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社評|善用「三跑」新系統 做好「三港」大文章

昨日下午的赤鱲角機場,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同一時間,國泰航空、香港航空的航班分別於中跑道及南跑道同步起飛,大灣區航空一班由舟山抵港的航班於北跑道降落,這標誌着香港航空業邁入「三跑」新紀元。在新發展階段,香港要充分挖掘「三跑」潛力,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航空樞紐的地位,振興香港經濟,並為國家開放作出更大貢獻。

造價達1415億元、歷時13年建成的機場「三跑」系統,是香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基建項目,創造了多項香港和世界紀錄。「三跑」系統啟用後,每小時飛機升降量將由現在每小時69架,逐步增至102架。10年後的2035年,3條跑道合共每年可處理1.2億人次乘客及1000萬噸貨物。「三跑」系統將跨越機場本身的基本運輸功能,推動香港從「城市機場」到「機場城市」的蛻變。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啟用儀式上指出,今年是國慶75周年,「三跑」今年落成,別具意義;他並對未來機場發展提出了三個要求:首先是要全速恢復航空運力,再創新高峰;二是積極融合灣區優勢,未來將機場城市擴展一倍,帶動民航產業與大灣區各城市合作,共建一流灣區;三是全力拓展國際聯繫,開拓更多航線,特別是「一帶一路」航線,提升行業競爭力。

由於三年疫情打擊,香港機場運輸量一度大幅萎縮。去年初香港全面復常,加上中央惠港、挺港政策陸續有來,包括擴大個人遊城市、增加內地客在港消費免稅額、考慮恢復深圳居民「一簽多行」等,為香港帶來滾滾客流,既有力提振零售、餐飲、酒店等行業,亦為香港機場增添新動能。但也要看到,由於外圍大環境的影響,香港機場貨運量雖已重回全球第一的位置,客運量尚未恢復到疫前水平。「三跑」啟用後要做好配套,盡快補齊人力不足等短板,快速將運力恢復至疫前水平,並在此基礎上實現新飛躍。

香港「三跑」正式營運,亦為共建大灣區提供新動力。深圳、廣州、澳門、珠海都有機場,且在不斷擴大規模,大灣區多個機場並存的確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但只要加強溝通協調,做好市場分工,有利於發揮規模效應,實現合作共贏。事實上,香港可利用現有溝通機制,與周邊機場就空域、航權、客源、人手等方面進行協調。出席「三跑」啟用儀式的國家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表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運中心、航空物流樞紐地位,將有一系列政策,為鞏固提升大灣區機場群、港口群的國際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交通樞紐集群提供支撐。國家的支持,為香港航空業發展突破提供了底氣,增添了信心。

「一國兩制」賦予香港內通外聯的獨特優勢,這是其他城市無法取代的。香港航空業未來發展的重點,不是對內競爭,而在於開拓更多的國際航線,特別是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航空合作,增加新客源。中東、東南亞、南美等市場都是香港的拓展目標。一些非常熱門、趨於飽和的傳統國際航線,有必要盡快增加更多的航班。特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抓緊「三跑」機遇,主動出擊。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機制。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強調,香港以港為名,憑港而興;一定要繼續在「港」字上做文章,要建設好海陸空三個港。「三跑」啟用是進一步建設好「三港」的契機,特區政府和有關部門需要全力以赴,積極作為,做好這篇大文章,進一步推進香港由治及興。

(來源:大公報A2:要聞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