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香江|輸出香港伯樂經驗 推進灣區馬產業 佘靖宇:賽駒食好住好戰績佳

佘靖宇曾任騎術導師,亦曾在馬術項目中奪獎。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香港賽馬水平不斷提升,已在世界名列前茅,馬匹運輸、檢疫及管理的技術與人才亦屬世界級水平,過去亦成功協辦過北京奧運馬術項目。由香港賽馬會興建的廣州從化馬場已於2018年正式啟用,現為沙田馬場以外的另一個馬匹訓練基地。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馬房行政經理佘靖宇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從化馬場環境得天獨厚,山好、水好、空氣好,香港馬匹到從化訓練後體重增加,回港出賽的勝出率高,反映牠們吃好、住好、休息好。2026年起,從化馬場將恒常舉辦賽事,他深信香港賽馬的寶貴經驗與專業人才庫,將有助於帶動整個大灣區馬產業的發展。

佘靖宇在中五畢業後加入馬會,1994年在上水雙魚河騎術學校擔任見習馬房助理,並向馬術方面發展。2002年,他被委任為騎術學校騎術導師,於2008年晉升至檢疫馬房經理,今年再晉升至馬房行政經理,主理從化馬場的日常管理,以及與香港兩地的馬匹運送事宜。

港賽馬水平享譽全球

佘靖宇指出,香港回歸祖國至今,本地賽馬水平不斷提高,已勝過世上許多地方,「不論當年赴英受訓或近十年出門,當地人家都知道香港的國際賽;『靚蝦王』及『蓮華生輝』等前香港馬王在日本、英國及澳洲都極具名氣,正是因為有更系統化的培訓。」

在馬術方面,佘靖宇表示,香港自1997年起參與全運會賽事,自己有份於2001年廣州第九屆全運會代表香港出賽。回憶當年參與第九屆全運會,他說:「那次是我首次參加全國性比賽,在來自不同省份運動員身上學會許多不同的騎馬技術與技巧。」

他說,無論是盛裝舞步、場地障礙抑或越野障礙賽,馬術項目最重要都是講求「人馬合一」與長時間的投入。「現時香港隊已愈來愈多到內地參與馬術賽事,無論在亞運及全運都有不錯的成績。」

自小與馬匹為伍的佘靖宇,長大後亦以馬產業為終身職業。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於2008年協辦北京奧運馬術項目,馬會撥款12億港元在香港興建馬房及馬術比賽場地,同時負責場地設計與興建,並透過馬醫院、賽事化驗所及其他設施提供支援,更獲北京奧組委授予「北京2008年奧運會馬術比賽重要貢獻機構」的榮譽。當時,佘靖宇負責奧運馬房(沙田和雙魚河)的馬房管理工作,「當時有來自逾20個國家及地區的運動員、合共約200匹馬來港參賽,我們既要做足事前準備工作,亦要待他們到埗後,全天候24小時照顧人、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

當時整個團隊約40人,他在為期約兩周的賽期內,每朝5時起床工作至晚上12時,馬匹抵港與離港一段日子更「近乎沒得睡。」他續說,整個賽事期間香港經歷兩次颱風,幸運地沒有造成影響,賽事如期舉行,所有馬匹亦能「安全來、安全走」,「我為團隊感到驕傲!當然亦有賴馬會的支持,因當時投放了許多資源,馬房只是其中一部分,亦包括獸醫、運輸及場地支援等。」

在佘靖宇的工作履歷中,還包括支援2010年廣州亞運馬術項目及去年舉辦的第十九屆杭州亞運馬術項目的工作。他表示,自己在廣州亞運主要負責的工作包括馬房日常管理、馬匹出入口,以及執行馬匹檢疫安排。

當時,有關部門特別容許外來馬匹可於入口內地後再出口,當時負責支援的香港馬房團隊連同自己在內,約有6人至8人,用了大半年時間為賽事做準備。「由於是第一次在內地舉行亞運馬術項目,因此要與不同政府部門協調,亦要得到國際組織認可,這點十分難忘。」

