腹地建立前哨。英媒稱,HTS近期從其他武裝組織手中獲得美國和土耳其援助的武器,還從敗退的敘政府軍處繳獲俄製坦克、導彈等,軍事實力料進一步增強。

專家拆局|敘政府瓦解或讓「伊斯蘭國」趁亂坐大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表示,敘利亞政治結構勢必迎來重建,美俄都將重新觀察局勢發展,土耳其則堪稱此次的「最大贏家」,其在中東的影響力會進一步擴大。伊朗及其領導的抗以聯盟「抵抗之弧」則受到打擊。敘政府瓦解不僅會造成本國動盪,也將給整個中東地區帶來更多不穩定性,導致地區局勢進一步緊張。

王晉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敘利亞有走向「利比亞化」的可能,即局勢動盪、衝突升級,以及外部勢力干預可能會導致該國局勢進一步複雜化。巴沙爾下台後,美國在敘利亞的影響力仍存,但也可能面臨敘利亞新上台派別的攻擊;俄羅斯需要觀察局勢,尤其是敘各派別對俄在敘軍事基地的態度。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趙軍表示,敘利亞被認為是「抵抗之弧」的一員,其政府瓦解將導致伊朗的地區影響力被削弱。伊朗未來恐將面臨西方更多打壓,其對手以色列在中東則會更為主動。

敘利亞民眾8日從黎巴嫩返回敘利亞。(路透社)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牛新春指出,若敘利亞局勢走向混亂,可能有大量難民湧入黎巴嫩、約旦、土耳其等周邊國家,進一步加重其社會與經濟負擔;「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可能再次趁亂坐大,重新成為地區安全的重大威脅。

敘利亞亂局始於2011年阿拉伯之春,得到西方支持的敘反對派與政府軍持續交火。2016年,敘政府軍在俄羅斯、伊朗等國支持下將反對派武裝趕出阿勒頗東部地區。土耳其以打擊庫爾德武裝為藉口軍事介入敘利亞,美國則支持庫爾德武裝以對抗俄伊。2020年各方達成停火協議以來,敘利亞衝突在很大程度上處於休眠狀態。

俄伊無暇他顧 西方乘虛而入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8日稱,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已逃離敘利亞,因為其「保護者」俄羅斯不再有興趣提供保護。他指出,巴沙爾的兩大支持者俄羅斯和伊朗分別捲入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無暇他顧。與此同時,土耳其、美國等加大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支持。

敘利亞內戰期間,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向巴沙爾提供關鍵支持,俄羅斯則為巴沙爾提供空中支援。但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從敘利亞抽調部隊和武器,投入烏克蘭戰場。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後,伊朗和真主黨也捲入在加沙地帶和黎巴嫩的戰爭,對巴沙爾的支持顯著減少。

以「沙姆解放組織」(HTS)為首的敘反對派武裝特意選擇在11月27日黎以停火協議生效首日施襲。根據停火協議,真主黨部隊須撤出黎南部,難以南下支援敘利亞政府軍。俄媒援引消息人士稱,HTS得到了美國的技術支持,包括衛星導航、電子戰設備等。烏媒稱,烏當局曾派出教官向HTS傳授戰術,包括如何使用無人機。知情人士稱,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庫爾德武裝趁亂搶地盤,佔領敘東部代爾祖爾等地區,有利於美國切斷伊朗與敘利亞和黎巴嫩之間的陸上通道。土耳其一直與HTS有聯繫。據悉,巴沙爾堅持要求土軍撤出敘利亞,土耳其因此支持HTS發動襲擊。

(來源:大公報A7:要聞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