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中文大學盧永鴻教授:從ESG角度看香港可持續發展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孫曉旭 採訪報道)香港國際ESG研究院致力於推廣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優秀實踐,積極助力國家綠色循環發展。研究院關注如何通過企業社會責任推動各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次我們榮幸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 盧永鴻教授進行深度訪談。盧永鴻教授在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及治理方面有着豐富的學術研究與實踐經驗。在此次訪談中,盧教授分享了從ESG角度看香港可持續發展的深刻思考,為香港在綠色轉型與社會責任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洞見。
記者:您在法律、環境管理和企業社會責任領域有深厚的研究積累,與ESG的三個維度(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緊密相關,能否簡要介紹您目前的研究重點?
盧永鴻:我的研究重點主要圍繞企業社會責任(CSR)與可持續發展如何結合。20世紀60至70年代,企業目標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主,強調短期盈利。然而,隨着CSR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引入,企業逐漸認識到,其責任不僅限於股東,還包括員工、客戶、供應商、社區、政府和環境等各方利益相關者。這一轉變使得企業的目標從單純的盈利導向轉向通過創造社會價值和保護環境實現業務營運長期可持續發展。
在執行CSR和ESG(環境、社會、治理)時,企業需在三個關鍵領域保持平衡:經濟方面,確保盈利與可持續發展相輔相成,避免犧牲社會責任和環境素質;社會方面,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社會進步,改善社區、提供就業機會並促進社會公平;環境方面,確保運營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損害,推動綠色生產和資源節約。究其實,可持續發展並非犧牲經濟增長,而是在環境、社會責任和經濟效益之間尋找平衡。企業在推行CSR和ESG時,需通過有效戰略和管理創新,協調這三方面,以應對複雜的全球挑戰。
記者:近年來,ESG逐漸成為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您如何看待這一趨勢?
盧永鴻:ESG實際上是CSR的延伸和具體化。它從環境(E)、社會(S)和治理(G)三個維度更為系統化地評估企業的表現。例如,港交所已經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ESG報告,這反映了投資者越來越關注ESG的長期價值。
企業能否持續創造價值,與其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表現息息相關。比如,產品和服務不符合環保要求,或對員工缺乏責任心的企業,其長期投資價值會受到影響。相反,能夠滿足利益相關方需求的企業,不僅能改善營商環境,還能增強長期競爭力。ESG的發展也將更加務實和細化,例如,在氣候變化領域,企業需要披露與氣候相關的財務風險(如TCFD框架),這使得ESG與財務管理更加緊密結合。同時,投資者和監管機構將更加關注企業在ESG方面的表現,推動更多企業將ESG理念融入其核心戰略。企業在實現ESG目標的過程中,不僅能滿足投資者期待,還能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形成雙贏局面。
記者:您如何看待目前香港在ESG領域的發展現狀?在推動ESG的過程中,香港遇到哪些獨特的挑戰與機遇?
盧永鴻:香港的ESG推動主要依靠市場力量,與內地的政府主導模式有所不同。政府在信息支持和政策引導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幫助企業關注社會價值,推動ESG發展。總體來看,香港的模式更傾向於市場自發推動,政府提供輔助支持而非強制性法規。這種模式也帶來了一些挑戰:首先,香港並未對所有企業強制實施ESG披露,而上市公司僅需按照「Comply or Explain」(「遵守或解釋」)的模式進行報告,這種靈活性可能導致一些企業的行動緩慢。此外,中小企業在資源和能力上存在一定局限,可能缺乏資金和專業知識來推動ESG工作。目前,香港的監管機構在ESG領域的推動力度也較為有限,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場領域,未能覆蓋企業運營的全面管理。
機遇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領域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通過推動綠色債券等金融工具的發行,助力企業加快ESG轉型,並鞏固其綠色金融樞紐的地位。同時,香港可以藉助其地理優勢和國際化背景,與內地及其他國際市場合作,吸取全球ESG領域的先進經驗,推動本地創新實踐。此外,政府在氣候變化等政策方面逐步加強引導,鼓勵企業關注氣候風險並披露相關數據,這為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記者:您在《Institutions, Regulatory Style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一書中深入探討了中國的環境治理體系。您對於目前中國的環境管理體系有何看法?
盧永鴻:近年來,中國的環境管理體系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和優化。首先,管理範疇的擴展是一個重要變化。過去環境管理主要集中在環保方面,而現在已擴展到生態維護的更廣泛領域,特別是在生態文明理念的指導下,關注的重點不僅是環境保護,還包括生態系統的恢復和優化。環境管理部門的職能和權威也得到顯著提升,反映了政府對生態建設的高度重視。
此外,中國的法律和監管體系逐漸完善,環保法律和法規不斷強化,尤其是在企業的監管方面,確保企業嚴格遵守環境標準。地方政府的環保工作也納入了政績考核體系,提升了環保工作的優先級別。政府在環保領域的財力和資源支持亦逐年有所增加,使得環境治理的執行力和監督能力不斷提升。中國在國際化背景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明確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推動了國內外的合作與環境治理水平的進步。總體而言,中國的環境管理體系正朝着更系統化、科學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進入了更加嚴格和高效的階段。
記者:在環境維度(E)方面,您認為香港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保護時面臨哪些主要挑戰?此外,香港政府和企業可以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來改善環境管理,推動可持續發展?
