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發布《2024年度ESG行動報告》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繁榮進步的必然選擇,踐行ESG理念已成為企業的必選動作,在創造更大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來增長機遇、發展韌性和競爭優勢。中央廣電總台7月4日發布《2024年度ESG行動報告》,通過系統總結與梳理中國上市公司ESG發展階段性特徵,為中國企業高標準踐行ESG理念提供新的啟示與借鑒。以下為全文: 

總 論

「環境、社會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簡稱ESG)是聯合國於2004年提出的企業管理理念和投資理念,強調經濟、環境、社會協調發展,發揮資本的力量解決社會環境問題。二十年來,ESG理念在全球政府和市場主體中得到廣泛實踐和推廣,成為主流投資理念和實踐策略之一。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近年來一直以積極的態度推動ESG落地實踐。黨的二十大提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目標。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必須抓緊抓好的工作。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而ESG代表的負責任和可持續商業實踐,則與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存在着相通之處。總體來看,ESG所倡導的經濟繁榮、環境可承受、社會公平的價值內核與我國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碳達峰碳中和、共同富裕等重要戰略任務高度契合。這些重要戰略任務為ESG理念在中國的實踐探索了道路、指明了重點、深化了內容,為ESG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宏大的舞台。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主流媒體責任,促進中國特色ESG體系的建設,提高中國在全球ESG領域的影響力,自2023年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中國社科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等權威機構,推出「中國ESG(企業社會責任)發布」暨榜樣盛典系列活動,以貫穿全年的發布活動,傳遞責任聲音、傳播價值貢獻,以榜樣的力量引導企業提升ESG建設水平,為中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中國ESG(企業社會責任)發布」構建了接軌國際、符合國情、正向激勵、積澱深厚的ESG評價體系,2023年以來陸續發布《年度ESG行動報告》《科技創新ESG行動報告》《粵港澳大灣區ESG行動報告》《金融業ESG行動報告》《「一帶一路」ESG行動報告》《年度ESG卓越實踐報告》《在華外企ESG行動報告》等主題報告,推出「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中國ESG上市公司科技創新先鋒30」「中國ESG上市公司大灣區先鋒50」「中國ESG上市公司金融業先鋒30」「在華外企及港澳台企業ESG先鋒20」等相關榜單,並成功舉辦首屆「中國ESG榜樣」年度盛典。中國石化、國家電投、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移動、中國寶武、華潤集團、中國農業銀行、騰訊、吉利控股集團、寧德時代獲選十大「中國ESG榜樣」企業;華為獲得年度影響力特別獎,中國中車獲得「一帶一路」貢獻特別獎。一系列的成果及活動在打造高標準的中國本土ESG評價體系、帶動中國企業提升ESG建設水平、促進中國ESG生態體系建設、引導全社會理解和關注ESG理念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越來越多企業受到總台鼓舞,推動商業活動更負責和更可持續,創造更大社會價值。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深入踐行主流媒體責任、推動中國ESG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國際ESG相關標準也不斷刷新。2023年6月,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正式推出首批國際可持續披露準則,全球範圍內的ESG信息披露標準迎來新的里程碑;7月,歐盟委員會正式批准首批歐洲可持續報告準則(ESRS)的授權法案,該準則定於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制定過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事件;COP28金融日期間,來自64個司法管轄區的近400個組織已承諾採用或使用ISSB氣候報告基準,推動全球ESG披露標準的統一進程。據有關機構預測,到2025年,全球ESG資產規模將達到53萬億美元,佔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的1/3。

