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舌尖上的非遺 香港學生製作周村燒餅

山東省東營、淄博歷史文化探索之旅活動走進淄博周村古商城。(大公文匯記者 胡臥龍 攝)

(大公文匯網 記者 胡臥龍 淄博報道)11月20日下午,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組織的「薪火相傳」平台系列:山東省東營、淄博歷史文化探索之旅活動走進淄博周村古商城。在周村燒餅博物館,香港學生上手體驗周村燒餅製作過程,品嘗自己製作的燒餅,感受舌尖上的非遺。

香港學生漫步周村古商城感受當地煙火氣。(大公文匯記者 胡臥龍 攝)
香港學生在周村燒餅博物館了解古代打水工具。(大公文匯記者 胡臥龍 攝)

周村燒餅是山東淄博的一種傳統小吃,為純手工製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點,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港大同學會書院學生張朔寧對周村燒餅早有耳聞,沒想到第一次吃到周村燒餅會是出自自己之手。

香港學生體驗製作國家級非遺周村燒餅。(大公文匯記者 胡臥龍 攝)
香港學生體驗製作國家級非遺周村燒餅。(大公文匯記者 胡臥龍 攝)

「現場燒制出來的燒餅又香又脆,非常有成就感。特別是芝麻香很濃郁,吃一口唇齒留香。」張朔寧告訴記者,師傅教了她們製作燒餅的三個步驟,分別是抹麵餅、沾芝麻和貼在鍋頂。在張朔寧看來,最關鍵的是第一步,需要用四根手指均勻用力,才能把麵餅抹的又大又圓,這樣的麵餅燒出來才會又酥又薄。

做了四個燒餅成功三個,張朔寧對自己的成果非常滿意。張朔寧說:「周村燒餅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我們只是學了皮毛。很佩服這些把傳統手工藝傳承下來的手藝人,我們應該珍惜這些非遺,把它們傳承下去。」

漫步周村古商城,沿街的商品叫賣聲傳入耳中,讓順德聯誼會總會胡兆熾中學學生余詠琳感覺穿越到明清時代繁華熱鬧的周村,製作燒餅的獨特體驗讓她感受到非遺文化與生活息息相關,並且能夠不斷推陳出新,更有生命力。

香港學生體驗製作國家級非遺周村燒餅。(大公文匯記者 胡臥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