盧永鴻:香港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保護方面面臨的主要挑戰集中在電力使用和交通尾氣排放兩大領域。電力消耗大部分來自建築物,而交通方面,汽車產生的尾氣排放對空氣質量造成了顯著壓力。我建議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並加強能源節約措施。由於地理限制,像風力發電這樣的方案在香港推廣難度較大。香港可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利用內地土地資源發展新能源項目,通過跨境輸電滿足香港對清潔能源的需求。在交通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是減少尾氣排放的關鍵。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引導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如增加充電設施和降低購買成本。
此外,香港的垃圾處理體系尚不完善,垃圾收費政策的實施面臨一定社會阻力。除了依賴「污者自負」的收費政策外,香港還應加強垃圾分類教育,完善回收網絡,並與大灣區的循環經濟體系協同發展,以彌補土地和資源的不足。同時,改變公眾的環保意識,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應加強宣傳和教育,提升公眾參與環保行動的意識,增加社區垃圾處理設施的便利性。總的來說,與大灣區合作、聯通,香港可以更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
記者:在社會維度(S)方面,您認為香港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公共部門與企業如何更好地合作?在推動員工福利、社區發展和社會公平等方面,香港是否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鑒?
盧永鴻:推動企業社會責任(CSR)方面,企業與公共部門之間的合作非常關鍵。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動態過程,隨着社會期望的提升,企業不僅要滿足法規的最低要求,還應主動超越這些要求,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在員工福利方面,一些進取的企業不僅滿足法定要求,還提供更多假期或更高待遇,這體現了企業社會責任的提升。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引導、資源支持和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動企業履行更高標準的社會責任。此外,政府還可以與學術機構、非營利組織及企業合作,促進企業在社區發展和社會公平方面的推動和創新。
具體到案例,香港有些企業在重視員工福利的同時,還通過成立社區基金或合作組織,支持社區發展。類似的成功經驗在內地也有,例如,企業通過與地方政府和社區合作,共同推動教育和醫療等社會公益項目。總的來說,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能提升社會福祉,也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如增強品牌聲譽、吸引投資者和提高員工忠誠度。政府與企業在這方面的合作是一種雙贏關係,可以推動全社會形成更加積極的企業社會責任氛圍,助力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記者:在治理維度(G)方面,政府和監管機構應如何推動企業加強治理結構,提高透明度與合規性?企業應如何加強內部治理,確保其ESG目標的實現,以增強社會和投資者的信任?
盧永鴻:在企業的治理方面,有兩個關鍵問題需要特別關注。首先,很多企業在實施ESG目標時,是以Top down「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的。管理層會制定政策,但基層員工可能並不完全理解ESG的意義或作用。這種情況下,ESG實踐很難真正落地併產生預期效果。企業管理者必須將ESG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中,使其成為企業核心價值的一部分。通過提升員工對可持續發展的認可度和歸屬感,才能確保ESG目標得到更好地執行和實現。
其次,企業在推進ESG時,經常面對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很多企業缺乏對ESG的深入理解,無論是管理層還是監督部門,都可能對ESG實踐的具體要求和複雜性了解不足。雖然建立了一些體系,但缺乏實際內容或執行力。
政府和監管機構在這方面可以扮演重要角色,通過推動培訓和專業支持,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的治理框架。同時,企業自身需要採取行動,不斷加強內部的專業能力建設,尤其是在ESG領域,培養和引進更多專業人才。通過與外部組織、行業協會合作,企業可以借鑒先進經驗,共同推動治理水平的提升。
記者:目前許多高校已經將可持續發展和ESG相關課程納入教學體系。您能否分享一下,如何幫助年輕一代更好地理解和實踐ESG?同時,他們在職業規劃中應如何與ESG結合?
盧永鴻:推動年輕一代理解和實踐ESG,需要從教育體系入手。培養學生的ESG意識和相關技能需要一個長期、系統化的過程。以我在香港理工大學的經驗為例,早在2009年,我們就將商業倫理和可持續發展引入本科課程中,這一過程並不容易。當時,我們既要滿足學術認證機構的要求,又要根據企業和社會需求設計課程內容。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逐步形成了成熟的教學體系,目前可持續發展相關課程已經延伸至碩士階段。今年,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也開設了新的商業可持續發展課程,第一屆學生人數已超過90人,這反映了社會對ESG教育需求的增長。
在企業層面,高校和企業應共同努力,建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通過案例分析、實地調研和企業實習等方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真實的商業環境。從職業規劃角度來看,ESG為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無論是在環境管理、社會責任,還是在治理結構優化方面,都是未來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年輕人可以通過學習數據分析、政策解讀和跨部門溝通等技能,提升自身在ESG領域的競爭力。
記者:隨着ESG指數成為衡量城市可持續發展和治理的重要標準,您認為香港應如何在全球城市ESG排名中提升自身表現?
盧永鴻:香港面臨一些環境問題,例如垃圾處理、污染以及貧富差距等,尤其是老齡化問題,這對香港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構成嚴峻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需要重新審視其經濟模式,香港的經濟發展不能僅依賴傳統的金融和貿易,尤其是在內地發展迅速的背景下,許多港口的貿易已被內地替代。
在ESG方面,香港可以通過推動綠色GDP和環保政策,提升可持續發展表現,這不僅是為了提升全球城市ESG排名,更是為了應對未來經濟變化。政府的管控能力至關重要,它不僅要推動環境保護,還要引導企業和社會朝着更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此外,香港應關注新技術和可持續發展方向,例如電動汽車在中國的迅猛發展,這反映了市場和技術的創新。香港可以借鑒這些經驗,推動綠色創新項目,而不必完全依賴傳統模式。總的來說,香港在提升ESG表現方面有很多切入點,比如綠色科技、環境保護以及經濟模式的轉型。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合作將是推動這一進程的關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