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長沙行|研學雜交水稻探索湖湘歷史 做一粒改變世界的「好種子」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以四詞表達對年輕一代的期望:「知識、汗水、靈感、機遇」,寄語學子打好基礎、親力親為,用事實經驗升華思想,用踏實準備迎接機遇。

7月暑假,來自本港多所學校的逾百名中學生暫別書本,跟隨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教授,以及高華種子有限公司及香港種子商會主席、香港著名育種專家謝天佑博士,赴湖南長沙開啟為期4天的雜交水稻研學之旅,從課堂走到田間,親身感悟「知識」、「汗水」、「靈感」與「機遇」。

袁隆平以「知識、汗水、靈感、機遇」表達對年輕一代的期望。(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禹含攝)

知識:田野是最好的課堂

「中間這塊是袁隆平先生的其中一種雜交水稻,剛剛到了成熟期,準備可以收成了」,林漢明教授站在湖南瀏陽的農田邊為學生介紹雜交水稻。在瀏陽市方潤家庭農場進行田野實踐是本次訪學之旅的重頭戲,因為這是大多數港生首次親身接觸農田和水稻。

學生們在水稻田前聽教授講解農學知識。(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禹含攝)

雜交水稻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其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林漢明教授介紹,雜交水稻令中國水稻產量大增,養育了許多中國人,因此希望香港中學生通過第一身的接觸,了解什麼是水稻、它的生長又是怎樣的。

謝天佑博士則表示對這片水稻田的印象「非常非常好」,他向學生介紹,這是因為它的分櫱力很強,每一株有20多個分株,產量非常高,每畝可以出到一噸。

瀏陽市方潤家庭農場的雜交水稻。(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禹含攝)

學生們首次和課本上的雜交水稻「本尊」見面,都顯得非常興奮雀躍,更紛紛下田近距離觀察、拍照,在幾位教授的講解下進一步知悉了關於水稻播種、生長、收穫的完整周期,第一次了解「早、中、晚稻」、「雙搶」等農業用語的含義。

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學生朱芷伶表示,港生多生活在市區,少有機會見到稻米等農作物。這次真正碰到水稻,發現它原來是脆的,十分奇妙。同校的翁晞瑤則小心展示手中的一株稻穗,表示自己想折下帶走以作留念,「這是我第一次來看雜交水稻,很想將它(稻穗)帶回去跟家人分享。可以摸到水稻,甚至可以摘稻穗回家,是一件很榮幸、很開心的事情。」

學生們下田觀察雜交水稻。(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禹含攝)

汗水: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

實地了解雜交水稻後,訪學團又來到大豆田。林漢明教授介紹,由香港中文大學團隊與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合作研發的三種大豆種子(隴黃1、隴黃2、隴黃3),去年由「神舟十六號」飛船搭載升空,如今已回到地球作研究。

在聽過「上太空」的大豆種子後,再親眼一見田間生長的大豆苗,對學生們來講別具意義。雨季的湖南土地濕潤,但大家仍然積極跟隨教授下田考察,將眼前的作物與書本上的知識相對應。在真正用腳步丈量土地後,學生們紛紛表示,體會到了做農夫事事親力親為的辛苦,更感慨糧食的來之不易。

學生們在大豆田進行田野實踐。(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禹含攝)

而更真切地感受到「粒粒皆辛苦」,是在袁隆平科學家精神展示館、農耕文化館,學生們在這裏了解袁隆平院士的生平事跡,對於他如何一步步研究雜交水稻、守衛我國糧食安全,乃至致力於幫助世界實現溫飽,有了全面且生動的了解。

來自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的譚詠晴,對紀念館中的一句話印象深刻——袁隆平說自己「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譚詠晴從這句話看出袁院士對水稻研究的堅持,感慨「他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港生了解袁隆平院士的生平事跡。(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禹含攝)

除了「學農愛農,青春無悔」的鑽研精神外,袁隆平的敢為人先也讓學生和老師們深受啟發。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帶隊老師李詠儀指,袁院士很大膽地嘗試科學實驗,希望自己的學生們也能夠大膽嘗試。學生陳嘉寶亦表示,在紀念館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袁院士在科研初期將番茄和薯仔做雜交,剛剛完成實地考察的她被這種大膽創新所吸引。「『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今天我參觀完覺得可以將這兩者結合到一起。」

港生在研學中感受自然。(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閆宇歌攝)

靈感:土地孕育最純粹的探索慾

暫別高樓林立的香港,訪學團中好幾位學生對湖南的第一印象都是「有很多田地」,「有很多讓人想要發掘的地方」。因此,大家在田間地頭和名勝古蹟感受湖南的風土人情,捕捉這片土地所孕育出的獨特靈感。

