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 做個「超級增值人」 把握倚港興業新機遇

全國政協委員施維雄(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

文/施維雄

11月8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專門組織了一場高規格的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強調「以港為家」「倚港興業」這兩個詞,最讓筆者印象深刻。

在工商界打拚了幾十年的我認為,「倚港興業」這個提法,意味着新的機遇、新的責任和「有運行」的新定位。至於如何把握?香港工商界的每位參與者有必要從「超級聯繫人」轉型升級為「超級增值人」。

最近5年,不論香港還是祖國,乃至全球的變遷幅度和頻率之大讓人驚詫,或許這只是百年未有之變局的序曲。當下,機遇正在融合,紛爭轉趨激烈。正向機遇和負向挑戰,並存且互相博弈。很多人以前推崇的「自由經濟學」,事實上在全球範圍內已轉型為「政策經濟學」。

因此,夏寶龍主任在特定場合寄語香港工商界要「鞏固住、提升好香港傳統優勢」和「積極探索新產業新業態」,同時要「堅定支持特區政府落實長遠發展規劃」,才能支持香港逐步拓展出發展的新空間,保障香港培育出面向未來的新動能。

筆者認為,夏寶龍主任提到的「倚港興業」,為何意味着機遇和責任?原因是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尤其是國家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各種要素趨向融合貫通,產生可持續增長的化學反應和動力,大灣區「超級大都會」雛形漸現。因此,「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提法越來越成為本港的主流聲音和共識。對此,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發揮香港所長,這種雙向奔赴的思維才能在貢獻國家的同時推動香港更好發展、保持長期繁榮穩定。

對香港工商界的每位參與者而言,香港一直是我們珍惜、打拚和立足的平台;因為是「超級聯繫人」,業務如同「枝葉」,連通中外,延伸全球;同時,誰是我們的「根」,必然是祖國。為何「枝繁葉茂」,原因是我們有強大的「根繫」給予保障。今天,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規劃「香港的貢獻,同步的收穫」這個雙向奔赴問題。圍繞「發揮香港所長」的進一步改革升級,圍繞「倚港興業」的新機遇和新責任,用最通俗的話去表述未來路徑,就是今天的「超級聯繫人」很有必要探索升級為「超級增值人」。

香港工商界需要對自己有信心,我們能為全國各地、為中外交流、為各行各業亮出香港的「金漆招牌」,提供獨特的資源和不可取代的服務。

通俗地說,「超級聯繫人」主要是「賺你的錢」,「超級增值人」則是「幫你賺到以前賺不到的錢」,這將是最有競爭力的「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有識之士呼籲,香港各界既要做「望遠鏡」,更要做「廣角鏡」。筆者更相信,來自工商界的精英才俊,只要一起把香港的事業做好,「倚港興業」必定能匯聚出磅礴力量,既能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所長,又能收穫可持續成果,實現雙向奔赴。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