縱觀國內,2023年底以來,國內ESG監管新要求頻出,監管部門正以空前的力度加速ESG體系建設。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正式發布,其中第九條明確提出「探索開展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評價」;同月,新《公司法》通過,鼓勵公司公布社會責任報告;2024年4月,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下,滬深北三大交易所正式發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填補了我國境內資本市場本土化可持續報告指引的空白;財政部會同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9部門成立跨部門工作專班,研究構建國家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並於5月正式發布《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徵求意見稿,標誌着中國本土打造的、廣受期待的、統一可比的可持續披露準則已取得階段性成果;6月,國務院國資委正式對外發布《關於新時代中央企業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切實加強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此外,上海、北京分別在3月、6月發布ESG區域行動方案,對企業提出明確且量化的ESG信息披露目標,中國ESG發展已邁入規範化新時代。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ESG(企業社會責任)發布」暨榜樣盛典系列活動的必要性進一步凸顯,而相關政策的推出也為科學、全面、系統地評價中國ESG發展水平提供了新的參照。作為2024年「中國ESG(企業社會責任)發布」首本主題報告,《2024年度ESG行動報告》對照國內外最新政策、指引,升級技術方案,以A股與港股6,471家上市公司為樣本空間,選取972家上市公司作為評價對象,精準洞察中國企業ESG特徵與趨勢,編制形成「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2024)」(簡稱「先鋒100(2024)」)榜單,並提出推動中國ESG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我們看到,「全球視野+中國特色」雙輪驅動,中國ESG跑出發展「加速度」。研究發現,中國優秀上市公司ESG發展水平逐年攀升,大型公司ESG表現比肩國際「第一梯隊」,「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指數均值躍升至77.4分,深入踐行ESG理念、推動可持續發展,已然成為企業的時代命題和價值共識。中國企業持續提升ESG管理質效,主動、積極、全面推進ESG工作,提高ESG報告規範性、時效性,並積極探索打造ESG影響力。許多企業高標準履行環境責任與社會責任,領跑「雙碳」行動、緊抓綠色發展機遇,着力提升員工幸福感、探尋鄉村振興多元路徑、擦亮慈善公益品牌、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助力數字中國建設,形成ESG發展的中國故事、中國經驗、中國智慧。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繁榮進步的必然選擇,踐行ESG理念已成為企業的必選動作,在創造更大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來增長機遇、發展韌性和競爭優勢。我們相信,在中國ESG規範化發展的新征程中,ESG監管將持續升級,ESG投資將成為主流,本土ESG評級將發展壯大,中國ESG生態體系建設將進一步完善,中國企業定會更好地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融合,為服務人民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支持。

技術方案

2023年6月以來,以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國際可持續披露準則(ISSB準則)、歐盟委員會《歐洲可持續報告準則》(ESRS)、滬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財政部《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徵求意見稿)》為代表的國內外權威ESG標準指引陸續發布,為「中國ESG(企業社會責任)發布」ESG評價體系優化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我們瞄準構建接軌國際、符合國情、正向激勵、積澱深厚的中國ESG評價體系目標,認真學習貫徹國內最新政策文件、法律文件和會議精神,對標更多最新的國內外標準指引與評價體系,對技術方案進行如下優化與升級:

1.對標最新政策標準:在2023年對標25個國內外標準指引與評價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貫徹落實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等7個最新重要政策文件、法律文件與會議精神,新增對11個國內外最新標準指引,以及1個ESG評級體系的對標。

2.優化評價指標體系: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導向,通過對標44個國內外標準指引和評級體系的議題和指標,構建了包括3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122個三級指標的通用指標體系。

3.擴大評價樣本量:以A股與港股6,471家上市公司為樣本空間,選取972家上市公司作為評價對象,實現評價對象較2023年增長近14%。

《2024年度ESG行動報告》的研究路徑為:基於可持續發展理論、經濟外部性理論和利益相關方理論,構建環境、社會、治理「三位一體」ESG評價模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等重要政策文件、法律文件與會議精神,深入對標國內外ESG標準指引、ESG評級體系,構建接軌國際、符合國情、正向激勵、積澱深厚的ESG評價體系;通過人機協同方式採集企業公開信息、收集權威渠道發布的企業ESG信息,進行內容分析和定量分析,計算ESG指數得分,遴選出ESG治理完善、實踐有力、成效顯著的「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2024)」企業,編制形成「中國ESG(企業社會責任)發布《2024年度ESG行動報告》」。

