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借鑒深圳經驗 早日啟動低空經濟

深圳低空經濟再添新場景,美團無人機福田口岸航線昨正式開航,往返港深的香港市民,可在口岸附近用香港手機號碼點外賣、下單後最快10分鐘即可在指定降落點取貨。深圳將無人機送貨服務延伸至港深口岸,刺激需求創造新商機,為本港發展口岸經濟、低空經濟帶來啟發。本港可把對接深圳口岸無人機送貨服務,作為發展口岸經濟、低空經濟的試點,借鑒吸納深圳發展低空經濟的機制和法規安排,根據香港實際進行調整優化,推動香港低空經濟早日起步、順利推進。
美團無人機送貨服務延伸至深圳福田口岸,給往返港深口岸的兩地民眾、遊客帶來購物新體驗。該航線可支持香港手機號碼下單及取貨,港人在出發北上或回港前,可提前下單,到達福田口岸時,即可前往智能空投櫃取走已購商品,體驗「人來貨到」的全新消費模式,省去到店消費的排隊等候時間,並可用微信港幣錢包支付。這一科技賦能口岸經濟的新探索,能開發每天數十萬往返港深口岸的新消費需求。利用無人機送貨服務在深圳方興未艾,如今拓展至港深口岸,顯示深圳推動口岸經濟、低空經濟積極進取、搶佔先機,值得香港認真研究、借鏡。
本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發展低空經濟,新一份施政報告就發展低空經濟作出部署,將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制訂發展策略和跨部門行動計劃,先以應用項目為起動,通過試點不斷開拓低空飛行應用場景,並修訂法規、對接內地等。按政府考慮,試點項目的優次排列,首階段會以空中監測和無人機載貨為主,試點地點和路線包括科學園、數碼港、離島和北部都會區等。這種安排,避開高樓林立環境,由易到難、試驗為主,但對商業效益的考慮較少。現在既然深圳已在福田口岸實現無人機送貨商業營運,政府何不優先以口岸經濟對接,作為本港低空經濟啟動的試點之一?
目前深港陸路口岸單日出入境人次多次突破90多萬大關,剛過去的重陽節福田口岸單日出入境人次多達23萬,可見口岸零售需求潛在商機龐大。發展口岸經濟、低空經濟大有可為。但眾所周知,本港高樓林立、城市空間狹窄,空域使用有嚴格法律規管,短期內在市區發展低空經濟,需要解決不少技術和法律的難題。而在口岸區相對阻礙較小,且深圳有成熟的低空經濟技術支持及運營機制,本港與深圳對接,先在口岸進行低空經濟試點,借鑒深圳發展低空經濟的法規、制度、機制,根據本港實際情況作出調整優化,相信有利本港加快發展低空經濟的步伐。
(來源:香港文匯報A06:要聞 2024/10/2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