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靈犀|德國經濟失速 何以至此?

德國曾是主要的汽車生產國,但近年已有不少生產線搬離當地。AI製圖

文/李靈修

經濟疲弱拖累歐元匯率跌至兩年新低,歐央行亦發出警告,新一輪債務危機迫在眉睫。被媒體戲稱「歐洲病夫」的德國,營商環境的惡化情況顯得尤為突出,民眾消費意欲低迷,本土企業爭相撤離。曾經的歐洲經濟火車頭,何以至此?

宏觀層面,德國政府上月發布秋季經濟預測報告,將2024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測從此前的0.3%下調至-0.2%。這也意味着,德國面臨連續兩年經濟收縮的挑戰,成為G7(七大工業國組織)中表現最差的經濟體。而10月份德國製造業PMI(採購經理指數)初值錄得42.6,連續收縮28個月。

大型企業撤離 職位大幅減少

微觀層面,德國統計局統計顯示,10月份破產企業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22.9%。自2023年6月,除今年6月外,每月的企業破產數量都有兩位數的增長。而12月份前瞻性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23.3,錄得7個月以來新低。

對於德國社會最直接的打擊,來自於當地大型企業的裁員撤資。大眾汽車集團9月初透露重組方案,關閉至少3間德國工廠,並裁撤數萬名本土員工。過去5年,大眾汽車市值蒸發近三分之一,是歐洲表現最差的汽車製造商。

近日德國老牌軍工企業蒂森克虜伯鋼鐵宣布一項未來工業戰略計劃,計劃在6年內將員工人數從目前的2.7萬人縮減至1.6萬人,裁員比例高達41%。其中,以「調整生產網絡並精簡行政部門」名義裁減5000個崗位,剩餘6000個崗位外包給服務提供商或通過銷售方式轉移。

薄睦樂(Martin Brudermüller)剛卸任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的董事會主席,他坦言:「在德國,看不到還能賺錢的地方。」該公司今年已在德國關閉了13間工廠,明年計劃再關3間。另外,據德國化學工業協會最近一項調查中,74%的化工企業表示,不太可能投資和擴大在德國的生產規模。

造成德國經濟困境的原因,一方面是俄烏衝突帶來的能源脫鈎,另一方面也與德國自身的年輕勞動力短缺有關。

能源價格的上漲引發德國通脹易升難降,重創本土化工、鋼鐵、汽車製造等高耗能產業,導致德國出口連續下滑。2024年上半年,德國出口額同比下降1.6%。作為火車頭的汽車及零配件出口同比下降2.4%,位居二、三位的機械製造和化工品出口則同比下降4.4%。

更致命的是,能源密集型產業已經開始計劃大規模搬離德國。此前由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發布的《2023年秋季供應鏈脈搏檢測》報告顯示,已有超過三分之二(67%)的受訪企業將零部件生產搬離德國,機械製造與汽車製造成為重災區。

稅率高企 勞工失工作動力

至於選擇留在德國的製造業企業,則要面對年輕勞動力短缺的現實。德國統計局數據顯示,由於新生人口呈逐年下降趨勢,目前德國65歲及以上人口在總人口的佔比已從1991年的15%增至2023年的22%。

此外,德國民眾的工作時長也在縮短。2023年,德國人的每年平均工作時間為1342小時,如果按每天工作8小時計算,折合不足170天。也就是說,德國人每年約有一半時間在放假。考慮到越來越多德國女性進入職場從事兼職工作,從統計層面拉低了年均工作時長。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高稅收環境下,德國民眾對於「多加班、多賺錢」的工作理念已經失去興趣。

(來源:大公報B2:經濟 202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