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欠缺支援的起點 —— 特殊教育面臨資源困境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周傾芫)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SEN學童)一向備受關注,但不少市民對於特殊教育的細節和現狀仍然知之甚少。需要特殊教育的學童類別不只有智力障礙,而是詳細分為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譜系障礙、聽力障礙、精神疾病、肢體傷殘、特殊學習障礙、言語障礙、智力障礙、視覺障礙等九類;並非所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都會進入專門的特殊學校。因應學生障礙程度的高低,香港教育局的教學原則是推行「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並行的雙軌制,盡量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融入主流學校,與同齡的學生一起接受教育,同時會提供課後輔導等支援服務;對有較嚴重或多重殘疾的學生,則會根據專家的評估和建議,在家長的同意下,轉介他們入讀資助特殊學校。

如今政府和學校提供的針對性支援是否足夠呢?從事八年針對SEN中小學生教育的立法會議員郭玲麗分享了兩個案例。一名SEN學生本身有表達天分,自己開設YouTube賬號,但是學校無法提供相應的支援,未能引導和發揮他的天分。還有一位運動天分很高的讀寫障礙學生,因為被主流學校的同學排擠,學校沒有處理好,學生後來選擇退學。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訪問教育局、特殊學校、主流學校、一線教師、家長、心理學家等持份者,反思香港特殊教育的資源困境。

郭玲麗與大公文匯全媒體分享SEN學生案例。(大公文匯全媒體圖片)

現時香港有多少名SEN學童?

根據教育局數據,2023/24學年的公營普通學校共有64220名SEN學童,當中小學生佔31030名(48.3%),中學生則佔33190名(51.7%)。在全港約65萬名中小學生當中,SEN學童約佔1成。相較之下,全港專門的特殊學校只有62間,每間收生少則60人,多不過200人,也就是說,只有幾千名SEN學生會入讀專門的特殊教育學校,其他SEN學生多選擇入讀主流學校。

感覺綜合訓練。(受訪者供圖)

特殊學校對SEN學生的支援

目前,香港共有61間資助特殊學校,涵蓋了智障兒童學校、視障兒童學校、聽障兒童學校、肢體傷殘兒童學校、群育學校和醫院學校等類型。這些學校會根據學生的特殊需要提供小班教學(一般為8至15人一班),並配備專業人員,例如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助理員、護士、教育心理學家、社工或點字印製員等,以跨專業方式協助和照顧SEN學生。

公營普通學校對SEN學生的支援

至於融合教育,則建基於「平等機會、因材施教」的精神,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入讀普通學校,並為學校提供額外的人力、資源和專業支援。這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支援老師、「學習支援津貼」、「有特殊教育需要非華語學生支援津貼」、「校本教育心理服務」和「加強校本言語治療服務」等,幫助學校能夠靈活地結合校內和社區資源,更有效支援SEN學生。

校外支援或有不足

醫務衞生局推出的「躍動同行先導計劃」為患有或懷疑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及其相關合併症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綜合跨專業的評估、治療及支援服務。醫管局推行的兒科與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跨專業協作服務模式,專為情況較輕微和穩定的患者提供服務。社署則為低收入家庭的六歲以下正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SEN兒童提供「學習訓練津貼」。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的「精神健康項目資助計劃」旨在為SEN兒童和青少年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克服學習困難。

即便香港現有的支援模式涵蓋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校外支援,然經記者調查發現,政府對SEN教育的資源投放,普遍被認為仍不足以應對適切需要。

小肌肉訓練。(受訪者供圖)

SEN學童家長正面臨哪些困難?

「特殊教育學校」學額不足 資源分配不均

陳先生的孩子被診斷為注意力不集中和言語障礙。家住新界的他,因當區特殊學校的名額緊張,導致進入特殊學校的排期堪比公立醫院,長達2年半以上,這對學齡兒童十分不理想。為此,陳先生嘗試過很多方法,也付出了時間和金錢的代價,單是找私教機構,每小時的課時費就高達1000元,一月耗費數萬。陳先生後來在港島區找到一家特殊教育學校,不得不每天遠距離「通勤」。

教育局回覆大公文匯全媒體指,除了醫院學校,現時全港共有61所資助特殊學校,當中31所位處新界區,佔整體資助特殊學校約51%。由於需要入讀不同類型特殊學校的兒童為數較少,加上他們的住處分散不定,原則上資助特殊學校的規劃和設立是以全港整體需求作考量,而非基於特定地區情況而定。

「融合教育」適切性受質疑

當今世界多國對SEN學童提倡融合教育的理念。香港政府於20多年前推行融合教育,安排SEN學生在主流學校上學,背後理念是一方面希望SEN學生能透過在主流學校中的人際交流,建立正常的社交關係,並在朋輩的支援下改善問題;另一方面是希望幫助其他學生、教師及家長認識、接受和尊重個別差異,甚至懂得欣賞差異,從而推動個人成長,以及建構和諧社會。部分SEN學童經過教育後,可以參加DSE香港中學文憑試,或是接受職業教育培訓。

然而,這些針對主流學生而設的生涯規劃措施,未必適合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生。有家長表示,特殊教育兒童跟不上學校的正常節奏,這種障礙不單影響着他們的成績,更會降低社交意欲,不少障礙學生更在校園遭到欺凌。孩子存在中文書寫障礙的家長孫女士告訴記者,「因無法順利完成中文功課和考試,孩子對學習熱情和自信心有很大打擊」。

公帑難被善用

教育局會資助主流學校去招聘專門照顧SEN學童的助教和老師,並安排培訓,但有家長質疑,學校招聘來的老師通常只會做一些日常工作,並不會將精力真的分配在SEN學童身上。

