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文化展陳在浙江寧波開幕

《含章可貞》。(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寧波報道)15日,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文化展陳在浙江寧波拉開帷幕。本次展陳內容包括「同願同行」「和合共生」「翰墨佛緣」三大主題展陳及須彌山和彌勒文化專題展。

《鑒真東渡圖》。(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據了解,三大主題展共展出文物73件,包括一級文物12件(套),二級文物15件(套),三級文物23件(套)。此外,彌勒文化專題展也展出文物52件,包括一級文物7件(套),二級文物10件(套),三級文物9件(套)。

展覽現場。(大公文匯網記者 王莉 攝)
蓮瓣形造像碑(北魏 通高22厘米 隴東古石刻藝術博物館 藏)。(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展覽現場。(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本次展陳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為歷屆論壇展陳面積最大。三大主題展陳約1.5萬平米,須彌山和彌勒文化專題展約0.8萬平米。其中,和合共生——世界佛教文化藝術展以世界佛教文化史上的經典造像、珍貴文物、書畫作品、攝影作品等為主要載體,輔以影像、互動裝置等當代藝術表現手段,展現佛教文化藝術的世界性以及佛教多元、和平、圓融的特徵。同願同行——中國佛教傳承發展主題創作展則以當代藝術創作作品為主要內容,以中國佛教的傳承發展為主線,展現佛教思想從古印度傳入中國並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以東方文明的智慧為全球社會做出獨特貢獻的恢宏歷程。

七佛背光銅佛像(北魏 通高22厘米 慶陽市博物館 藏)。(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展覽現場。(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選自「中國歷代繪畫大系」 1000餘件佛教繪畫精品佳作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翰墨佛緣——「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佛教藝術珍品展遴選自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中的1000餘件畫作精品、6組等比例3D打印石窟寺造像以及20幅壁畫,生動呈現佛教適應中國社會發展、融入中華乾年文脈的歷史進程。同時,展覽還設置了裸眼3D數字化沉浸式展廳,全方位、立體式、多角度呈現「震撼場景」,呈現精彩絕倫、別具特色的「應夢名山」之旅。

翰墨佛緣——「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佛教藝術珍品展。(大公文匯網記者 王莉 攝)

據悉,「翰墨佛緣」主題展通過「次第花開」「雪域凈土」「月印萬川」「四明福地」四個主要部分,引領觀眾穿越歷史長河,領略中國佛教藝術的無盡風采。展覽生動呈現了佛教中國化歷程,同時也以「畫」為橋,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凝聚中華文化自信。

「這些畫是我們在過去20年中從全世界各地採集來的,大概有一半以上是海外藏品。」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佛教資源與研究中心主任何歡歡介紹,「本次展覽較為重要的一點是,這是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次把中國歷代的佛教繪畫進行了一個集中的展陳,所以我們能從這些畫裏面清晰地看到佛教中國畫的歷史脈絡。」

何歡歡表示,希望本次展覽能讓觀眾進一步了解佛教繪畫背後的歷史和思想。(大公文匯網記者 王莉 攝)
展覽現場。(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何歡歡告訴記者,在「翰墨佛緣」主題展中,以禪宗為主題的宋畫是一大亮點。「這些畫是宋代時日本僧人來中國取經,從寧波這一帶帶去日本的,其不但體現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日本對中國佛教的理解。」

「我們的宋畫推動了文明的交流,而文明的交流互鑒從來沒有停止過。」何歡歡表示,傳至日本的這些宋畫如今以數字化的形式回歸中國,正是文明交流互鑒的一種體現,她希望本次展覽能讓觀眾進一步了解佛教繪畫背後的歷史和思想。

《白馬馱經》。(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