當時,位於從化的亞運馬術場地,在賽後交由香港賽馬會管理,並改建成如今的從化馬場。佘靖宇表示,從化馬場正是借助亞運的經驗設有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工作人員進入時要登記、洗手消毒、穿保護衣,另設有生物安全圍網等。」

欣喜同事水平不斷提高

他形容從化馬場設施及設備都達到世界級水平,並於2019年首次舉辦示範賽事,「看着從化馬場從零開始到目前有上山跑道及最新的水力行馬機等設備;看到來操練的香港賽駒成績有所提升;看到不少同事水平不斷提高,這一切都帶動了整個馬產業,無論在從化抑或整個大灣區都有一個好的發展及示範作用,我有幸參與這個大型項目亦感到十分榮幸。」

佘靖宇表示,從化馬場起初約有百名馬房員工,如今已增至約350人,其中約80%是內地同事,多屬周邊居民與村民,相對較年輕。相對於香港已有十分成熟的馬房管理系統,從化的管理與人員培訓工作是一項新挑戰,「尤其內地同事入行時並未有機會深入了解賽馬是一門非常專業的運動,需要更有系統及仔細地照顧馬匹。」

可容納近1萬人的從化馬場看台正在興建中,預計明年下半年可投入使用,以備之後恒常賽事之用。佘靖宇表示,整個從化馬場工作團隊有馬房助理、策騎員、辦公室人員、獸醫及釘甲匠等不同工種,馬會一直為他們提供專業培訓,為整個大灣區的馬產業發展儲備人才。「香港是成熟的賽馬地區,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可輻射至大灣區內,希望助力國家提升從業員的專業資格並帶動整個馬產業的推進,甚至將來可進一步發展育馬事業。」

佘靖宇在英國受訓時與初生小馬合照。受訪者供圖

幼承庭訓入行 難忘愛駒點滴

佘靖宇以從事馬產業作為終身職業,原來他的爸爸也是馬會上水雙魚河騎術學校的馬伕,讓他小時候已與馬匹為伍,「當時宿舍旁邊就是馬房,我在這環境下成長,久而久之對馬匹產生興趣。」在雙魚河看到騎手接受訓練及會員策馬參與跳欄比賽等,令他對騎馬的興趣愈來愈濃厚。與不少熱愛馬匹的青少年一樣,他最初也是以當騎師為目標,但礙於身高及體重超出限制,因此向馬術方面發展。

在加入馬會後,佘靖宇被派往上水雙魚河馬術中心與爸爸一同工作,主要照顧退役馬,並開始接受有系統的騎術培訓,更先後約於1996年及1999年被馬會揀選,派往英國受訓每次為期半年,並成功考取初級及中級騎術教練證書。

獲派赴英培訓 學懂與馬相處

佘靖宇曾到過英國新市場(Newmarket)其中一個賽事馬房實習一個月。他憶述,英國的馬房環境與香港截然不同,像是一個農場,受訓過程亦予他深刻的體驗,「很多外人以為騎馬很簡單、很悠閒,但其實內裏大有學問,因每匹馬都有不同的脾性與性格,與人不同之處是不能透過言語表達,因此要學懂與牠們相處及溝通,彼此建立互信與默契。」

在英國受訓期間,他從什麼都不懂到深入了解馬匹脾性、生理構造、牠們的飼料與食物及當中的營養學問。

憶起當年在雙魚河工作的日子,除了兩父子「拍住上」以及有機會一睹「包裝之星」、「通靈」、「青城」及「及時而出」等一代香港賽駒的風采外,佘靖宇最難忘的是長期照顧退役馬「仙履至尊」的一段日子。

「仙履至尊」於1994年退役,服役6季以來合共勝出6場頭馬,但佘靖宇指牠有脾氣,形容是「無人喜歡」。佘靖宇成功與牠建立互信,更合作參與馬術賽事,在越野賽中取得好成績。他形容,已將對方當成是生命的一部分甚至家中一分子,但快樂的時光終非永恒,「仙履至尊」其後因病離世,結束了與佘靖宇約7年的緣分。