在主流學校中,老師難以面面俱到地照顧到每一個人,這已經成為共識,但對於特殊兒童來說,「一對一照顧」有時在家長看來是很必要的。例如孩子受了傷,受限於語言表述,甚至不能向家長準確描述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一位普通學校的中四SEN學童家長坦言,能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支援,但仍有不足。

特殊學校被讚專業 惟政策需更新

從受訪情況來看,特殊學校學童的家長對政府投放的資源以及教學質量普遍感到滿意。一名特殊學校的校長透露,香港特殊學校的師資和專業培訓吸引很多內地有SEN需求的學生家長慕名前來,但她亦表示,「20年前很好的政策至今沒有更新,難以適應人工高企的當今社會,導致師資支援逐漸乏力。」

社交技巧小組。(受訪者供圖)

「融合教育」VS「特殊教育」孰好孰壞?

目前,家長對於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這兩種方式的看法不一。有的家長認為,特殊教育的處理不外乎將所有SEN學童集中在一班,雖是因材施教但會產生標籤效應,缺少主流的社會環境和氛圍,做法備受質疑;但若將SEN學生融合到一般的班級去,無可避免會產生學習差異,特別是某些SEN學生的徵狀比較明顯,其他同學和家長難以即時接受。歐美國家的校舍寬敞、師生比例低,融合教育較易取得成效;香港校舍擠迫、師生比例高,推行融合教育難免面對上述的兩難局面。

主流學校內對SEN學生的照顧主要靠課後支援,也叫影子老師,負責幫助SEN學童消化課堂知識。在主流學校做課後支援的一線老師向大公文匯全媒體表示,一名小六SEN學生的知識程度只有小二水平,亦很難坐定,容易與學生有衝突,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約有六七成的SEN助教老師其實並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而專業的教育心理學家通常要在6至10間學校之間走動,難以提供個別輔導。甚至有些學校注重排名,考慮到難以控制、影響評分體系、佔用資源等因素,不希望接收太多SEN學童,家長亦很難獲悉哪些主流學校適合SEN孩童就讀。

麗澤中學校長李潔明這樣評價本校的融合教育:融合教育的成效不能單從學業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差異的態度、關愛共融校風的建立,家長和教師的反饋等都是融合教育的實施效果的呈現。「為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學校與學校之間也會建立特殊關顧統籌主任的聯網交流平台。」

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石圍角小學校長郭敏麗指,香港的融合教育在提升社會包容性和促進多元學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在資源配置、教師培訓和評估標準等方面進行改進,以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在融合教育環境中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立法會議員郭玲麗建議,如果SEN學童障礙水平較為嚴重,就選擇特殊學校,但若在譜系當中屬於輕度,還是在主流學校中盡早掌握融入社會的社交技能較好,「也要考慮到香港地方不夠大、人手不夠多的現實情況。」讓主流教育和「一對一教育」結合,是她提倡的中庸教育理念。

政府還需增加哪些資源?

議員郭玲麗提倡增加資助主流學校SEN學生的比例,目前每個學校受資助的SEN學生數量不可以超過總學生人數的20%,但排名越高的學校有時收SEN學生越少,因此就造成了資源撥款的浪費;而真正SEN學生集中的學校資源並不夠用。郭玲麗建議,對SEN學生的資助比例上不封頂,再具體評估各校招生的實際人數,來進行相關資源分配。

一線課後支援教師Nicole建議政府「提早給資源」,不要在小四、小五等臨近升中的年級才支援SEN學生,應從小一、小二開始就安排課後輔導。

對於存在中文書寫障礙的學生,有家長希望學校允許用電腦答卷。郭玲麗指現時以筆試為主的考核制度未能真正評估現時主流學校就讀的讀寫障礙的SEN學生,建議要善用科技,在測考技能不是語文的情況下,以科技協助這些SEN學生進行考評。

在家校配合方面,有家長告訴大公文匯全媒體,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免費資源,例如開辦管教孩子的課程或講座,為家長提供導師,指導家長如何管教孩子。

一位特殊學校校長表示,香港暫未就特殊教育立法,而美國和台灣地區的特殊教育政策就影響深遠,法案除了加強保障有身心障礙的兒童外,還為有身心障礙的學齡前兒童提供特殊教育支持服務。

專注力訓練。(受訪者供圖)

如何監察特殊教育資源的落實成效?

教育局回應大公文匯全媒體指出,在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下,學校(包括特殊學校)須每年透過自我評估機制,為學校的政策、措施和資源運用評估成效,例如公營普通中、小學就推行「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提交自評報告,並由教育局進行校外評核加以驗證。為進一步提高透明度,學校須在每年的學校報告內列明如何運用資源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將有關資料上載至學校網頁。

此外,教育局已加強監察和提醒學校妥善運用額外資源,包括發出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回撥機制的指引、定期訪校就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出意見,以及舉辦活動促進學校之間的經驗交流。

後記

通過本次採訪和深入分析,我們清晰地看到了香港特殊教育領域所面臨的挑戰,包括資源的不平均分配、專業人才的缺乏以及對支援效果監察的不足。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特殊需要學童的學習機會,也對他們背後的家庭造成了額外的影響。

為了改善現狀,社會需要政府、教育機構、不同團體以及市民的共同努力,增加公共投資、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加強監察不同的支援服務,同時提高社會對特殊教育的認知和理解。

未來總是充滿挑戰,但只要為香港的特殊教育學童創造一個更公平、包容和支持的學習環境,記者相信,我們一定能夠為這些孩子帶來希望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