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香江|港大「鎮山之寶」楊紫芝:診症教學兩不誤 退而不休育桃李

楊紫芝服務港大70年,是港大醫學院首位女院長和港大首位女副校長。(香港文匯報記者 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韶華易去,情懷不老。在香港有這樣一位慈祥的長者,年逾九十依然堅持每周5天在兩所醫院之間穿梭看診和教導學生,閒暇時就學習最新的醫學知識、與時並進,充分展現「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始終秉持當初立志行醫服務人群、以病人利益為依歸的初心。她就是有香港大學「鎮山之寶」美譽的全球內分泌學權威、為香港培養超過6,000名醫學生的香港大學醫學院榮休教授——楊紫芝。

楊紫芝服務港大70年,是港大醫學院首位女院長和港大首位女副校長,於2018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作為香港醫學教育界的殿堂級人物,自然桃李滿天下,知名門生更是數之不盡,為港人所熟識的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前院長霍泰輝、中大前校長沈祖堯、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

銀髮白袍人嬌小 思維敏捷步履健

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這天,今年九十有三的她仍然思維敏捷、轉數飛快,一頭銀髮和披上白袍的嬌小身型,與堅定且鏗鏘的聲線形成鮮明的對比,即使要往來上落各大樓之間取景拍照都步履矯健。

回想起兒時夢想,楊紫芝表示,自己在10歲時並不是想當醫生,而是「想做政治家去改變世界,或是做科學家拿諾貝爾獎」,但不幸遇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侵華、香港淪陷三年零八個月,徹底粉碎了她的夢想。所幸楊父堅持在家教導她中英數,讓她之後得以繼續升中讀書,其後於1947年考入港大。

楊紫芝於港大畢業。(受訪者供圖)

當時的港大,只要考進了便可自由選科,楊紫芝謙稱其中英文成績不算突出,亦沒有讀過物理、化學和生物,所以她當時心想「無論讀文科或理科,表現都可能只是平平」,於是最後選擇了讀醫。

受兄長熏陶讀醫 醫學院首名畢業

楊紫芝解釋,這是受同樣在港大讀醫的大哥和二哥熏陶,醫好病人後,自己很開心,病人也會很感激,這讓她覺得「做醫生都幾好,既可治好病人,又可與病人交流、建立深厚感情」。

楊紫芝現時仍每星期一堂教授醫學生。(受訪者供圖)

1953年,她以醫學院內科學系第一名畢業,隨後就一直留在港大和瑪麗醫院工作,其間曾出任大量公職,包括香港醫務委員會、基層健康服務工作小組及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直至1999年於港大榮休。

談到從醫之路,不得不提其恩師A.J.S. McFadzean教授,她指對方不論對教學、研究或治療病人都「好有heart(心)、好有passion(熱誠)」,故她和團隊都深受他影響。正是這種善良、積極的團隊精神,使她從未想過離開港大外出掛牌執業。後來即使大哥患病,希望她接手私家診所,她依然選擇留在港大繼續教研,追尋理想。

「如果不一直學習,教的東西會過時」

直至目前,楊紫芝仍然一周5天,分別在瑪麗醫院或養和醫院診治病人,以及進行每周1堂的教學。卸下大量行政和研究工作的她笑指現時生活好寫意,但其實她在診症和教學以外的時間也沒有真的完全閒下來,而是接受持續醫學教育,透過網上閱讀醫學期刊及書籍,掌握時下最新的醫學知識和技術。她說:「如果自己不一直學習,教授的東西就會變得過時,不但對學生無用,更可能會『教歪人』。所以無論是教書抑或看症,都一定要與時並進。」

楊紫芝退而不休,正是秉持毋忘初心的行醫信念。她說:「既然選擇了做醫生,就始終要以病人的利益為依歸,不可只看自己得到幾多,既使在不同專科、崗位,都要有熱誠和同理心去服務人群。」

信中國人擁長壽基因 「吸煙會短命20年」

香港是亞洲以至全球人均壽命最長的地區之一,從外表、談吐及行為上完全看不出楊紫芝已年逾九十。她認為,醫學發達固然有助延長人類壽命,但最重要的是當地社會、經濟及教育水平,還有就是基因遺傳,「我想中國人一定有着長壽的基因。」

保持樂觀心態 明天定會更好

當然,日常生活習慣也不可忽略,她特別提醒巿民一定要戒煙,「吸煙會短命20年。」同時,要保持適量運動和均衡節制的飲食,「運動的好處之多不用多言,而肥胖、超重容易引發很多不同疾病: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高,患癌的幾率也更高。」

此外,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如果一個人成日都記仇、記住誰對不住自己,就永遠不得安寧。要相信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tomorrow(明天會更好)。」

在今年初,由港大名譽臨床醫學教授陳慕華所著的楊紫芝傳記《Rosie Young:A Lifetime of Selfless Service》(楊紫芝:無私奉獻的一生)出版,書中記錄了楊紫芝在港大的醫療教學與行政管理生涯,以及她數十年來服務香港社會所作的公共服務事業。她希望透過書籍向年輕人樹立榜樣,自己出任公職並不是為了得到名利,「而是認為自己做得到又正確的事就會去做,不要計較自身得失。」即使退休了,依然可以貢獻自身的才能和經驗,「當仍然有機會奉獻社會的時候,就應該繼續奉獻。」

