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堅守企業社會責任 踐行富而有責有愛
──夏寶龍與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交流系列社評之三
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與香港工商界代表舉行座談會時提出「六個需要」,當中提及「需要大家堅守企業社會責任,為增進民生福祉多作貢獻;需要大家堅定愛國護港,面向海外講好香港故事,維護好香港國際形象」。工商界作為香港愛國愛港的重要力量,不僅要在推動經濟發展勇於擔當,更要堅守企業社會責任,努力回報社會、為香港增進民生福祉作出更大貢獻,主動說好香港故事、中國故事,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來港幹事創業,共同建設香港美好家園,展示香港工商界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
香港工商界以港為家、倚港興業,重視「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具影響力的商業機構,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支持各類慈善及募捐活動,造福弱勢社群。不同的歷史階段,香港不少大企業主動開闢社會服務,讓廣大市民能夠分享更多經濟發展的成果。香港工商界擁有較多社會資源,理所當然做實事解民憂紓民困,不斷增進市民福祉。
例如土地房屋一直是困擾本港的深層次矛盾,要解決這個民生難點痛點,除了政府積極作為、增加供應外,在土地房屋問題扮演重要角色的發展商,亦應加強與政府合作,根據不同階層需要,提供部分普通工薪階層都能負擔得起的房屋,讓更多市民住得起、住得好,安居樂業,增強對香港的歸屬感、向心力;至於政府全力以赴推動香港「告別劏房」,發展商亦可多出一分力,包括借出土地興建各類過渡性房屋、出錢出力支持完善社區配套設施,協助基層市民改善居住環境,「告別劏房」將事半功倍。
香港工商界、企業主是創造就業職位的主體,企業和員工利益攸關、同舟共濟。香港工商界應堅持以人為本,視員工為企業最寶貴資產,關注員工福祉、尊重員工權益,企業建立積極、快樂和有動力的工作環境,吸引留住優秀人才,提高員工忠誠度,促進員工的工作投入和創造力,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達至企業、員工、社會共贏的局面。
現代化企業不僅僅以盈利為最大目的,對社會正義、環境保護作出承擔更是世界潮流。香港工商界、企業大力倡議、推動減少生產浪費、社會關懷、生態保育等活動,關顧支持青少年健康發展,加強引導青少年赴內地和海外交流活動,提升青少年對國情民情認識、增強國家民族觀念,有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可持續發展空間更大、動能更足。
香港作為高度國際化的商業城市,與世界存有廣泛的商業聯繫,在「一國兩制」的最佳制度安排下,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更顯著。隨着中國持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香港發揮獨特地位和優勢的舞台愈發廣闊,海內外企業家在香港將擁有更多的投資機會、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際上有別有用心之人不斷「唱衰」香港、鼓譟「做空」中國。香港工商界、各大商會與海外商界、商會在保持長期緊密合作的基礎上,要扮演好對外溝通的橋樑平台角色,講好香港故事,維護好香港和國家的形象,讓海外投資者相信,香港始終是幹事創業的天堂、是可以成就夢想的地方,增強海外投資者對香港和中國的信心。
香港擁有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及「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發展前景亮麗。香港工商界要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國家,勇敢擔負起推動香港繁榮發展的時代責任,努力建設香港美好家園,在香港由治及興的歷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來源:香港文匯報A07:要聞 2024/11/1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