△圖1 研究路徑

一、理論模型

可持續發展理論:企業的生產經營應注意環境、社會影響,追求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經濟外部性理論:負外部性會使企業面臨政策風險,正外部性會提升企業價值並給企業帶來聲譽資產。秉持ESG理念的企業會減少其負外部性行為,增加正外部性行為,降低虧損風險,提升企業價值。

利益相關方理論:利益相關方是能夠影響一個組織目標的實現,或者受到一個組織實現其目標過程影響的所有個體和群體。企業各類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期望、利益衝突、利益均衡以及相對權力會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經營和價值創造。

△圖2 理論基礎

基於此,課題組在構建ESG評價模型時,突破現有主流ESG評級體系重點關注ESG風險管理(即企業的負外部性)的常規思路,將企業經營發展對社會環境的正向價值與貢獻(即企業的正外部性)納入考量,創新構建了包含「環境、社會、治理」三個維度且兼顧風險管理和社會價值貢獻的ESG評價模型(參見圖3)。

△圖3 評價模型

二、指標體系

以黨的二十大報告、「十四五」規劃綱要、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等10個重要政策文件、法律文件與會議精神為指導,秉持接軌國際、符合國情的原則,通過對標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首批國際可持續披露準則(ISSB準則)、歐盟委員會《歐洲可持續報告準則》(ESRS)、滬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財政部《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徵求意見稿)》等24個國內外標準指引,以及明晟(MSCI)、標普全球(S&P Global)、Wind ESG、中證、國證、華證等10個評級體系的議題和指標,明確了三大維度20個通用評價議題(見圖4),構建了包括3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122個三級指標的通用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全面接軌國際,高度契合國內相關標準,且彰顯追求社會價值的導向。2024年,課題組還充分結合新質生產力這一創新性的經濟學和哲學概念,調整優化中國特色類指標。對中國特色的回應重點體現在鄉村振興、創新驅動、促進就業、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數字經濟、區域協調發展、「一帶一路」、應對公共危機、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十大特色指標,呼應了新質生產力創新主導、協調平衡、綠色低碳、開放融合、包容共享等基本特徵。

△圖4 通用評價議題

在通用指標體系的基礎上,考慮到不同行業ESG因素存在差異性,為保證評價的科學性,參考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依據行業特性設置行業特色議題和指標,構建適用該行業企業的ESG評價指標體系。

三、評價樣本

以截至2024年4月30日的A股、港股6,471家中國上市公司為樣本空間,選取4月30日市值規模排名前30%,且已發布ESG報告的上市公司,並根據其影響力、ESG活躍度等要素進行綜合篩選。同時,將隸屬於2023年度十大「中國ESG榜樣」企業、兩家特別獎企業的上市公司自動納入評價樣本池,最終選出972家上市公司作為評價對象,評價樣本數量較2023年增長近14%。

四、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主要包括當年度企業公開信息、第三方信息以及ESG數據庫。

1.企業公開信息

包括企業發布的年度ESG報告、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年度社會價值報告、年度專項報告(包括環境報告、公益報告、鄉村振興報告、海外報告等)、企業年報。

2.第三方信息

包括生態環境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用中國等官方網站。

3.ESG數據庫

依託Wind ESG數據庫,實時追蹤企業ESG報告發布情況,實現ESG基礎信息的批量提取與下載。

五、指數合成

1.權重設置

根據不同行業對社會環境影響的差異性,兼顧國際通用原則與本土實際情況,設置各行業一二三級指標的權重。

2.指標賦分

分類處理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採取有無判斷、行業內相對值比較打分等方法賦分。

3.計算得分

通過加權計算各指標得分,得到被評價企業的ESG初始得分。

4.負面扣減

徵詢專家意見,對評價期內企業出現的負面事件進行研判,結合負面事件的嚴重程度、發生數量、發生時間、信息來源可信度、處罰金額等對企業初始得分進行扣減或者「一票否決」,並對評價結果進行調整。