他坦言,自己當時十分傷心,但彼此相處的點滴卻一世難忘。「牠心情欠佳或身體不適時會透過肢體語言展現出來,例如不想做某些(馬術)動作,但開心時動作會做得好好,既跑得快又什麼都不怕就跳過去。」

佘靖宇育有一名8歲兒子,同樣對騎馬有興趣。他笑言樂見三代同以照顧馬匹為終身職業,「但我會向他講清楚,加入這行業就要當馬匹是朋友,且必須捱得,不能只看到光榮一刻。」

周身傷辛酸多 籲新人抱熱誠

佘靖宇早年參與馬術比賽的英姿,座騎為「仙履至尊」。受訪者供圖

一般人看騎師或馬術運動員威風八面,但其實無論騎師或策騎員,背後均經歷許多辛酸,單從馬背上滾下來也數不出有多少次。佘靖宇受傷比較重的一次,是在當騎術導師時從馬背上摔下,左手甩骹需休養3個月,而肩椎盤突出則是長期病症。

佘靖宇表示,不論賽馬抑或馬術,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與馬匹合作,寄語有志入行者必須要對馬匹有興趣,以及對行業有熱誠,「馬行業是唯一人與動物合作的體育項目,不同於其他可用器材或器具進行協助的項目,人馬合一就是這道理,要照顧好馬匹之餘,亦要令其有最舒適的生活環境。」

他坦言,在與馬匹打交道、建立互信及默契的過程中有苦有樂,「平時訓練需要不斷重複做一些動作,可能比較悶,亦可能會面對受傷。每朝4時許起床,冬天從化的氣溫更可能在零度以下,而即使遇着打風落雨,都要24小時照顧馬匹的起居飲食。不過,當參加比賽取得滿意成績,自然十分開心。」

欣喜樂多於苦 成功感難以比擬

佘靖宇坦言,有志加入馬產業的年輕人可能只看到行業表面上的風光而看不到背後的付出,「例如作為騎師,要長年累月控制食量及體重,早睡早起,個人要自律,也要求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苦與樂之中,他認為開心的時間總會較多,獲得的成功感及滿足感亦是其他運動難以比擬的。當然,他並沒有忘記背後有獸醫及釘甲匠等團隊人員的支持。

佘靖宇相信,只要對馬產業有興趣,自然能好好調節生活作息。他寄語新入行者要持創新、求新的態度,善用科技去提升馬匹及人員的訓練,以達至最大的成效。

同事緊密協作 戰勝疫情挑戰

佘靖宇多年工作間所遇到的最大挑戰,莫過於新冠疫情爆發。在平常日子,他約每兩星期回港一次開會、商討兩地馬場運作事宜及回家休假,但在疫情期間,最長試過9個月才回港一次。

「疫情期間的防控措施及安排前所未有,例如馬匹來往兩地的交通及交接安排,以及香港運馬同事到從化後的衣食住行安排。從化同事又要配合當地政府的措施,例如要穿特別裝備在指定範圍及時間工作,亦要配合政府定期登記接種疫苗資料及出入廣州的安排等。」他說。

佘靖宇表示,疫情那幾年間,全憑同事間緊密協作,並與香港馬房管理層保持緊密溝通,「運馬工作從無因疫情而停過,從化馬場亦未曾有一天停止運作;操練、試閘等均如常進行。」

疫情後期面對的最大挑戰,則是感染人數增加,高峰期接近三分一同事確診,「當時從化每天早、午、晚、凌晨4次統計人手,再因應情況靈活調動馬房員工,香港的賽馬一直如期舉行未受影響,可說是表現出團隊精神,亦彰顯馬會『One Club, One Team』(一個馬會,一個團隊)的精神。」

(來源:香港文匯報A10:感動香江 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