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二十屆三中全會重經濟重開放 香港大有可為

全國政協常委邱達昌(資料圖片)

文/邱達昌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7月18日在北京勝利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充分肯定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面對國內高質量發展遇到卡點和瓶頸,國外地緣政治格局複雜形勢,習近平主席帶領中央全程擘畫、組織調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刻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在此次三中全會上系統地提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改革路線,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部署民生、教育科技、人才、民主法治等各領域各方面改革,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掀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

三中全會公報及《決定》將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放在優先位置,提出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為民營企業等各種所有制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

《決定》共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其中包括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進能源、鐵路等行業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要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提供更多機會,支援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制定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

值得留意的是,《決定》特別提出,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嚴懲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為。在中央強調積極擴大國內需求、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環境下,民營企業家要發揮不服輸的奮鬥精神,增強信心和創新意識,迎接持續改善的營商環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決定》同時對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擴大利用外資作出了重要部署,包括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完善來華經商及旅遊人員居住、醫療、支付等便利制度,切實保障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和合法權益,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

國家商務部近期表示,中國將一視同仁支援內外資企業參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政策和實際行動一併向外資企業明確釋放積極友好信號,鼓勵外資深耕中國市場,加大在華投入,分享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巨大機遇,共同成長。

香港特區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確立的「八大中心」,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擁有「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獨特的地理位置、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專業服務水平享譽全球,在以上重點提及的協助國家對接國際標準、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及吸引外資等方面都能發揮充分作用。

首先,香港多年來保持高度自由開放的優勢,與國際規則暢順銜接,在相關方面有豐富經驗;同時,民營經濟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香港能在金融、法律、會計、諮詢、管理等方面提供充足支持。此外,在促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方面,香港可以繼續發揮橋樑作用,特別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東盟地區國家做好民間外交,講好中國故事。

香港和澳門始終是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來源地。在國家改革開放初期,香港成熟開放的股票市場,成為內地企業集資的重要來源,一代又一代香港實業家是積極回內地投資建廠的先驅者,如今更應該積極探索投資機遇,參與國家現代化建設。

此次三中全會在關鍵時期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展示了中央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決心和信心,舉國上下為之振奮。香港一定要抓緊大好機遇,以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新突破。

(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