5.正向加分

徵詢專家意見,針對評價期內企業ESG管理與實踐的前瞻性、引領性做法,進行正面加分激勵,並對評價結果進行調整。

六、等級劃分

為直觀反映企業ESG水平,將ESG指數劃分為八個等級,分別為:五星佳級、五星級、四星半級、四星級、三星半級、三星級、二星級和一星級,各類企業對應的星級水平和ESG發展水平見表1。

△表1 企業ESG得分等級劃分

「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2024)」企業

經分析,華潤電力、中國移動、中國石化、寶鋼股份、騰訊控股、伊利股份、中國平安、吉利汽車、蒙牛乳業、華潤置地等100家上市公司入選「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2024)」。

△表2 「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2024)」榜單

中國企業ESG行動主要發現

1. 中國上市公司ESG發展水平顯著提升,49%位居領先區

2024年,全球ESG監管趨嚴趨緊,國內ESG政策頻頻出台,在國家部委、監管機構與主流媒體的多方推動下,中國企業ESG發展邁出新步伐,取得新進展。對972家上市公司進行ESG綜合評價發現,中國上市公司ESG發展水平逐年攀升,2024年「中國ESG(企業社會責任)發布」ESG指數平均得分較2023年明顯提升。從評級分布來看,972家中國上市公司約有49%達領先水平(MSCI全球為28.5%),較上年增長14個百分點;43%處於居中水平(MSCI全球為53%);8%處於落後水平(MSCI全球為17%)。

註:1.MSCI評級分布來源於MSCI ESG,截至2022年底;2.2023年中國ESG上市公司N=855;3.2024年中國ESG上市公司N=972。△圖5 上市公司ESG評價結果分布

2. ESG指數均值躍升至77.4分,16家企業首次入選「先鋒100(2024)」

「先鋒100(2024)」企業ESG指數平均得分為77.4分,達四星半級傑出水平,繼續領跑中國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較2023年「先鋒100」指數(75.8分)增長1.6分。其中,華潤電力、中國移動2家處於五星佳級水平,是上市公司ESG建設中的典範企業;18家達到五星級水平,是上市公司ESG建設中的卓越企業;80家處於四星半級水平,具有傑出的ESG整體表現。從入榜企業跨年變動來看,騰訊控股、中國交建、中國通號、聯想集團、國電南瑞等15家進步名次超過5名,其中,河鋼股份、南網儲能、中國交建、中國海油、華潤萬象生活、民生銀行6家企業名次進步最多;復星醫藥、海通證券、上海醫藥、南鋼股份、龍源電力、中遠海能、長安汽車等16家企業憑藉優秀的ESG表現首次入選「先鋒100」榜單,ESG工作水平顯著提升。

對比發現,2024年「先鋒100」入選企業的最低星級已從四星級提升至四星半級,表明在ESG監管日趨成熟、ESG信披標準日益明確、ESG建設自主性逐漸提升、總台系列活動引領帶動的情況下,入榜企業的ESG管理與實踐取得了新進步。

△圖6 2023-2024年「先鋒100」企業星級分布

3.榜樣示範作用有效發揮,「中國ESG榜樣」企業下屬21家上市公司入榜

2023年,中國石化、國家電投、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移動、中國寶武、華潤集團、中國農業銀行、騰訊、吉利控股集團、寧德時代獲選十大「中國ESG榜樣」企業;華為獲得年度影響力特別獎,中國中車獲得「一帶一路」貢獻特別獎(以下簡稱「榜樣企業」)。「先鋒100(2024)」企業中,21家隸屬於2023年「中國ESG榜樣」企業,佔據榜單五分之一的席位,印證了榜樣企業的示範力量。其中,華潤集團旗下共7家上市公司入選「先鋒100(2024)」,入選企業數量為榜樣企業最多;國家能源集團、中國寶武各有3家控股上市公司入選「先鋒100(2024)」。榜樣企業領航中國企業ESG發展,在推動控股上市公司改善ESG工作並成為「先鋒」方面發揮了引領帶動作用。

