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論壇 | 貢獻國家深化改革 香港任重道遠
文/葉劉淑儀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規劃國家未來、描繪發展藍圖,全面涵蓋,史所未見。在國家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的方針下,三中全會為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作出了戰略定位。
《決定》提出,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這些都為香港融入國家進一步深化改革確定清晰定位,指明了發展方向。香港要深入理解和領會全會精神,把握機遇、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加快推進由治及興,擦亮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金字招牌」。
善用地理優勢 鞏固對外貿易關係
香港在金融、航運和貿易方面的傳統優勢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近年西方反華勢力和保護主義抬頭;烏克蘭和中東衝突持續,引發全球資金緊絀、供應鏈重組,削弱了香港在這些領域的長期優勢。香港必須採取果斷措施,提高股市流動性,提振市場信心,恢復香港的樞紐角色,繼續聯通內地與國際資本市場。
香港應及早研究貨櫃碼頭的長遠發展。香港與鄰近貨櫃碼頭的競爭日趨激烈,船隻靠泊量預計會有所下降。特區政府應制定長遠規劃,與珠三角地區的港口整合,或者轉型成為高增值航運服務中心,從而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競爭力。香港應參考機管局,設立海事及港口管理局,負責長遠規劃,向着正確方向邁進。
香港地理位置優越,經貿得以蓬勃發展。在行政長官李家超的引領下,香港正加倍努力,鞏固內地、歐洲和北美以外地區的貿易夥伴關係。李家超剛剛訪問老撾、越南和柬埔寨東盟三國,便是拓寬貿易夥伴政策的體現。
過去兩年,大灣區融合發展可謂突飛猛進,兩地交通基建相繼落成,成就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令人嘆為觀止。每逢周末假日,不論香港本地居民還是居港外籍人士,均會到深圳或大灣區其他城市消費休閒。此外,兩地融合的大趨勢也體現在安老院舍和醫療保健方面。最近,內地與香港的醫療機構經過密切溝通後,成功將一份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跨境送往香港救助一名病童,顯示兩地之間在社區和醫療層面形成緊密有效的合作,致力改善兩地人民生活水平。此外,兩地在共享醫療數據以至醫療及生命科學研究合作方面也取得重大進展,足見香港與大灣區融合是可以締造雙贏。
調整自身定位 說好中國故事
「一帶一路」倡議於2015年落實以來,香港一直積極參與其中。2023年2月土耳其發生大地震,香港消防處派員到當地救援,為國際社會的救援事業樹立了良好榜樣。除了協助「一帶一路」國家提升數字經濟等「硬實力」,香港可與其他「一帶一路」城市發起主辦「一帶一路運動會」以凝聚民心,以團結各界、構建國際合作力量。
香港也要吸引國際頂尖人才支持國家擴大經濟開放,同時強化「兩制」的自身優勢,秉持普通法制度,維護基本法賦予的權利與自由,保持香港的國際社會特色。
一直以來,香港都是連接內地與世界的重要橋樑和窗口,數十年來不曾間斷。中資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已成氣候,但很多中小型企業在外營商時,仍然遇到一定困難。對此,香港企業對外營商的經驗就顯得更為彌足珍貴、值得借鑒。
隨着地緣政治局勢發生變化,香港應調整好自身定位,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與傳統合作夥伴保持良好關係和合作,彼此求同存異、共同開創新領域,同時擴大朋友圈,讓香港之聲響徹全球,在逆境中向世界展示「一國兩制」的成功。
(本文的英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香港版評論版面。有刪節。)
(來源:香港文匯報A16:文匯論壇 2024/08/0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