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之聲|發展新質生產力 貢獻國家利民生
文/陳勇
美國眾議院為詆毀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和抹黑香港人權狀況,通過所謂《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近年美國等西方政客無所不用其極,處處打壓中國產業發展,這個法案無非又是美國政客打壓我國的陰謀之一。面對複雜多變的環球局勢,國家正積極加快推動新質生產力,以提高綜合國力來抵禦外來挑釁。香港特區作為國家發展進程中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我們有責任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善用獨特優勢,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力把新質生產力做大做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
2023年9月,習主席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此後在多個重要場合進一步作出論述。尤其在今年兩會,新質生產力成為熱度最高的政經關鍵詞,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更被列為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簡單來說,新質生產力是以新產業為主導的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而通過推動生產力高質量發展,將有助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及國際競爭力,更有底氣去維護國家安全利益。
也許市民會覺得,新質生產力聽起來遙不可及,但實際上,新質生產力早已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任何產業上的技術突破、創新配置所引發的效率提升,都離不開新質生產力。它不單只關乎個別高端行業的發展,而是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徵影響着各行各業。以兩地協作發展的元朗攸壆路簡約公屋項目為例,該項目通過內地工廠生產組件,再發運到港進行後期建設,整個工程相比傳統方式節省約一半工期,現場工人成本也是傳統建築的三成,正正展現了新質生產力的效率優勢。公屋早日落成,基層市民就更添幸福。
近年特區政府投放不少資源推動創科發展,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以致在金融、生物、醫學等方面都強化了科研元素。正如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所說,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實力雄厚,可謂是「風向標」、「動力源」、「加油站」和「競技場」。我們必須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深化與內地的互利合作,致力激發大灣區的創科潛能,一起貢獻國家所需。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界社團聯會會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