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重視「地方志」發展 傳承文化講好香港故事

立法會議員、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貴州省政協常委陳月明。

文/陳月明

日前,筆者曾拜訪國家方志館、國家圖書館等部門,贈送香港首本鄉志《打鼓嶺鄉志》。在獲各部門熱情接見外,筆者也了解到更多有關「地方志」的發展細節。相信大家都會感到陌生且好奇,地方志的功能和意義究竟為何?香港「地方志」的發展狀況又如何?筆者在此分享一二。

筆者到訪國家方志館,並贈送《打鼓嶺鄉志》。

古今「地方志」的功能與意義

地方志,也稱方志,是全面、系統地記述某行政區域自然環境、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歷史與現狀的資料性文獻。中華民族一向注重記述、傳承和借鑒歷史,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存舊志9000余種、10萬余卷,歷代先賢孜孜不倦、不辭勞苦,為後世留下了浩如煙海的遺產,也是自農耕社會傳承至今特有的中華文化瑰寶,在全世界獨樹一幟。地方志與族譜、國史構成古代中國主要的歷史文獻記載系统,但方志又超越了家譜僅記錄家族活動之局限,充實了國史疏於地方實情之不足。無數修志者秉持着「存史、資政、育人」的編纂宗旨,不斷維繫和塑造着中華文明。

在古代,方志不僅記述了各地社會秩序和各行業運行機制,成為朝堂了解各地實情、以及準確向地方下達政治、教化旨意的重要考量因素,繼而加強中央與地方關係;方志還記述了地方事物、风俗文化,成為地方知識與文脈傳承的重要途徑,更強化大眾對地方风俗文化的認同,為中華文化體系不斷輸送新鮮血液。

在當代,方志仍繼續發揮「存史、資政、育人」的積極作用。改革開放至今,全國先後完成兩輪修志工作,編纂出版省市縣三級志書1萬余部,地方綜合年鑒3萬余部,行業志、部門志、專業志、鄉鎮村志3萬余部,整理舊志3600余部,起到延續、傳承優秀中華文化的作用;再者,地方志工作始終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社會經濟發展大局進行,例如啟動編撰扶貧志、全面小康志等重大專題志,記述歷史發揮出修志問道之作用;最後,國家近年來全方位打造方志文化教育陣地,方志館體系覆蓋省、市、縣、鄉、村五個級別,通過不斷豐富館藏、提升展覽水平,來增強方志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同時,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開展建設國家數字方志館和各級地情資料數據庫,各地志辦亦開通新媒體向大眾宣傳地方歷史,以志為源,助力有關中華文化的學術研究以及歷史文化傳承。

香港發展「地方志」還需政府更多支持

團結香港基金於2019年正式成立香港地方志中心,承擔起編纂《香港志》的重大歷史使命。《香港志》以社會參與為主,雖與內地由官方主導的形式不同,但在編撰安排、編撰流程、審批流程上並不草率,超過500位教授專家參與,注重使用各類原始資料,還有多重審批流程,盡可能地保證記述內容之準確、真實、全面,以符合《香港志》的權威性。《香港志》是修志的優秀案例,但整個工程浩瀚,遠非單一機構所能負擔,需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後人難以復現。

為促進香港「地方志」的蓬勃發展,鼓勵更多民間團體人士參與修志工作,主要還需仰仗特區政府的支持。筆者建議:一是政府推出資助計劃,如鄉志、區志、行業志等符合審批要求,可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二是為「地方志」發展提供更多學術專業指導,例如牽頭學界及各行業專家成立地方志編修委員會為修志項目提供專業指導意見,甚至是轉介更多專業學術資源,增強修志的專業性。

目前香港市民對於「地方志」的認識還不多,在方志發展和利用上仍有很大進步空間。新時代,香港應善用「地方志」這一載體記錄、傳承香港文化,講好香港故事。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貴州省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