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主質疑舒適堡涉不良銷售 香港消委會接521投訴

昨日有不少顧客前往舒適堡位於灣仔京城大廈分店查詢,但都未能成功進入店內。(香港文匯報 記者 黃艾力 攝)

(香港文匯報 記者 吳健怡)香港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上周五(6日)突然「暫時全線結業」,令一眾以預繳方式購買套票和續會的苦主損失慘重。香港消費者委員會表示,截至昨晚8時,已接獲521宗投訴,涉款逾1,739萬元,最高一宗涉及65萬元。由於舒適堡稱新投資者將重開灣仔京城大廈的分店,改名Healthy,昨日吸引不少苦主到場了解情況,惟紛紛「摸門釘」。當中有苦主表示,從網上得知灣仔店重開,擬到場取消會籍,認為舒適堡結業前仍落力推銷,讓她購買了9,800元玩十年的套餐,質疑健身中心存在不良銷售,對日後預繳式服務有憂慮。一直關注事件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促請舒適堡盡快重開所有原址健身中心或服務點,並履行對購買會籍或套票服務的市民的承諾。

香港消委會表示高度關注舒適堡結業消息,而至昨晚8時共接獲521宗投訴,涉及總金額超過1,739萬元,即平均每宗個案涉款達33,385元,金額最高一宗涉及653,600元,最低則涉及1,000元。

海關接392舉報 設專隊跟進

香港海關則表示,截至昨午4時,暫接獲392宗相關舉報,已成立專責隊伍跟進,務求盡快處理有關個案,倘發現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情況,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舒適堡官網前日則有告示稱,新投資者與灣仔分店業主達成初步共識,新公司以Healthy品牌營運,日內重新開業,並將陸續與其他分店原業主磋商,盡可能租用原址重開。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舒適堡原灣仔分店現場視察,發現大廈升降機無法前往1樓舒適堡的接待處和3樓健身區;樓下招牌亦只貼上海關告示,指正就事件展開調查和成立專責隊伍協助受影響消費者。此外,記者未見任何重開告示。

有人被游說以近萬元購十年會籍

大廈保安員則表示暫未有收到該舒適堡分店重開的消息,而昨日有不少舒適堡會員擬到上址查詢,但也未能成功進入店內。部分客戶也指舒適堡職員近月仍不斷努力游說他們簽訂新合約,其中一名會員錢小姐得悉消息後,昨日特意從東區到灣仔分店,無奈「摸門釘」。她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其原有合約明年才到期,但數月前舒適堡職員已游說她提早續約,提出以「優惠價」9,800元續10年會籍,詎料數個月後便即停業,「𠵱家最大損失都係錢,簡直就係詐騙。」

她直言,即使舒適堡真的能在新投資者注資下重新營運,她也只想完成原本到明年屆滿的舊約,「新約就唔想繼續。」她表示這是首次遭遇類似事件,坦言已大大打擊消費信心,「唔只係健身,所有咁樣嘅預繳式消費都係。」

另一位會員蘇先生昨日到灣仔現場,他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是從網上知道灣仔店將重開的消息,曾經致電熱線查詢,但無人接聽,故選擇到場確認。他表示以信用卡繳付月費,上周三(4日)有被扣數,故希望到場取消會籍,「因為驚佢不停咁扣賬。」但灣仔分店仍重門深鎖。

他認為舒適堡結業是早晚的事,身邊健身圈子都有傳出相關消息,而現時坊間有24小時開放健身室,不會向會員「Hard Sell(硬銷)」。至於有否「白武士」救場,他相信附近有同業競爭,加上新投資未必願承包舊會員資格和優惠,情況難以斷言。

鄧家彪議員昨日則向舒適堡發出公開信,促請盡快重開所有原址健身中心或服務點,並履行對購買會籍或套票服務的市民的承諾。他又建議讓已購買服務的會員無條件獲退款,尤其是在未能原址重開分店而受影響會員獲無條件退款。