△表3 2023年「中國ESG榜樣」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入選「先鋒100(2024)」情況

4.央國企ESG發展持續領先,佔據「先鋒100(2024)」近七成席位

2024年,「先鋒100」企業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佔比近七成,ESG指數平均得分由2023年的76.1分提升至77.4分,實現入榜企業數量和平均得分的「雙提升」。其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數量約佔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78%,地方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約佔22%,南鋼股份、龍源電力、海通證券等14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首次入榜。這份亮眼「成績單」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務院國資委的大力推動。2021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逐步深化對ESG工作的研究探索和監督管理。2021年開始,連續三年發布《中央企業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及治理(ESG)藍皮書》;2022年3月,社會責任局成立,將指導推動中央企業積極踐行ESG理念納入工作範疇;2023年12月,舉辦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國企社會責任系列藍皮書集中發布活動,全面展示國資國企履責豐富實踐和積極成效;2024年6月,正式對外發布《關於新時代中央企業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央企要切實加強ESG工作。在國務院國資委的指導下,廣東、上海、北京、山西、四川、雲南、青島等地方國資委也將ESG納入工作範疇,加快推動國有企業ESG工作。

5. 入榜製造業企業數量仍最多,建築、IT等行業ESG表現進步明顯

與「先鋒100(2023)」企業比較發現,「先鋒100(2024)」企業中,製造業企業依然佔比近半,側面反映出製造業企業在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同時,高度重視提升ESG治理能力和績效水平;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入榜企業數量較2023年略有增長;建築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個行業ESG指數平均得分進步最明顯,分別增長3.8分、2.8分和3.3分,得益於頭部企業對綠色低碳、科技向善的大力倡導與自覺踐行。

△圖7 2023-2024年「先鋒100」企業行業分布

6. 「先鋒100(2024)」企業分布於21個省級行政區,北京、深圳、上海優勢明顯

從地域分布來看,八成「先鋒100(2024)」企業集中分布在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與去年基本持平。從省級行政區分布來看,「先鋒100(2024)」企業分布於北京、廣東省、上海、河北省、江蘇省、山東省、四川省等21個省級行政區。其中,分布在北京、廣東省、上海的入榜企業最多,佔比超六成,表明這3個省級行政區的企業ESG表現位居全國領先水準,輻射帶動着更多企業投身ESG實踐。

從城市分布來看,2024年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南京、成都、杭州等12城市的「先鋒100」企業數量佔76家。與2023年相比,北京入榜企業依然最多,其次仍是深圳、上海,其中上海入榜企業較去年增加3家。2024年,北京、上海推動ESG發展的政策力度明顯加強,3月,上海市商務委發布《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業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是全國首個ESG區域行動方案;6月,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北京市促進環境社會治理(ESG)體系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打響了中國城市ESG體系建設的「第一槍」。可以預見,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城市ESG體系建設將進一步加速推進,區域內企業的ESG工作將邁向新台階。

註:其他城市企業入選「先鋒100(2024)」數量均為1,具體包括鞍山市、重慶市、大連市、佛山市、合肥市、惠州市、吉林市、濟南市、昆明市、廊坊市、馬鞍山市、綿陽市、寧德市、齊齊哈爾、仁懷市、文山市、西安市、邢台市、銀川市、張家口市、長春市、肇慶市、中山市、珠海市(按拼音首字母排序)。△圖8 「先鋒100(2024)」企業城市分布

