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歐盟需拿出行動與中國相向而行
昨日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的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時表示,希望歐盟機構正確看待中國發展,制定客觀、理性對華政策。這番話語重心長,表達了中方對歐盟決定對中國電動車加稅的反對,展現了中方堅定捍衛自身利益的決心。事實上,要避免貿易摩擦進一步擴大,歐盟必須盡快拿出實際行動,與中方相向而行,以磋商尋求解決方案。
10月4日,歐盟集團無視各方反對聲音,投票決定對進口的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正式批准了最高達35.3%的額外關稅,藉口是所謂「中國對國內產業的不公平補貼損害了歐洲汽車製造商利益」。但事實是,中國電動車近年異軍突起,得益於開放和競爭,靠的是優質性能和完善服務,所謂「不公平補貼」乃是欲加之罪,理所當然地遭到中方的堅決反對。
而從歐盟投票結果是10票贊成、12票棄權、5票反對來看,歐盟內部在對華電動車加稅方面意見分歧,有關決定加劇了歐盟內部矛盾,破壞了歐盟「以一個聲音說話」的形象。更有人警告,歐盟正面對前所未有的解體危機。歐洲議會全體會議近日出現「火藥味十足」的一幕,再次將歐盟分裂暴露於人前。歐盟輪值國主席、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講話中痛斥歐盟對華貿易政策「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中國電動車加稅只會導致「進一步的失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繼續批評匈牙利的做法。西方傳媒形容雙方爆發「激烈交鋒」,均公開表達了對彼此的「強烈厭惡」。
事實上,歐盟跟隨美國揮舞關稅大棒,首先是使全球自由貿易再次遭受打擊。中歐是全球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德國等歐盟國家與中國汽車產業鏈深度交融。在全球化的今天,對汽車產業強加關稅只會進一步扭曲市場,進而割裂全球供應鏈,對汽車產業長遠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這與歐盟聲稱的「保護歐盟汽車業」可謂南轅北轍。
其次,歐盟此舉是以犧牲歐盟消費者的利益為代價,導致其購車成本大幅增加,增加通脹上升的壓力。還有,歐盟反覆呼籲全球早日達成碳達峰和碳中和,中國電動車產業不僅助力中國兌現自身的減排承諾,也為歐盟削減碳排放發揮重要作用。如今歐盟一方面高舉綠色發展大旗,一方面築起關稅高牆,如此「雙標」只會損害其全球信譽,阻礙全球綠色轉型。
但歐盟不可能指望中國對自身利益受損而忍氣吞聲。繼早前中國對歐盟進口的豬肉、化工產品等實施反傾銷稅,近日宣布對歐盟的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稅率高近39%。這項政策可謂「精準打擊」,在對華電動車加稅方面起了帶頭作用的法國首當其衝。法國是白蘭地主要出口國,中國則是法國白蘭地的第二大市場,佔其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軒尼詩、馬爹利和人頭馬是中國市場最受歡迎的品牌,市場佔比高達95%。法國葡萄酒業者早前曾發起示威行動,反對對華電動車加稅。法國干邑白蘭地生產者總會近日接受傳媒採訪,批評法國政府似乎已經選擇犧牲他們的行業,中國加稅意味着「我們市場的消失」。
中方手中有足夠多的籌碼,如果歐盟繼續一意孤行,反作用力會導致其「痛感」不斷加重。說到底,中歐互為重要合作夥伴,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合則雙贏,鬥則俱傷。歐盟應該認識到,揮舞關稅大棒只會傷及自身,加徵關稅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歐盟方面表示希望通過對話解決有關問題,那就應該盡快拿出誠意。
(來源:大公報A3:要聞 2024/10/1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