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港新能源車產業添商機 助內企充電技術走向國際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上周在深圳與香港工商界人士舉行座談會,呼籲工商界堅定支持特區政府,共同推進落實長遠發展規劃,為香港拓展發展新空間。綠色科技及新能源車產業是特區政府積極拓展的「新賽道」,港投公司早前更公布與基石科技控股(8391)旗下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公司Spark EV合作,推廣本地綠色智能出行技術至泰國市場。基石科技行政總裁葉兆康接受香港文匯報等傳媒訪問時表示,公司將配合特區政府的綠色經濟藍圖,大力發展電動車充電樁業務,並將內地成熟的國標充電技術透過「本地化」帶到海外的歐標市場,在新質產業當中發揮香港傳統的「超級聯繫人」角色。
葉兆康指出,綠色科技是現今世代非常重要的新質生產力之一,碳排放影響着全球氣候變化,是整體人類要共同面對的挑戰。電動車充電標準分為國標及歐標,香港採用與東南亞地區一致的歐標充電及右軚車,但本港的新能源車市場更為超前,擁有成熟的發展經驗,因此基石希望可以將在香港營運新能源車的經驗及軟件優勢帶到東南亞市場。此外,香港作為國家的「超級聯繫人」,背靠粵港澳大灣區內地擁有先進硬件技術的廠商,公司會藉此優勢與內地廠商緊密合作科技研發,由香港的公司提供產品品質管理,再將最好的技術帶去東南亞以至其他海外市場。
灣區優勢互補 合拓海外市場
他續指,內地的新能源車技術和普及程度都屬於世界頂尖,擁有豐富的相關硬件經驗。「然而內地採用國標充電,因此香港企業可以將內地成熟的硬件技術透過『本地化』帶到海外的歐標市場,以達至與內地優勢互補。另一方面,大灣區正逐步融合,香港擁有地理優勢,方便派員到內地進行品質控制和管理。香港可以協助海外企業到內地尋求解決方案,亦可以對接內企來港試驗新技術和產品,並將這些技術和產品調整至適合海外市場,協助內地企業『出海』」。
至於市場發展方面,葉兆康指,目前香港的電動車充電站以中速充電為主,快速充電樁整體佔比較低,「中充大概需時6至7小時才可充滿一輛車,但快充只需約20分鐘。」他說公司會繼續在香港布置據點,增加更多本地快充服務。此外,公司發展也不會局限香港,會繼續加強並推展旗下Spark EV在泰國的快充業務,目標是整個東南亞市場。
研快充服務 配合商用車需要
由於基石主力從事歐標充電,因此先拓展東南亞市場。葉兆康透露,Spark EV在泰國市場發展迅速,建站過程順利,至今已建成十多個充電站,其中3個已正式開業,其餘的正等待當地電力局審批及接駁電力,相信未來每月都會有10至20個站陸續投入服務。除了泰國,公司亦與夥伴在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等東南亞市場有合作項目,當這些市場更為成熟後,公司會再加大力度拓展。相信新能源車及充電樁網絡發展迅速,在整個亞洲都有龐大潛力,公司會繼續尋找市場擴張,繼續物色合作夥伴。
他認為,新能源商用車對香港發展「綠色出行」相當重要,公司正與新能源的士及巴士車隊積極溝通,以了解他們的充電需要。商用車與私家車的充電習慣差距巨大,私家車一般每周充電一、兩次,但商用車每日要充電兩次,同時因為營業時間非常珍貴,因此會積極研究快充服務的地理位置和價格如何配合商用車需要。他又指,電動電單車是香港未來商用新能源車的一大市場,公司最快本月內公布相關計劃。
冀港完善充電網行業監管支援
葉兆康又指,特區政府在多方面支持新能源車產業,但充電網絡需要嚴格的安全、穩定性及營運要求,因此希望香港未來可以建立更完整的充電網絡行業資助及監管體制,包括確保充電樁營運商有購買保險,並為其充電設施做例行檢查,令行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香港土地供應緊張,但建設大型充電站需要大面積土地,而且條件苛刻,例如停車場的電力供應、樓宇的承重問題等,因此物色地點是業界正面對的一大難題,加上建設充電網絡基建的回本期又數以年計,故希望政府可以繼續與充電樁業界和業主緊密溝通,物色合適地點建設充電系統。