7. 約六成「先鋒100(2024)」企業設定應對氣候變化的量化目標,25家披露範圍3溫室氣體排放量

應對氣候變化,關係人類前途和未來,事關全球可持續發展。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顯示,極端天氣在未來十年面臨的十大最嚴重風險裏位列第一。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在諸多可持續議題中優先選擇氣候變化並制定對應主題的專項披露標準,也突顯了氣候議題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分析發現,「先鋒100(2024)」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全面領跑,62家企業圍繞「治理-戰略-影響、風險和機遇管理-指標與目標」四個方面披露應對氣候變化議題,75家制定了落實「雙碳」目標的專項制度,數量是上一年的2.88倍,約六成已設定應對氣候變化的量化目標,超四成積極使用「雙碳」相關數字工具、平台,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加速實現,也為落實《巴黎協定》中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的目標貢獻力量。例如,寶鋼股份制定了碳中和三個五年中短期減碳目標:即以2020年為基準年,2025年減碳8%,2030年減碳15%,2035年減碳30%;聯想集團於2023年2月正式發布凈零排放目標(Net-zero)路線圖,宣布將於2049/50財年達成整體價值鏈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成為國內首家通過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凈零目標驗證的高科技製造企業。

此外,「先鋒100(2024)」企業中,約85%披露了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25家披露了範圍3溫室氣體排放量,均較「先鋒100(2023)」企業的表現有明顯進步。而環境敏感度較高的製造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披露率則由76%提升至近90%,表明中國上市公司在應對氣候變化上主動性日益增強。

8. 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超半數「先鋒100(2024)」企業布局綠色賽道

202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蘊含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追求。綠色發展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最富前景的發展領域之一,也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面之一。研究發現,中國企業主動搶抓環境機遇,不斷強化綠色科技創新的力度、廣度、深度,在清潔技術、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築、綠色交通等與自身經營模式相匹配的方面積極探索、加快發展,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其中,超過半數的「先鋒100(2024)」企業均在探索行業內的綠色發展機遇與新賽道,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和經濟價值雙贏的發展道路。例如,華潤電力積極投身於清潔能源資源的深入開發與利用,布局規劃風電、光伏、水電等清潔能源建設,同時主動獲取新能源指標,為綠色低碳發展謀勢蓄力;中國建築作出綠色建築承諾,到2025年公司投資開發的新建建築100%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星級綠色建築佔比超過30%。

9. 着力提升員工幸福感,「先鋒100(2024)」企業人均薪酬29.7萬元、人均帶薪年休假天數10天

隨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人們愈發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對個人價值與經濟發展的同步增長提出了更高期待。而合理的薪酬體系、完善的帶薪年休假制度,既是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客觀需要,也是企業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據萬得統計,「先鋒100(2024)」企業中,近九成公布了2023年度人均薪酬,平均每家企業人均薪酬達29.7萬元,約為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的13.5倍。例如,中國中車制定並實施中長期激勵三年行動方案,指導具備條件的子公司實施員工股權激勵,進一步增強核心人才的歸屬感和動力。同時,入榜企業不斷完善員工福利體系,積極落實員工體檢、節日福利、帶薪休假等員工福利,增強員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近三成入榜企業披露了2023年度人均帶薪年休假天數,平均每家企業人均帶薪休假約10天,較上一年(9天)有所提升。其中,華潤建材科技、河鋼資源人均帶薪年休假天數分別達到了14.1天和34天,表現突出。

