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阻FBI調查內閣人選背景
據大公報綜合報道,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的主要內閣人選均已出爐,但他迄今未與司法部簽署協議,導致聯邦調查局(FBI)無法對提名人選進行背景調查,引發巨大爭議。特朗普與FBI積怨已久,長期指責FBI被「武器化」,在「通俄門」和「密件門」等案件調查中對他進行政治迫害。他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開除了時任FBI局長科米,如今又盯上現任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計劃重組FBI領導層,並安插自己的親信。
特朗普拒絕讓FBI審查其內閣人選的行為引起民主黨激烈反對,共和黨內部也因此產生分歧。明尼蘇達州民主黨籍參議員克洛布徹24日表示,就連緝毒探員、檢察官等級別較低的政府職務人選都要接受FBI的背景調查,「為什麼我們不對可能擔任最重要政府職務的人進行調查呢?」田納西州共和黨籍參議員海格提為特朗普辯解稱,美國民眾不在乎由誰進行背景調查。但北達科他州共和黨籍參議員克萊默指出,FBI能夠獲取私營公司無法接觸到的信息,由他們進行調查效果更好。
打破美國逾70年慣例
自1953年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發布行政命令以來,歷屆總統提名的聯邦機構官員都會接受FBI背景調查,調查報告會提交至參議院,作為兩黨參議員決定是否批准任命的參考資料。但美媒承認,並無法律明文規定這一點。參議院將於明年1月開始審查內閣人事任命,若屆時FBI仍未能提供調查報告,將打破逾70年的慣例。
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過渡團隊將重要職務人選的背景調查交給私營公司。特朗普及其盟友認為,FBI行動緩慢,並且存在各種問題,可能阻礙特朗普迅速實施其議程的計劃。美媒稱,FBI的「侵入式」調查可能發現「令人尷尬的信息」,進而造成政治損害。原司法部長人選蓋茨、國防部長人選海格塞斯、國家情報總監人選加巴德等均捲入醜聞和爭議。
蓋茨已放棄提名,但海格塞斯仍獲得特朗普支持。若由FBI進行背景調查,海格塞斯面臨的性侵指控將是調查重點之一。加巴德在敘利亞問題和烏克蘭問題上與美國建制派唱反調,一度被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列入一個名為「寧靜天空」的秘密監控名單,乘坐飛機時需接受額外安全檢查。
CNN表示,特朗普極度不信任FBI等機構。2016年特朗普團隊被指「通俄」,FBI迅速展開調查,特朗普聲稱這是「政治獵巫」。2017年,特朗普聲稱自己曾遭奧巴馬政府竊聽,隨後宣布開除科米。2022年,FBI為調查「密件門」突擊搜查海湖莊園,令特朗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被「抄家」的前總統。
FBI局長雷或被撤換
克里斯托弗·雷由特朗普任命,在2017年接替科米出任FBI局長,任期10年,但知情人士表示,FBI對特朗普的調查令後者越來越不滿,雷可能會像科米一樣被解職。今年7月,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遭槍擊,右耳受傷,而雷稱不能確認特朗普的耳朵是被子彈擊中,激怒特朗普及其盟友。本月19日,候任副總統萬斯在社媒發文稱,特朗普正在面試FBI新局長潛在人選。儘管他很快刪除了這則帖文,美媒仍將其視作一個重要信號。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將對FBI進行政治清算,很多高級官員將被驅逐。雷未必會被撤職,但他可能主動離職。
潛在人選包括前安全官員帕特爾和前密歇根州眾議員羅傑斯。帕特爾是特朗普忠實擁躉,指責FBI被「武器化」,對特朗普「通俄門」的調查是「騙局」。羅傑斯曾是FBI特工,近日聲稱公眾已對FBI失去信任,並強調FBI應當把資源用於解決暴力犯罪,而不是干涉政治。但特朗普的一名高級顧問22日稱,羅傑斯不在考慮範圍內。
特朗普與FBI結怨事件簿
「通俄門」
•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團隊被指「通俄」。特朗普勝選後,「通俄」指控愈演愈烈,他任命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上任不到4周便因捲入「通俄門」被迫辭職。2017年3月20日,時任FBI局長科米首次公開表示,FBI正在調查「通俄門」。
•2023年5月15日,「通俄門」最終調查報告出爐。特別檢察官達勒姆批評FBI在缺乏實際證據的情況下調查特朗普,過於依賴特朗普政治對手提供的線索,且在得知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團隊計劃炒作「通俄門」詆毀特朗普時未採取任何行動。解密文件顯示,奧巴馬政府情報官員曾向奧巴馬匯報希拉里的計劃,即指控特朗普「通俄」以敗壞其聲譽,並轉移公眾對希拉里「郵件門」醜聞的關注。
竊聽疑雲
•2017年3月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聲稱,自己在2016年大選期間遭政府機構竊聽,而竊聽命令來自時任總統奧巴馬。科米指責特朗普「錯誤地暗示FBI違反法律」。同年5月9日,特朗普以「不當處理希拉里郵件門調查」為由開除科米。
突襲海湖莊園
•特朗普在2020年敗選後從白宮帶走大量涉密文件,引發「密件門」醜聞。2022年8月8日,FBI突襲特朗普位於佛州棕櫚灘的海湖莊園,搜查涉密文件。特朗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被「抄家」的前總統。
刺殺事件
•今年7月13日,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遭槍擊,右耳受傷。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出席聽證會時聲稱,不能確認特朗普的耳朵是被子彈擊中,引發特朗普及其盟友的怒火。
(來源:大公報A19:國際 2024/11/2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