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倒數5天|假資訊「大賣」 謠言氾濫選民真假難分

美國社媒散播各類真偽難辨的資訊,對哈里斯和特朗普都造成影響。圖為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拉票。(路透社)

香港文匯報報道,虛假信息是美國大選的一大特色,今屆大選期間,全美多個社媒均散播各類真偽難辨的資訊,不少網紅散播謠言、捏造內容,甚至以此賺取收入,同時影響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網絡通訊專家指出,虛假信息頻傳打擊選民對所謂「美式民主」的信心,令大選難被視為一場自由、公平的選舉。

今屆大選中為特朗普站台的富豪馬斯克,在自家社媒X上頻繁與右翼傳媒互動。自接手以來,馬斯克已解散平台負責標記虛假及仇恨內容的團隊,解封多個散播虛假信息的賬號。更有報道指X平台向部分網民支付數百至數千美元不等,鼓勵他們傳播選舉相關虛假信息,以及用人工智能(AI)製作的虛假圖像等。

辯稱「非事實也能反映憂慮」

法新社指出,傳媒通常用於提示重大新聞進展的術語「突發新聞」,如今卻被網紅濫用傳謠。例如屬右翼的網紅約翰遜,日前在社媒X向其280萬粉絲發文,宣稱有「突發新聞」,內容卻是「電視台發布哈里斯在競選活動中使用提詞器的證據」,實際上提詞器的內容,只是西班牙語問候詞。X平台上亦有多個賬號聲稱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宣布支持特朗普,戴蒙本人則已否認傳聞。

《紐約時報》分析稱,在社媒時代,信息的情緒價值勝過真實性。佐治亞州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克萊默曾轉發一張聲稱颶風侵襲期間、一名女童在救生艇上與寵物犬被困的圖像,聲稱民主黨政府救災不力。被揭穿照片是偽造後,克萊默堅稱「照片來自哪裏並不重要,它永遠留在我的心中」。特朗普競選拍檔萬斯回應「移民吃貓狗」是謠言時也稱,「這一說法即使不是事實,也反映了民眾的擔憂。」

選民對傳媒信任度跌至低谷

美國虛假信息研究組織NewsGuard政治新聞編輯霍華德指出,美國選民現時對主流傳媒的信任度已跌至低谷,在此背景下,惡意散布假信息的人會用「突發新聞」等術語,試圖暗示自己有所謂準確信息,「這種手法在今年散布的虛假美國政治信息中,發揮了顯著作用。」

事實核查新聞網站PolitiFact創辦人阿戴爾指出,如今打擊虛假信息的難度,在於揭露謊言的事實核查本身,也會被部分人視作針對性的政治行為,即使事實核查有理有據,也難以說服虛假信息的支持者,「『所有政客都說謊』,這是人們最常見的想法。」

非牟利組織布倫南司法中心署理主任沃爾德曼指出,虛假信息傳播將增加誘發選舉暴力的風險,「這種行動相較4年前,已變得更有組織和策略性,資金也更充裕。如今已有數以萬計的人相信(選舉舞弊論)並分享。」

班農出獄重掌極右媒體 料加強渲染陰謀論

距離今屆總統大選僅一周之際,曾於2016年大選擔任特朗普競選團隊總幹事、有「國師」之稱的前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圖)周二(10月29日)出獄,重掌其極右媒體平台,料將加強散播選舉陰謀論。

班農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等多家美媒報道,70歲的右翼Podcast主持人班農當天離開康湼狄格州聯邦監獄,他在監獄外向傳媒說,「我並不心灰意冷,我更強大了。」報道稱,班農依然堅定力挺特朗普,他7月向聯邦監獄報到後,堅稱將在監獄裏影響大選,強調其Podcast節目「戰情室」將繼續激勵「特粉」。

班農因拒絕出席調查2021年1月國會暴動案的國會特別委員會聽證會,2022年被裁定兩項藐視國會罪成立,判囚4個月。在他入獄前,「戰情室」經常登上蘋果最熱門Podcast榜單。由於班農準備重返,「戰情室」收聽率已出現輕微回升跡象。非牟利媒體監督機構「媒體事務」快速反應部副主任佩爾茲預期,若特朗普在大選失利,班農將大力渲染否定選舉的陰謀論。

哈里斯華盛頓造勢重提國會暴動 轟特朗普「沉迷復仇」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大選選戰進入最後一周關鍵階段,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周二(10月29日)在華盛頓舉行投入選戰以來最大規模造勢集會,向出席的7.5萬名群眾發言,警告對手特朗普正謀求不受約束的權力。

哈里斯在白宮附近的戶外集會,選在2021年1月6日特朗普對支持者發表演說的地點,試圖直接提醒選民,特朗普在上屆大選敗給拜登時製造的混亂。當時大批「特粉」在特朗普演說過後,攻擊美國國會大樓。

哈里斯在華盛頓舉行投入選戰以來最大規模造勢集會。(法新社)

特朗普:哈里斯宣傳仇恨

哈里斯說,「我們都知道特朗普是怎樣的人」,還說這名前總統派出「武裝暴徒」前往國會大樓,企圖推翻他輸掉2020大選的結果,「這是個不穩定的人,沉迷於復仇、滿懷怨恨,渴求不受約束的權力。今晚我在此要說,我們不是這樣的人。」

雖然哈里斯在演說開始,大力批評特朗普的行為,不過她很快把重點轉移,詳細說明她要幫助中產階級的計劃,強調自己擬訂好上任首日的工作清單,就是對抗通脹。特朗普同日則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造勢活動,他抨擊哈里斯的信息充滿仇恨與分裂。

(來源:香港文匯報A24:國際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