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慧說法|研電動清潔工推車 讓香港成為關愛之都

文/鄭久慧

最近有清潔工友告訴筆者,因長時間揮動掃帚及用力推車上斜路,肌腱勞損患上腕管綜合症,終日麻痺疼痛,夜晚要戴手托減低神經線受壓的機會,日間清潔工作時須靠搽藥油止痛「頂硬上」。

清潔車手推車落後 造成勞損

香港作為一個提倡關愛溫暖的國際都會,應積極關注基層勞工健康,減少各類勞力工作造成的身體勞損痛症,從而提升普羅幸福感。上月底,理大的同學們就將這份關愛傳遞至基層,該校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學生在實地觀察、研究力學、與工友溝通後,改良出結合剎車系統、防掉落背網及具延伸手柄的多功能清潔工友手推車,不僅適合本港斜路多天橋多的環境,亦可減少腰部勞損,更增添反光斜紋提高安全性。製成品供數名清潔工試用後,一致認為改良設計非常實用,但仍指出車身較重,上斜路較辛苦。簡而言之,治標不治本,未能改變全靠人力推動的難題。

現時食環署清潔外判商合約中,並無清晰訂明手推車的規格,工友們會「各出奇謀」DIY,例如插上紅旗保安全、放置磚頭維持重心、纏上塑料帶方便推拉等等,方便工作。但說到底,還是要靠苦力推車,每一步皆為血汗。環衛清潔是高尚職業,寧可一人髒,換來全城潔。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清潔工友總是踏着第一縷晨曦,兢兢業業灑掃街道,保持香港的整潔市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言倦。

我們的問責高官及高級公僕不少聚居於太平山上,山路蜿蜒曲折,還斜得很,高級公務員宿舍半山遮打堂外就有條大斜路,而斜得驚人的舊山頂道、馬己仙峽道、司徒拔道從錫克廟外沿各墳場一路上山,時常會見到清潔工憑勞力推車而上的身影。香港乃關愛都市,社會上層每天坐着專車奔馳而過,見到基層工友舉步維艱,怎能不動惻隱之心?香港亦是一個旅遊城市,旅客們乘興而來,興致勃勃上山頂,一路望見清潔工揮汗如雨辛勤推車,須知內地早已提倡人工智能環衛機器人與清潔工「人機結合」做深度保潔,全面提升工作效率,香港卻彷如停留在民國時期,情何以堪?

讓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愛「雙向奔赴」

香港更是一個奇跡都市,不僅人人滿懷香港夢,各類型企業也在逐夢,建立商業版圖,創出銷售奇跡。筆者國慶期間發現半山、加多利山、紅山半島多處豪宅的車庫均停泊不少國產電動車,替代了歐美超跑及德意名車的位置,這就是優勝劣汰的商業定律。

眾所周知,香港不僅是企業的試金石,也是舉世矚目的輿論熱點。我國的電動車龍頭若能拿出Rainmaker「造雨人」的魄力,研發「電動清潔工推車」,讓內地先進技術在香港這個國際都會以人文關懷的方式呈現,盡展科技便利,為香港基層帶來奇跡,熱心公益的美名自然不但會傳遍全國,更能在全球塑造崇高的企業形象及倡導難能可貴的社會承擔,絕對是雙贏!

創科以人為本,利民保民,讓頂尖電動車科技「走入尋常百姓家」,惠澤基層,減少清潔工工傷勞損,定能傳為國際佳話,為香港旅遊增添人文新風景線,訪港遊客觸目所見都是電動推車「人車合一」全自動上山,工友們怡然自得,來個人文科技大薈萃,旅客又怎能不深刻感受到香港的先進及普羅基層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