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對特朗普加關稅 產業鏈布局「一帶一路」沿線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昨日突然威脅將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產品徵收25%關稅。在特朗普上一個任期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已損及中美兩國經濟,美國和中國是全球第一、二大經濟體,貿易摩擦進一步升溫勢將對全球帶來重要影響。大灣區一些出口商表示,他們過去幾年已有預備,包括積極推進產品出口多元化,將產業鏈拓展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時開拓東盟、非洲、歐洲及拉美等市場,以降低高關稅對出口帶來的不利影響。
特朗普在上一個任期時,對中國商品普遍徵收25%關稅的政策,有關措施在拜登政府期間延續,並推行「小院高牆」政策,這可以看作是「貿易戰2.0」,特朗普再次上台後,中美極可能將面對「貿易戰3.0」。為了應對美國關稅的衝擊,一些內地出口企業均在積極想辦法應對,包括將產業鏈擴展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甚至全球。
五金商經亞馬遜平台出口
從事跨境電商五金工具業務的深圳一企業負責人劉偉東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通過亞馬遜平台出口五金工具,包括家庭裝修工具和手動工具等,產品來自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一年出口金額500萬美元,美國業務佔比達九成。他認為,特朗普是商人出身,是逐利的,可能會改變之前大幅加徵關稅的提議,因為高關稅最終還是由美國民眾買單。
劉偉東稱,目前公司產品出口美國關稅是25%,未來如果真的大幅加徵關稅,公司會通過「一帶一路」沿線的第三方國家供應鏈出口,如東南亞。為了應對衝擊,公司也會將業務加速多元化,在亞馬遜平台開設更多賬戶,準備重點開拓歐洲和墨西哥等非美市場。
從事跨境電商太陽能發電產品出口的深圳羅先生透露,他們一年銷售近億元人民幣,如果美國大幅加徵關稅,公司會考慮利用美國、墨西哥的供應鏈解決產品供應問題。他強調,公司業務已經多元化,重點是非洲、東南亞和中美洲等地,可以規避中美貿易戰風險。
如果說跨境電商正在未雨綢繆應對特朗普上台帶來高關稅的衝擊,那麼傳統貿易商和工廠同樣也積極尋求應對方法,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開拓新市場 中國貨同樣受歡迎
長期服務企業出口海運的深圳市中進國貨代負責人唐毅表示,與許多出口企業老總交流,了解這些企業高管的想法,如果企業一定要把美國作為第一大市場,這其實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只能積極培育新的市場。我國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是很好的發展戰略,出口商品可以銷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拉美等,還是很受歡迎的。因為歐洲不會像美國一樣對中國商品肆意加稅。不過,亞非拉受限於當地的購買力、政治穩定和經濟基礎,這些新市場一下還不能代替歐美市場。
他告訴記者,目前美國對越南、柬埔寨等出口太陽能光伏產品審查力度大,並且會因中國企業背景而取消了豁免關稅政策,一些中資企業又紛紛轉向印尼和老撾,許多物流企業布局也隨之遷移。最新情況是墨西哥未來也可能被徵稅25%,相信布局墨西哥的中資企業也會繼續應變,物流企業也會跟隨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在墨西哥設有生產基地的中國企業見附表)
大加關稅 美國或重啟加息周期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劉瀾昌表示,他個人傾向今次是特朗普在上台前的放話是一種心理戰術。在對華加徵關稅這一問題上,特朗普應該還沒有定案。特朗普提名的財政部長相對溫和,未來在關稅問題上,特朗普政府應該會進行通盤考慮,延長其執政蜜月期的同時,也做到手中有牌可打。不過,中美之間未來仍有可能面對新一場貿易戰。原因是為了保持美國的優勢,美國兩黨都有共識要給中國高速發展的路上放一些絆腳石,預計未來美國尤其會在半導體和科技等方面下狠手,甚至可能會在金融領域針對香港特區。
劉瀾昌認為,如果特朗普一就職就大幅度增加關稅,可能使美國通脹問題再次激化,美國或再次開啟加息周期,引發非常大的連鎖反應。美國揮舞「關稅大棒」,最後可能是美國民眾買單。不過,他提醒,中國也要有所準備,在東南亞、非洲等市場分散風險。
部分在墨西哥設有生產基地的中國企業
大摩:內地出口繞道降美關稅威脅
投行摩根士丹利日前發布的「中美新變局:2025經濟與大類資產展望」中提到,考慮到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後對華加關稅已成為基準情形,中國目前應對政策預案正在準備中,而中國產業鏈已經重新布局,通過出口繞道第三國生產降低了美國關稅直接威脅。
摩根士丹利稱,新一屆共和黨政府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可能產生顯著影響。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提出加關稅政策,這可能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單獨對中國加關稅,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已經積累了應對經驗,對出口影響相對溫和;另一種是四面出擊,對全球其他國家也徵收10%至20%的關稅,這將對全球FDI、企業信心及投資產生更大的衝擊。如果美國採取四面出擊策略,將嚴重拖累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全球企業投資信心、貿易周期及FDI。
關稅未定 內地提早出招機會微
由於美國關稅方案存在不確定性,中國提前出招刺激經濟的可能性較小。初期政策可能相對被動,並且重點仍在供給側改革,以保證產業鏈自給自足的重要性。
如果美國大幅加徵關稅且需求端政策持續缺席,加劇產能過剩問題,不排除二季度以後通縮螺旋深化,從而倒逼決策層推出更獨立於消費端的政策。
以人民幣貶值對沖加稅機會低
對於美國加徵關稅是否會導致人民幣大幅貶值?摩根士丹利認為,儘管2018至2019年中美貿易戰期間人民幣貶值11至12個百分點以對沖關稅影響,但此次用貨幣貶值對沖大部分關稅的可能性較小。一方面,中國經濟基本面較弱,中美利差處於低位,大幅貶值或觸發資本外流;因此,預計明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6%-7%,實現雙位數貶值可能性較小。在必要時,中國央行或通過增加逆周期因子操作或收緊資本管制控制人民幣貶值節奏。
港企分散生產基地 外國多地設廠
針對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對中國貨品大加關稅,許多大灣區港企紛紛採取多種措施進行應對,主要是通過東南亞或墨西哥工廠,通過產業鏈轉移避免高關稅帶來的衝擊。
文具商將生產重鎮搬越南
在深圳從事文具產品生產的港企負責人童先生表示,公司在深圳和越南均設有工廠,現在越南工廠是生產的主力,如果美國大幅加徵關稅,公司將大量出口業務轉向越南,這樣可以降低出口成本,提高競爭力。
對於一些港企而言,業務全球化是應對貿易戰的利器。從事新能源汽車壓鑄設備生產的港企力勁科技,在中國內地、中國台灣、意大利和泰國等地均有生產基地,美國對華加徵關稅,全球化產業鏈可以規避高關稅帶來的風險。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昨日表示,歐美市場仍是港商重要市場,佔比較大,相信再加關稅會有一定影響,但過去數年港商早已就「貿易戰」部署,開始發掘其他市場,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相信港企未來將逐漸側重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
(來源:香港文匯報A11:要聞 2024/11/2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