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深化改革正當時 砥礪前行展作為
文/閻峰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對鄧小平同志最好的紀念,就是把他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他指出,我們要緊緊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這個中心任務,繼往開來,奮發進取。習主席要求,要堅持守正創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錨定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各領域各方面改革,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力和制度保障。
習主席的講話高屋建瓴,令人振奮。回顧既往,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啟動改革開放,到目前中國的改革開放已歷經了四十餘載的輝煌歲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把全黨工作的着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上來,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時期。僅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工業化歷程。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改革歷程中,中國實現了從貧困落後到成為全球矚目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樣一個難以複製的質的飛躍,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增強。這一偉大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推動力就是改革開放。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實現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期間,通過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實現了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達成了黨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2022年,二十大進一步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確立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中心任務。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方針政策,是對鄧小平同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重要思想體系的堅持、豐富和發展。
2024年,二十屆三中全會為我們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作出深化改革的系統部署。根據全會精神,要以市場為導向,以開放為槓桿,推進高質量發展。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要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全國統一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要在鞏固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同時,明確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保證經濟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經濟主體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作為促改革的槓桿,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在進一步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加大了改革開放力度,全面提升了深化改革的廣度和深度,以實際行動展現了黨中央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堅持改革、不忘初心、守正創新,始終走正道、善於闖新路,讓理論之樹常青、事業之樹常青,不斷以新的作為、新的成就告慰老一輩革命家的魄力、決心、施政理念和行動綱領。
展望未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紛繁複雜,地緣政治挑戰頻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可以預見,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充滿各種問題、風險與挑戰。在此緊要關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勢在必行,正當其時。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空樞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承擔着「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重要歷史使命與任務,也是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發展紅利的重要通道。
在新時代背景下,香港應把握國家深化改革、加快大灣區建設、貫徹「一帶一路」倡議等歷史性發展機遇,在特區政府引領下團結一致,致力經濟發展,推動改革開放,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利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致力於成為全國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並成為世界各國及各地分享中國式現代化機遇的聯繫人、導入口,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推進民族復興做出歷史性貢獻。
(作者為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