懸壺七十載 難忘乙肝沙士兩戰「疫」

楊紫芝行醫70載,其間一直與病人同一陣線,與病魔對抗,早已處變不驚。但有兩場大型戰「疫」,令她至今仍然難以忘懷。

早年讓她最難受的,莫過於看到不少人正當四五十歲壯年有為之時,因感染乙型肝炎,最後惡化成肝硬化、肝癌而病逝,留下孤兒寡婦。當年在香港有10%人口是帶菌者,所幸現時已有乙肝疫苗等預防措施,亦有很多新藥和治療方法應對,「希望(乙肝)在下一代完全絕跡。」

至於2003年SARS爆發,有醫護為此殉職,她慨嘆:「真的好慘!我未試過去(參加)這麼多喪禮。」但當年的抗疫經驗,為香港日後預防疫症打下了堅實基礎,所以當新冠疫情來襲時,香港早已嚴陣以待、準備就緒,可以應對妥當。

港醫療服務世界一流勝英國

楊紫芝認為,今時今日香港的醫療服務水平已屬世界一流,甚至比英國的國民保健署(NHS)還要好,「我們有兩間國際知名的大學醫學院,特區政府亦投放大量資源支援,沒有人會因為無錢而無法接受適當的治療。」她認為唯一仍要改進的,就是公營醫院的排隊輪候時間。她樂見現時有關部門及機構正積極推行公私營協作計劃,以及發展基層醫療服務。

此外,她還強調應注重預防醫學,「病向淺中醫當然要,能夠預防就更加好。」

在醉心醫學和教學工作之餘,楊紫芝亦很關心時事。就香港科技大學正籌建本港第三間醫學院,她認為對於現時香港長期缺乏足夠醫生和人口老齡化的情況來說,增建醫學院是好事,惟此舉牽涉龐大經費和「搶人才」事宜,須做好籌謀策劃。同時她強調,時刻要記住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現時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應該與大灣區各內地城市相輔相成,「如果我們的醫生訓練得好,可以多方面幫助大灣區發展,所以訓練更多醫生是正確的。」

文憑試狀元愛讀醫 「這是好的風氣」

楊紫芝(左)與恩師A.J.S. McFadzean教授(右)。(受訪者供圖)

在香港公開試考獲頂尖成績的學生,大多都有志成為醫生,例如今年中學文憑考試10位狀元中,有8人便選擇在大學修讀醫科,楊紫芝覺得「這是好的風氣」。她指不只香港,內地以至全世界都很缺乏醫生,因為醫生的生活非常艱苦,「讀書的時候辛苦,畢業後工作又要捱更抵夜,而且不能發大達」,因此「多些年輕人抱着服務人群的目標去讀醫,是好事」。

那麼,今天和當年對醫生的要求有什麼不同?楊紫芝說,她那年代的醫生很注重有好的記性,要把書本的知識、事實都牢牢記住;但現時互聯網搜尋器發達,變得更重視醫生的理解能力、邏輯思維和解難能力等,加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藥、醫療技術和研究對醫生有更多和更高的要求,「頭腦要更加靈活,要考慮的事情更多。」但不管時代怎麼變,作為醫生有一樣特質是永遠不變的,就是要有同理心,「如果無同理心就不要做醫生。」同時還應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與病人建立互信。

升班試「肥佬」 悟做事勿任性

談得興起之際,楊紫芝又分享了兩件她在求學和行醫初期的難忘故事。她在大一時要修讀物理、化學和生物,但此前因戰爭關係,沒有在中學系統地讀過這些科目,所幸本身喜歡數學,物理和化學都讀得好好,期末考試的成績也很好,唯獨對生物無甚興趣,就沒有花時間學習,結果在升班試中「肥佬」,她形容「猶如天塌一般」,因為若在之後的補考都不合格,不僅要「轉科」,同時也會失去涵蓋所有學費和宿費的獎學金。這個經歷教會她,有時候不能夠任性,必須要做的事情還是要去做,不可以因一己喜惡而做或不做。

遇兩難抉擇 學「醫者自有局限」

另一件讓楊紫芝畢生難忘的事情,發生在1960年代她行醫之初。當時全港僅有兩台協助小兒麻痹症患者呼吸、俗稱「鐵肺」的負壓呼吸機。

她憶述,有一天一名約30歲的病人來到,「看着他由腳開始一直癱到上身,無法呼吸」,於是二話不說把該名病人放進鐵肺,其後診症得出結論並不是小兒麻痹症,按醫書說應是一種無法康復的腦疾病,「放了入去(鐵肺)就不可拿出來,否則就是判他死刑。」但與此同時,另一台鐵肺亦正在使用,恩師McFadzean教授便問她這樣做是否正確,「如果有其他小兒麻痹症病人進來,你幾乎就等於將他謀殺了。」

接下來的兩星期是楊紫芝難以入寐的煎熬日子,「我最怕是有第三個人入來」,最終她擔心的事情不但沒有發生,就連那位被診斷為無法痊癒的病人都漸漸康復「行返出院」。

她坦言,即使到今時今日面對同樣情況,她也很難做出決定,但這件事讓她明白「醫生都有其局限」,而就算是醫書、醫生都有可能出錯,關鍵是要承認這一點,盡自己最大努力,以病人的利益為依歸。

(來源:香港文匯報A09:感動香江 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