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向以色列發射約200枚導彈
以色列軍隊1日入侵黎巴嫩南部,時隔18年再次展開對黎地面行動。以色列軍方聲稱,這是針對黎巴嫩真主黨軍事設施的「有限、局部和有針對性的地面打擊」。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強調,任何越境進入黎巴嫩的行為都侵犯了黎巴嫩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本港時間2日凌晨,伊朗向以色列方向發射約200枚導彈。
大公報報道,以色列近日猛攻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等伊朗盟友,伊朗主導的抗以聯盟「抵抗之弧」受到沉重打擊,外界關注德黑蘭會否報復以色列。本港時間2日凌晨,以色列軍方發布聲明指,伊朗向以色列方向發射導彈。以色列全境拉響防空警報,全體民眾已經就地尋找避難所,大約1000萬平民在導彈的飛行軌跡內。同日,特拉維夫發生槍擊案,至少造成4死7傷。
美國協助以色列攔截導彈
路透社報道,在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的上空都有目擊者表示聽到了爆炸聲響,伊朗已向以色列發射了約200枚導彈,美國協助以色列攔截這些導彈。美國ABC新聞網稍早前報道稱,一位以色列消息人士和一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透露,伊朗計劃在兩波襲擊中,向以色列的四個目標發射240至250枚導彈,其中包括針對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總部和三個空軍基地。
據美國政府官員稱,一旦發射,導彈到達目標的時間應該少於15分鐘。該官員表示,美國和以色列已啟動所有防禦措施,以色列「絕對會進行報復」。
稍早前,美方已經警告伊朗隨時對以色列發射導彈。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向其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內的僱員發布警告稱,「鑒於當前局勢,要求所有美國政府僱員及其家屬就地避難,直到得到另行通知。」這是今年4月伊朗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空襲以來,美國使館首次發布此類警告。
9月30日,五角大樓宣布,美國向中東增派「數千」兵力。五角大樓發言人辛格表示,新增兵力包括F-15E「攻擊鷹」、F-16、A10和F-22戰鬥機及其輔助人員。這些戰機本應輪換已部署在該地區的中隊,但是如今現有和新增的中隊都將留駐,使空中力量增強了一倍。
在美國的支持下,以色列國防軍1日發表聲明說,以軍正按照總參謀部和北方司令部制定的計劃開展「北方之箭」行動,進入靠近以色列邊境的黎巴嫩村莊,對「直接威脅」以北部社區的真主黨目標進行「有限、局部和有針對性的地面打擊」,以空軍和炮兵為地面部隊提供精準打擊支持。據悉,以軍一個陸軍師參與了此次行動。一個師通常由超過1萬名士兵組成,但以方並未說明具體有多少人進入黎巴嫩。
真主黨否認以軍進入黎巴嫩
美國官員稱,以方向華府保證,不會進行更大規模的地面入侵,也不會長期佔領黎南部。但美媒指出,以色列大舉入侵加沙地帶之前亦曾使用類似說辭。以軍1日宣布,已向黎以邊境增派4個旅,以實現摧毀真主黨軍事設施、讓以色列北部居民安全回家的目標。真主黨發言人稱,以軍已進入黎巴嫩是「不實言論」,並表示該組織準備好與膽敢越過邊境的敵軍交戰。
哈加里1日稱,過去幾個月,以軍突擊隊對黎邊境地區發動超過70次秘密突襲,執行進入真主黨地道、摧毀武器、收集情報等任務,為此次地面行動做準備。9月30日晚,以軍在北部與黎交界的梅圖拉、米斯加夫阿姆和吉拉迪村等地設軍事禁區。真主黨副總書記卡西姆則表示,真主黨不會離開陣地,將繼續對抗以軍。
以色列上一次對黎地面行動發生在2006年,當時的軍事衝突持續34天,造成約1200名黎巴嫩人和約160名以色列人喪生。最終,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701號決議,讓雙方實現停火。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9月30日表示,由於黎以衝突,聯黎部隊已無法執行巡邏任務。聯黎部隊1日發表聲明說,他們收到以軍準備發動「有限地面行動」的通知,並強調任何越境進入黎巴嫩的行為都侵犯了黎巴嫩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也違反了第1701號決議。聯黎部隊強烈呼籲有關各方不要採取此類升級行動。
美國縱容以色列肆意妄為
綜合CNN、法新社報道:以色列在中東多線開戰,背後是美國的縱容和支持。美國議員承認,以軍日前「定點清除」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時使用的正是美國製造的炸彈。但美媒指出,以色列越來越狂妄,開始無視美方意見,令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受損。
以軍1日對黎巴嫩展開地面行動,受到國際社會譴責。但美國依然表態支持以色列。五角大樓稱,美防長奧斯汀和以防長加蘭特通電話,就「有必要拆除黎以邊境的真主黨軍事設施」達成共識。以軍日前空襲黎首都貝魯特,炸死納斯魯拉,導致黎以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美國聯邦參議員凱利透露,以軍在此次襲擊中使用的是美製MK-84炸彈。
有分析認為,美國利用以色列清除在中東地區的敵人。以軍近日炸死的真主黨高級官員中,多人在美國的懸賞名單上。但美媒指出,以色列的狂妄已開始讓美國在國際舞台上感到尷尬。以軍對黎巴嫩發動地面入侵的幾個小時前,美國總統拜登還在呼籲以色列停手。法新社稱,每當美國呼籲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或呼籲停火時,以總理內塔尼亞胡似乎總是以加強軍事攻勢來回應。CNN表示,這不僅損害了拜登的個人威望,也對美國的國際影響力造成負面影響。
(來源:大公報A19:國際 2024/10/0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