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珮帆:無人機修例料本屆立法會任期結束前通過

葛珮帆(右)、趙汝恆(中)、黃海龍(左)出席。(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蘇婷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為推動人才培育、學術研究和技術轉移,香港理工大學今日(19日)正式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並在「航天航空科技創新高峰會——香港低空經濟發展分論壇」上舉辦成立儀式。立法會議員兼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恆、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黃海龍儀式後出席記者會。

就低空經濟法例方面,葛珮帆表示,當局有很多方面可以研究和推動。她提到,早前業界向政府反映表示,現時沒有針對無人機的相關法例,不利於低空經濟發展。特區政府亦有採納相關建議,提出將盡快修訂完善現時法例,包括放寬無人機重量限制,即不限於25千克以下,以及放寬市區飛行範圍限制等。她指,業界會繼續向政府反映,亦希望政府在相關法例的修訂上保持靈活性。

葛珮帆透露,在時間安排上,當局預計將在明年第一季將相關法例的修訂草案提交到立法會。(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蘇婷攝)

葛珮帆透露,在時間安排上,當局預計將在明年第一季將相關法例的修訂草案提交到立法會,料將在本屆立法會任期結束前,即在明年10月,通過相關法例。她續說,在這段時間內,將以「監管沙盒」的形式批出一些試點項目。如果在試點項目中能夠獲得足夠多的數據來幫助制定安全標準,就可以推出更多指引。

葛珮帆指,法例通過後,無人機載貨相關的商業活動或其它服務活動,就可以在明年的年底大規模開展。但是,就無人機載人飛行方面,本港仍暫無相關法例,而小型無人機法例亦不適宜在相關方面修改,而變成新的法例。因此,她預計無人機載人飛行需要訂立新法例,或無法與無人機載貨的相關法例一樣在明年推出,但她仍期待政府能在明年提出無人機載人飛行的相關法例。

她表示,在相關法例推出後,載人無人機飛行未來也能在香港實現。但是在相關法例推出前,她希望政府能考慮以「監管沙盒」的形式批出一些無人機載人飛行的試點項目,例如旅遊景點的試點項目。她提到,有很多企業在這段時間也有提出,例如理大是次的合作項目,就有很多試點項目希望可以被通過批准,希望在不同的應用場景可以試飛,從而測試及收集足夠的數據,及時發現問題,為未來制定指引及發牌的標準作出貢獻。

葛珮帆續說,在這一情景下,與大學的合作就尤為重要。她指出,有的企業在運行上已經非常熟練,但如果想要評定數據是否合乎香港的法規,或是否符合標準,就需要與香港富有相關經驗的大學合作,讓大學提供協助。因此,很多提交到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的項目,會方都將擔任「穿針引線」的角色,讓不同的項目與接受服務的不同單位、提供服務的不同單位,和大學、網絡供應商等互相聯繫,讓各方互相配合,在項目中得出最豐盛的結果,獲得最多的數據,讓項目快速進行到下一步,推進運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