嶽麓書院是長沙歷史文化地標之一。(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禹含攝)

在被問到此行的最大收穫時,許多同學都給出了同樣的答案,表示最珍貴的收穫是拓寬了認知層面,了解了更多從前接觸不到的知識。參觀嶽麓書院時,講解員講到「程朱理學」,很多修生物科的學生以為「理學」指「science」,在明白了這個概念後才發覺此「理學」非彼「理學」。這個小插曲讓林漢明教授更加確信了此番訪學的重要意義,即讓港生更多、更深入且生動地了解中華歷史文化。

港生表示在長沙受到觸動,有了更多探索欲。(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禹含攝)

就讀於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的何泳琳對湖湘文化頗感興趣,在專家與學生的討論環節,她表示湖南是一個歷史底蘊、文化底蘊深厚的省份,在這裏也更有探索慾,除了探索當地歷史文化外,還想去探究其他作物能否雜交、增產。來自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的許曦文則感慨參加訪學活動有種「開竅」的感覺,「我會去探索、我會想知道更多。香港其實真的不多這些(親身體驗的)機會,當然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機會給我們年輕一代去多點發掘。」

至於接下來想去哪裏做農業訪學,大家也很踴躍地各抒己見,有人想去東北,因為專家提到大豆產量最高的是東北;有人想去新疆等西部地區,看看當地民族有怎樣的生活;有人則想去非洲國家,看看中國的稻穀、種子能否適應當地自然環境,中國的技術能否更好地傳到國外。

港生在湖南農業大學進行小組討論。(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禹含攝)

機遇好種子「改變世界」

在實地觀察雜交水稻和大豆,並了解種植知識和我國農業情況後,同學們經過多次思想碰撞,將思考範圍擴大至國家糧食安全,以及如何用現代科技創造農業發展的新機遇。

潮州會館中學的廖樂熙率先提到智慧農業,「正是前人不停探索才給了我們除了可以『吃得飽』,還有『吃得好』這個選擇。我相信智慧農業可以幫助解決傳統農業面臨的不足和需求。」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的劉嘉瑤則認為農業的機遇在於更多地「走出去」,去了解各地農業的發展狀況,與更多農業從業者進行探討,「我們學校很鼓勵我們勇於跳出香港這個『框』,去參加更多的、不同的交流團。這次的活動就是老師希望我們了解多一點關於國家食物安全。」

港生體驗非遺女書。(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閆宇歌攝)

在農業之外,此次訪學也讓港校老師發現了教育的新機遇。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李國棟老師表示,香港的教育很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流傳,「我希望學生們不再只是在書本上看,而是真正可以接觸那些環境,比如用手去觸碰稻米和大豆。」新界喇沙中學陳俊賢老師則認為,訪學團除了以科學的角度去了解袁隆平雜交水稻之外,在文化方面也有不同的得着。「當我們真的下田並且去到袁隆平紀念館的時候,了解到這位已故院士的偉大之處,他花了一生去介紹、去做雜交水稻,讓我們更多中國人民得到溫飽,我們同學和老師都為他感到驕傲。」

湖南女子學院黨委書記段美娟(右)與林漢明教授合影。(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閆宇歌攝)

在訪學旅行中,湖南女子學院全程幫助學生團開展活動,學院黨委書記、湖南省水稻逆境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段美娟亦講述自己與袁隆平院士、與雜交水稻的淵源。「袁隆平院士是我的老師、親人,也是我的人生道路上的領路人。我大學畢業就投奔到袁院士的名下,受他的影響,我也是一直在雜交水稻領域進行研究和探索。」段美娟介紹,自己的團隊正積極、努力地耕耘在水稻育種道路上,希望能夠育出更多、更好的水稻品種,惠及所有人類。「我們現在主攻的方向就是優質、高產、多抗水稻新品種的選育」,採訪最後,她如是總結自己的研究課題,「希望能夠早日取得大面積的應用,希望大家能夠吃上我們選育出來的優良的大米。」

袁隆平院士題字「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禹含攝)

湖南農業大學校園內有一塊醒目的石頭,上面刻有袁院士曾經題的字「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這句深刻又不失童真的話,是他一生投身於水稻研究的真實寫照,也是對後生學子寄予的殷切期望。四天三夜的湖南研學之旅就為港生埋下了一粒種子,在自由的山野田間生根發芽,也許日後會繼續講述「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故事。

(記者周禹含報道;視頻攝製: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