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開展「弘揚教育家精神主題參觀路線」首場活動

(記者王欣欣 哈爾濱報道)9月14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弘揚教育家精神主題參觀路線」首場活動在哈工大博物館舉行。

首場活動邀請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代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黃陸軍,全國模範教師、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教授王淑娟,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宣講團成員、電子與資訊工程學院教授宗華,哈工大博物館老專家志願講解員賈岩和專職講解員張岩、王碧瑋,接力講述哈工大「八百壯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感人故事與家國情懷。

哈爾濱工業大學「弘揚教育家精神主題參觀路線」首場活動。

「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就是教育家精神在哈工大的生動體現」「深刻領會、紮實踐行教育家精神,要堅持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引領,同賡續傳承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結合起來」……哈工大新入職教職工代表、哈工大及哈工大附中初中部和小學部思政課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等30餘人踏入哈工大博物館,正式開啟了這場別開生面的參觀。

講述哈工大「八百壯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感人故事與家國情懷。

從陳光熙先生帶領師生研製的我國第一台下棋機器人模型,到哈工大老一輩「八百壯士」的傑出代表馬祖光院士生前使用多年的桌椅,從全國師德標兵獲得者秦裕琨院士在內的院士牆,到沈世釗院士帶領團隊提供關鍵技術支撐的「天眼」工程模型,從老一輩哈工大人的教學儀器和筆記展廳,到新百年哈工大人才培養舉措、成就展區……哈工大博物館內布置的展品、展區「串」起一條生動的弘揚教育家精神主題參觀路線。

燈光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最美奮鬥者」劉永坦院士帶領團隊研製的新體制雷達模型靜靜地等待着大家的駐足。「坦先生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為祖國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海防長城』,培養出新體制雷達領域老中青齊全的『雷達鐵軍』。」宗華教授動情地說,「他始終心系『國之大者』、奉獻教育事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教育家的初心使命。」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代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黃陸軍。

參觀中,大家深情凝視著面前的模型,不時伸手輕輕觸摸。「這場參觀讓師生學習教育家精神不再停留於『書本本』,而是到了『心窩窩』。」哈工大附屬中學校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劉東霞說,哈工大博物館是一個寶貴的思政育人陣地,每件展品都意義深刻,它們背後蘊含的教育家精神,為我們講好思政課、培養厚植家國情懷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生動、真實且極具感染力的素材。

走進第三展廳,一張張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老先生的照片映入眼簾。黃陸軍院長帶領大家回顧了在以雷廷權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哈工大人帶領下,一代代材料人許黨報國、開拓創新、敢為人先,打造國之重器、培養傑出人才的奮鬥故事和育人情懷。

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宣講團成員、電子與資訊工程學院教授宗華講述。
別開生面的參觀活動。

「從本科到博士畢業,雷廷權院士等老先生的故事和精神一直深深影響着我,這次主題參觀讓我真切地走進了哈工大『八百壯士』的精神世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入職的青年教師閆耀天感慨地說,「我要穩穩接過老一輩材料人的接力棒,自覺踐行教育家精神,努力成為新時代『四有』好老師。」

在教學儀器和筆記展廳,王淑娟教授以「鐵將軍」俞大光院士60多年前的教學筆記為切入點,深情講述哈工大人代代相傳的教學傳統和育人情懷。她說,老一輩哈工大「八百壯士」鑄就的「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教學作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師生,成為所有哈工大教師始終恪守的育人準則,也激勵我們引領更多青年教師將教育家精神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追求和行動自覺,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着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國模範教師、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教授王淑娟講述。

「今天聽到老師們講述老一輩哈工大『八百壯士』的感人故事,他們身上樂教愛生的教育家精神深深感動着我。」哈工大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2022級本科生潘蕊說,「尤其是俞大光院士『鐵將軍』把關的故事,更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在我身邊,很多老師一直堅守着這種嚴謹治學的態度……」

在哈工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何家旭看來,這是實踐場景和現實資源有效結合的積極探索。「近年來,從思政課改革創新,到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從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到『大思政課』建設,學校不斷推動思政教育創新發展。這次情景式講述+沉浸式體驗的參觀就是推動思政教育創新發展的又一次成功實踐。作為哈工大思政課教師,我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增強思政課的解釋力和說服力,引導青年學生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鬥者。」

據了解,哈工大博物館將面向大中小學常態化開放弘揚教育家精神主題參觀路線預約,充分發揮紅色資源育人功能,助力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不斷拓展文化育人、實踐育人、場館育人的空間和陣地,講好教育家故事,弘揚教育家精神。

(圖片由哈工大全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