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想回內地養老,有點難

受限於香港的養老資源,跨境養老正成為越來越多香港老年人的選擇。

因為,香港老人到內地養老實在太「香」了↓

但有港人反應:「勞碌了大半生,繳了數十年薪俸稅,以為退休後移居內地也會獲得香港安老福利,沒想到困難重重。」

冀返鄉養老卻只能「坐津貼監」

一個飯盒吃兩餐

85歲的長者黃伯老伴早前病逝,大部分兒女及親人均在廣東省居住,故他希望盡快返回家鄉養老,生活指數較低,亦有親人照料。

受困於要領香港的安老津貼,除要已成為香港居民最少七年外,還要在緊接申請日期前連續居港最少一年,更需符合當年離港不超過90日的限制,令他無奈留港「坐監」九個月,捱着一個飯盒吃兩餐的孤淒生活。

黃伯女兒坦言,若父親未能取得有關津貼,難以在內地養老,留港又難以維生

「香港已回歸祖國,為何在內地居住便失去香港福利?」

64歲的港人阿美長居於廣東省惠州市,像很多定居內地的長者一樣,香港已無居所,若要符合「一年不得離港逾90日」資格,她便要返港租房住。

她約十年前退休並返回惠州與丈夫及兒子一同生活。近年丈夫因中風已失去工作能力,需要阿美照顧,一家七口包括媳婦及三名年幼的孫兒,只靠在內地任職水電維修的兒子獨力支持,因此阿美在港能省則省。

最終她租到了每月2500元的屯門鍾屋村鐵皮屋,房間狹小又焗熱,同層五住戶共用一個廚房及廁所,約12平方呎的睡床僅由一塊木板疊高而成。

與家人分隔,又患有糖尿病,更難有體力找尋工作幫補生計。

「現在睡的床太小,如果我身材高一點都不能睡,真沒想到幾十歲仍要過這樣的生活,返來香港好似坐監一樣,還慘過住收容所!

她不明白,香港回歸祖國,為何在內地居住便失去福利,希望有關部門能酌情處理長居於內地的長者個案。

門檻過高?

退休生活首要考量為財力,若無穩定足夠的儲備,退休便會變「退憂」。

現時香港老年人的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及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每月分別為4195元及1620元。

特區政府早於2013年及2018年就推出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方便移居內地的港人。但這個香港長者應享有的福利、惠民的政策,卻被「不得離港超過90日」的規定難倒。

「我不明白為何要設置門檻,特區政府不是一直鼓勵老人家去大灣區內地城市退休養老嗎?為何政策不一致?」現年65歲的余先生從2000年開始就在內地大灣區居住,他直言,還記得當年推出生果金是向為香港付出的長者致敬,不用審查資產,亦無門檻要求,只要年滿70歲,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資格便可領取。

余先生表示,現時生果金及長者生活津貼每月分別為1620元及4195元,長者運用有關津貼可在內地安享晚年,部分擁有公屋戶籍的長者可交出單位給有需要的人士入住,而政府亦不需負擔長者在港生活的費用,例如公院醫療及乘車津貼,是雙贏的方案。

內地物價便宜,港人領取的養老金在內地非常好用。

內地養老成趨勢 長者津貼應「過河」

根據資料顯示,近年有近20萬名香港居民申請內地居住證,而大灣區有逾37萬港人居住,當中不少是長者。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表示,這個是值得我們長遠去思考的問題,香港屬於大灣區一部分,不要以香港為一個區限,即住在大灣區及香港要同等去對待。對於「不得離港超過90日」,他稱需以同城化概念,即是在大灣區居住便是在香港居住,將來大家都有此概念,便不會出現有關問題。

聖方濟各大學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莊明蓮教授指出,社署制定相關規定時,當時並非太多人往內地定居,所以原本對象並非定居在內地良久的香港長者,到了今時今日情況轉變頗大。

她指出,特區政府應就有關情況作適當修訂,或設定相關居港最低時限的規定(例如最少居港十年),即使申請人在申請前一年未能連續在港居住,亦希望能酌情處理,在釐定相關申請人的其他資格後給予津貼。

莊明蓮認為,香港回歸祖國27年,相關的津貼如生果金的申請,不應只限於廣東及福建計劃可申請,相關津貼可擴至其他省市,「長者對香港作出不少貢獻,生果金是敬老的津貼,不只是受薪人士,即使是家庭主婦的貢獻亦不應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