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撐特朗普 搖擺州日派780萬

馬斯克(右)重金助特朗普競選。圖為5日馬斯克與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造勢活動。(美聯社)

大公報綜合報道,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19日在關鍵搖擺州賓夕法尼亞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造勢時宣布,即日起至11月5日美國大選日,他創辦的「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將每天隨機向該州一名簽署其請願書的選民派發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大獎,並當場選出首位「幸運兒」。他還向七大搖擺州簽署請願書的選民提供現金獎勵,旨在為特朗普拉票。這種明目張膽的「銀彈攻勢」引發巨大爭議,一些法律專家認為,馬斯克的行為已經越界。

馬斯克為支持特朗普競選總統而創建「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本月初發起一項支持美國憲法修正案保護的言論自由和持槍權的請願,只有七大搖擺州的選民有資格簽署。馬斯克19日在賓夕法尼亞州一場造勢活動上宣布,該委員會將每天隨機向該州一名簽署請願書的選民派發100萬美元大獎。首位獲獎者在活動現場誕生,是一位名叫約翰·德雷爾的男子。德雷爾興奮地從馬斯克手中接過支票,並表示自己是馬斯克的「超級粉絲」。

馬斯克此前宣布,簽署請願書及推薦他人簽署均可獲得47美元獎金。17日,他將賓夕法尼亞州的獎金增至100美元。19日再次升級「銀彈攻勢」後,馬斯克表示,這麼做是為了增加媒體曝光度。「我們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讓人們知道這份請願書?傳統媒體不會報道此事,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用社交平台X……這個消息(指百萬美元大獎)一定會有很大熱度。」他聲稱,希望最終能爭取到「超過100萬,或許多達200萬」搖擺州選民的簽名。

法律專家批「買簽名」越界

7月至9月,馬斯克已向「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7500萬美元(約5.8億港元),一躍成為共和黨大金主之一。該委員會花費約3000萬美元為特朗普線下拉票,其餘資金用於特朗普的郵件和電子廣告,以及其他共和黨人的競選活動。美媒指出,該委員會發起的請願書不僅宣傳特朗普的政治立場,還會收集簽署人的聯絡方式,以便有針對性地爭取這些搖擺州選民支持。

美國聯邦法律禁止支付報酬以誘導選民註冊或投票,違者可被判處監禁,但付錢游說選民簽署請願書並不違法。馬斯克的做法引發巨大爭議,選舉法專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教授哈森認為,馬斯克很可能已經越界。他表示,如果馬斯克的最終目的被證實為收集選民信息或動員選民投票,他的行為將被視為「試圖影響選舉」,涉嫌違反選舉法。

哈森還指出,馬斯克近日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一系列活動,並向該州簽署請願書的選民提供免費門票。「這有點像Taylor Swift說,只要你投了票,就能免費來參加她的演唱會。演唱會門票、演講活動門票,它們都是有價值的東西。」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前主席史密斯則認為,請願書和選民註冊之間的聯繫「太弱」,並未違反現行法律。

馬斯克盼獲政治影響力

根據福布斯富豪榜最新排名,馬斯克目前擁有2474億美元資產,為全球首富。他名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車企特斯拉等公司離不開美國政府的合同及相關政策支持。《金融時報》指出,對特朗普的投資,是馬斯克職業生涯中風險最高的賭注。他曾開玩笑說,一旦特朗普敗選,他也將「完蛋」。但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宮,馬斯克的獎品將是對美國政府的巨大影響力。

《紐約時報》警告指,馬斯克與美國監管機構矛盾重重,其名下公司近期面臨至少20項調查和審查,涉及特斯拉電動車的安全性,以及SpaceX火箭造成的環境污染等。特朗普承諾,勝選後將讓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委員會」,對包括監管機構在內的聯邦機構進行「財務和績效審計」,這將導致嚴重的利益衝突。

搖擺州選民不堪其擾 放狗嚇退拉票者

搖擺州北卡羅來納一處提前投票站點外遍布競選廣告牌。(法新社)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大選進入倒計時階段,七大搖擺州戰況白熱化,當地居民被各種形式的競選廣告淹沒。不少搖擺州選民不堪其擾,想方設法「屏蔽」廣告,甚至依靠惡犬嚇退上門拉票者。美媒指出,搖擺州選民僅佔全美選民的不到20%,但他們對大選結果造成了不成比例的重大影響。

《紐約時報》20日表示,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威斯康星、北卡羅來納、佐治亞、內華達和亞利桑那七大搖擺州將決定今年美國大選的贏家。隨着選戰進入最終階段,這些州的選民發現自己住在「戰場」上,每天面對鋪天蓋地的電視廣告、催票短訊、網絡彈窗廣告、晚餐時段的拉票電話,以及上門宣傳的工作人員。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和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在這些州來回穿梭,並在廣告中互相攻擊。

賓夕法尼亞州穆倫堡學院政治科學教授博里克說,他在該州居住多年,經歷過多次選舉,但從未見過今年這般激烈的選戰。威斯康星州居民威斯納試圖屏蔽所有競選廣告。他表示:「我連自己支持的候選人的廣告都不想看到。它們更像是政治宣傳。」同為威斯康星州居民的史蒂夫說,他養了一隻85磅(約39千克)重的狗,每天傍晚靠狗嚇退上門拉票者。他補充說,如果有人執意敲門,自己會「盡量禮貌地勸對方離開」。

(來源:大公報A19:國際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