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奧運健兒訪港|有熱愛就去追 為國爭光不怕累
「有熱愛就去追吧,不要害怕失敗!」這是17歲新晉跳水皇后全紅嬋送給香港青少年朋友的話。
「不怕苦、不怕累,為國爭光」,打破游泳世界紀錄的潘展樂用這十個字詮釋當代年輕人應有的特質。
(大公報 記者 張銳 李清)巴黎奧運國家隊代表團昨日在全城熱烈歡迎聲中來到香港,他們下午首先出席媒體見面會,體育明星們向廣大市民和青少年朋友致以真誠的問候。
代表團團長、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在致辭時表示,全體奧運健兒連續三天將通過一系列活動,與香港同胞交流拚搏奮進的歷程,傳遞中華體育精神,回報香港同胞的支持。
巴黎奧運國家隊代表團乘搭的飛機昨日中午抵港,下午的媒體見面會是訪港後首個活動。59位巴黎奧運金牌健兒都到了,除了正在紐約參加美網的奧運會網球女單冠軍鄭欽文,獲得1銀5銅的游泳名將張雨霏,周繼紅、李隼等8名功勛管理者和教練都一同出席發布會。
接近一個小時的媒體見面會氣氛輕鬆,國家隊運動員一一回答記者提問,「金句」頻現。作為為國家贏得最多奧運金牌的運動員馬龍說:「非常有幸能夠跟着中國內地奧運代表團第四次來到香港。」他希望能有機會跟香港的青少年朋友們有更多的交流。
健兒展現國家情懷文化自信
兩名今屆巴黎奧運成績驕人的運動員,奪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個人、雙人金牌的全紅嬋,以及以破世界紀錄摘下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再於男子4×100米混合泳稱冠的潘展樂,展現獨特個人魅力。
坐在第二排中間位置的全紅嬋被記者問到,對訪問香港的期待和對年輕人的寄語。她站起來說:「有熱愛就去追吧,不要害怕失敗。謝謝大家喜歡我。」可愛又認真的回答,引起現場媒體一陣笑聲
「不怕苦、不怕累,為國爭光」,潘展樂用十個字詮釋當代年輕人應有的特質。關於給青少年當榜樣的問題,他的回答更簡潔有力:「先把我自己訓練好。等成熟一點之後,才開始做別人的榜樣。」
在短短不足一小時的媒體見面會上,多位運動員以真誠親切的態度回答,展現出濃烈的國家情懷與文化自信。獲得花樣游泳雙人冠軍的王柳懿和王芊懿,兩人都將到香港教育大學攻讀體育教育和運動科學專業的博士學位,希望提升技能,繼續為中國花樣游泳發展貢獻自己力量。至於選擇這個專業的原因,王柳懿說:「中國花樣游泳備戰巴黎奧運會期間,有許多科研力量的介入,我覺得科研手段的介入非常有助於我們成績的提高,所以我們選擇了這個專業。」
高志丹:進一步拉近兩地青年交流
中國藝術體操隊在賽場上展示了中國文化,隊長郭崎琪這樣回答記者:「首先感謝祖國,我們非常有文化自信,其次是我們希望能在這麼大的一個國際賽場上,去展示我們自己的文化,向世界去展現我們的美。」
團長高志丹表示,近幾屆奧運會結束之後,代表團都會訪港,這是非常有意義的,能進一步拉近香港青年和內地青年的交流。他談到長期以來,內地和香港體育界一直有密集的溝通和合作,香港一直是國家對外交流的平台,運動員能接受和參加更多國際化的訓練和比賽。他續指出,在新時代,內地和香港體育界攜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多強大的力量,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中央政府高度重視香港體育的發展。他還認為,明年的粵港澳全運會將進一步推動內地和香港的交流,為國家體育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代表團昨天還出席了特區政府舉辦的歡迎活動。未來兩天,代表團將會兵分多路出席不同交流活動,與本港運動員、中小學生、紀律部隊等交流,還將出席「奧運健兒大匯演」以及兩場運動項目示範表演。全港市民熱烈期待近距離感受他們的風采。
《大公報》奧運特刊反應熱烈 加印送fb讀者
巴黎奧運國家隊代表團昨日抵港,全城雀躍!《大公報》昨日隨報附送《新時代中國力量──國家奧運健兒訪港特刊》,特刊一推出即引起網絡熱議,更有網友表示:「永遠相信港媒審美,為它買爆報刊亭!」
記者昨日走訪多間便利店和報攤,《大公報》均「賣斷市」,一刊難求。有區議員的辦事處門外,一早有市民在排隊等候索取《大公報》及奧運特刊。
為回饋讀者支持,奧運特刊將加印,送給《大公報》fb矩陣的粉絲,詳情請留意:大公報fb、大公評論、大公中國、大公教育佳、大公財經、大公國際、大公體育、大公副刊的有關公布。
花絮|全紅嬋公仔大豐收
中國跳水運動員全紅嬋在媒體見面會中成為人見人愛的寵兒,當經過少年警訊的歡迎隊列時,她開心地接過吉祥物「豆苗仔」,到見面會時她站在隊伍最前排,「嬋寶」的手袋及袋後掛上的烏龜飾物備受注目,在活動中她又收到其他可愛公仔,記者會結束後,「嬋寶」亦舉起新收來的公仔與大家道別。
讓全紅嬋愛不釋手的「豆苗仔」,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在2020年推出的吉祥物,以一粒小青豆(Mini Bean),象徵少年警訊的會員自律勇敢,以成為青年領袖、滅罪夥伴,貢獻社會為目標。
張雨霏想吃叉燒包
中國女子游泳名將張雨霏在媒體見面會大受歡迎,她回答記者提問時更大講廣東話,表示最喜歡吃蝦餃及叉燒包,並指很喜歡香港美食及當中的港式早點。談到今次奧運有何收穫,她表示面對困難時須有更大勇氣,雖然仍不是做得很好,但已進步不少。
(來源:大公報A1:要聞 2024/08/3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