此外,鄧家彪要求讓會員選擇取消兩年以上會籍並獲全數退款,以和接手的新投資者重新訂定合約,美容療程服務套票亦全數退款。

傳新公司待遇差 健身教練:先追欠薪

舒適堡突然全線結業,約740名員工受影響,當中九成是健身教練。對於該健身中心有公告表示會由新投資者接手,但有健身教練表示收到消息,新公司的聘任待遇極不合理,對此感到半信半疑,故會優先追討欠薪。工聯會則表示,特區政府勞工處已接獲約110名舒適堡僱員求助,擔心工友生計,呼籲其他受影響員工盡早到勞工處登記。

舒適堡教練Jackie表示,自己並未收到任何有分店重開的官方消息,但聽聞有舒適堡經理引述新投資者表示,已開出條件聘用原有教練,惟待遇十分惡劣,「新聘用計劃並沒有底薪,類似自由工作者,話可以幫公司處理之前嘅顧客,收費100元一課,但這個價錢連最初級都談不上,最初級的教練都起碼收150元一課,100元其實就將我們變成比不專業的人更差。」

他質疑「新投資者」至今未露面,故對有關消息半信半疑,難估計最終會有多少人接受該聘用條件,相信大部分也會優先追討欠薪。

健體專業人員總會會長(健身)王曉山指出,以往有些健身中心準備結業的過程中,很多時需時一兩個月找人頂手,或將器材慢慢逐件轉換,或與客戶商討退款,「今次這麼大,14間健身中心一下子停業。」他認為事態不正常,促舒適堡盡快交代。

勞工處接110宗求助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表示,至昨日傍晚收到約30宗舒適堡顧客求助個案,涉及款項總額約120萬元,而勞工處則接獲約110宗求助,相信約七分之一的僱員已落案。

對於有通告指新投資者接手,他表示員工不知道存在「白武士」,且根據過往經驗,「白武士」也不會全部分店無條件延續,現時巿道較差,擔心工友往後生計。

議員冀速引入集體訴訟機制

不少舒適堡的顧客指該健身中心停業前仍游說顧客付款續約,不過會籍續期後卻驚聞其停業,質疑有詐騙之嫌。不過,本身是律師的立法會議員江玉歡直言,要證明健身中心詐騙或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舉證門檻十分高,且香港至今仍未有集體訴訟權,而事件涉及眾多客戶,每宗個案也會有所不同,難以逐宗個案進行搜證。她期望能盡快引入集體訴訟機制,方便集中處理這類舉報,並指出若舒適堡有新投資者重開灣仔分店時,提醒苦主看清楚是否要簽訂協議和有關條款,並提醒消費者要避免預繳式消費。

舉證門檻高 難逐一搜證

江玉歡昨日對香港文匯報表示,要證明是否詐騙,要證實是否確有此意圖。另外,《商品說明條例》第十三I條不當地接受付款,指商戶就某產品接受付款時已意圖不供應有關產品。在舒適堡個案上,亦要證明客戶付款時對方是否明知提供不了服務但仍收取費用,她指有關舉證門檻亦十分高,且健身中心涉及眾多顧客,付款時間也有不同,難逐一搜證。

她指出,其他地方已普遍有公平交易的法例,減低舉證責任,並列舉出大量不良營商行為,方便消費者指證。而最重要是不少地方也有集體訴訟的權利,可集合一眾苦主的個案提出訴訟。事實上,法律改革委員會早在2012年發表報告書,建議香港以循序漸進方式引入集體訴訟機制,惟至今仍未實施,江玉歡認為應盡快引入此機制。

舒適堡日前只表示是「暫時全線結業」,又稱有新投資者接手,而現時有指將重開灣仔分店並免費為原有客戶提供餘下教練課堂等服務。江玉歡認為這亦增加有意圖違法的舉證困難。

至於若有分店重開,江玉歡表示舊有顧客若接受服務,要小心簽訂的協議條款,「實際上如果要過檔,其實都是舊舒適堡的投資者、新投資者同消費者三方都要重建簽訂條款才行。我建議消費者先不要那麼心急,如果新投資者叫你去簽什麼協議,應要看清楚,因為很可能是要放棄一切去追究舊舒適堡的權力,我覺得消費者要好小心。」

(來源:香港文匯報A04:要聞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