華為加強在港布局 做大綠色低碳產業
香港正積極探索新產業及新經濟動能,而華為數字能源早前宣布未來一年內將在港部署500個充電樁,正與特區政府的綠色經濟發展規劃不謀而合。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充電網絡全球業務總裁劉大偉接受香港文匯報等傳媒訪問時表示,綠色低碳產業不只是國家的要求,而是全球的共同要求、是全人類的共同挑戰和使命。綠色低碳產業有巨大發展潛力,因此華為希望擁有更多夥伴加入產業生態,與上下游夥伴及科研機構共同協作並制定政策。透過綠色低碳技術更新換代,除了可以提升競爭力,亦可以促進更多企業從中做大做強,而華為可以做的就是致力加大研發和加強周邊合作,共同把綠色低碳產業的蛋糕做大。
擬明年設逾500個液冷超充電樁
本月初,華為宣布夥拍華潤在港設立全液冷超級充電樁,並率先於本月內在藍塘匯商場及灣仔華潤大廈兩個電動車超充站推出電動車快速充電服務。劉大偉指,公司計劃未來一年於本港設立逾500個全液冷超級充電樁,遍布港九及新界地區。他指華為液冷超充安靜且功率大,其在充電狀態下的噪音與自然環境裏的噪音一樣,而且支援最高600千瓦輸出,假設電池容量為80千瓦時(kWh),從20%電量增加到80%僅需7分鐘,真正實現以「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充滿電。
劉大偉告訴記者,華為的全液冷超級充電樁自去年5月在內地上市以來,已布置在全國200個城市,包括20多個省的高速公路之上。由於產品是按照中國的國標去開發,因此在內地市場的布局較快。然而,液冷超充其實適合全球市場,因此公司加快使用歐標產品的海外市場布局,並在上月實現歐標產品的端到端技術開發和生產製造。香港採用歐洲標準,因此成了華為在海外市場發展的首站,並在香港市場進行推廣。
港擁三大優勢以作「出海」首站
對於以香港作為液冷超充「出海」的首站,劉大偉認為香港有三大優勢:首先,香港的新能源車發展迅速,目前滲透率已逾60%,可見市場基礎非常好。第二,過往香港的充電樁以慢充為主,即小於120千瓦(kW),不但充電速度慢、等待時間長,部分充電場的大功率風冷更會帶來巨大噪音,用家體驗較差,市場對於快速充電的需求非常強烈。而華為的液冷超充可以很好地克服這些痛點,因此公司就選擇在產品剛出來時便到香港上市發布。此外,香港一直是非常好的對外「窗口」,公司也選擇在香港國際機場打廣告,讓更多外國遊客認識華為的新能源車充電技術。
至於市場布局方面,他透露,除了香港,華為亦同步在其他地區包括歐洲、東南亞及中東市場開始推廣液冷超充。公司的全液冷充電架構獲得業界高度關注,最近一個多月已在深圳接待了來自20多個國家的充電站營運商考察團,他們大部分是通過媒體報道後慕名而至,並對液冷超充非常感興趣,迫切期待產品測試對接完成,可見市場對於高技術的追求有增無減。
與港院校企業合作 擴展生態圈
此外,劉大偉又指,華為一直致力開放合作,強調做好充電硬件和技術之餘,亦要擴展充電生態圈和產業,目前有與本港大專院校及企業深度合作。「華為做好硬體,希望其他公司可以做好軟件平台,大家把營運能力和服務能力做起來,這樣全產業鏈去支撐好充電運營商,提升整個營運品質,建設更友好的充電網絡。」他說,公司今年下半年起逐步調整銷售策略,從以往比較面向車主轉為更面向充電運營商之類的企業客戶;同時舉辦多場論壇,希望團結業界夥伴及科研機構,一起拓展商用新能源車充電市場。
(來源:香港文匯報A05:要聞 2024/11/1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