10. 打好穩崗促就業「組合拳」,「先鋒100(2024)」企業吸納就業人數平均保持在萬人水平

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好就業問題、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促進就業是中國特色議題之一,也是中國企業創造社會價值、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體現。研究發現,中國企業採取多元策略穩崗擴就業,如吸納農民工、退役軍人、殘障人士等群體就業,探尋靈活就業等新型就業形態。分析發現,「先鋒100(2024)」企業中,60餘家披露了2023年度吸納就業數量,合計約63萬,與去年基本持平,每家企業平均吸納就業人數連續兩年突破萬人。比如,農業銀行積極響應中央號召,落實國家就業優先政策,2023年校園招聘共計30,234人。此外,入榜企業通過出台靈活就業人員工作制度、完善社會保險政策等舉措,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例如,騰訊控股為服務靈活就業者,提出「微工卡+靈工保險」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一站式零工就業保障的數字工具箱,幫助用工單位和靈活就業者降低風險,截至2023年12月,該方案已覆蓋超1,000萬零工群體。

11. 促進供應商可持續發展,近九成「先鋒100(2024)」企業將ESG融入供應鏈管理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以及資源環境壓力的不斷增大,供應鏈管理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日益凸顯。研究發現,「先鋒100(2024)」企業以更大力度推動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將ESG理念延伸至供應鏈上下游各環節,積極帶動供應商共同履責,着力打造負責任、可持續的供應鏈。近九成入榜企業已將ESG理念融入供應鏈管理,供應鏈責任管理的規範性、供應商ESG培訓與考核力度相較上一年均有顯著提升。部分入榜企業還明確了綠色供應鏈發展目標,通過制定實施方案和具體落實路徑舉措,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供給能力。例如,一汽解放將綠色低碳貫穿於產品設計、採購、生產製造、包裝、運輸、服務、報廢的全生命周期,打造產品全鏈條綠色管理模式。邁瑞醫療制定了從供應商認證到整體協同發展的全面策略,在原有制度基礎上新增《可持續採購政策》並補充完善了《供應商選擇指南》等制度要求,以確保每一環節都符合可持續性的高標準。

12. 中國企業深耕鄉村沃土,因地制宜探尋鄉村振興多元路徑

鄉村振興是我們關注的中國特色十大指標之一,是中國特色ESG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企業主動投身鄉村振興事業,逐漸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力軍、方面軍、主力軍。研究發現,近六成「先鋒100(2024)」企業對外披露了2023年度鄉村振興投入,總投入約476億元,開展鄉村振興項目約2700個;近半數企業打造了特色鄉村振興品牌,依託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因地制宜選準突破口,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把鄉村產業優勢、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發展優勢,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從企業性質來看,國企民企齊發力,繪就鄉村振興多彩畫卷。國有企業遵循國務院國資委有關工作部署,充分發揮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主動承擔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啟動「央企育才促振興行動」等,對定點幫扶縣的硬件設施改善起到關鍵作用。例如,中國交建持續助力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地區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撥付6,353萬元幫助改善教學及附屬設施;推動18個「中交書屋」、235個中交健康保健室正常有序運轉。2022年度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社會責任調查顯示,4,783家調研企業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佔調研樣本22.2%。民營企業在全國工商聯的支持下,積極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通過挖掘鄉村特色資源,發展特色農業、農村電商等新業態,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例如,伊利植選品牌聯合嫩江市政府,打造行業首個微綜藝真人秀直播,通過東北黑土地的原產地溯源之旅,提升東北大豆知名度,帶動東北大豆銷量,進一步推動東北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

13. 持續開展公益活動,「先鋒100(2024)」企業社會貢獻投入額超93億元

積極參與公益慈善活動,是企業構建可持續發展形象、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有力手段,也是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關鍵一環。研究發現,中國企業聚焦社會、教育、文化、環境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鮮明特色的公益品牌,為促進社會公平與和諧作出突出貢獻。超九成「先鋒100(2024)」企業披露了公益慈善投入,2023年度投入總額超93億元,廣泛惠及兒童、婦女、特困群眾等弱勢群體。超四成入榜企業打造了特色公益品牌項目,以實際行動為社會公益事業注入活力和動力。例如,「中國石化光明號」健康快車奔赴新疆巴州、山西晉城、廣東韶關三地,為白內障患者免費進行復明手術,2023年治癒人數3,483人。部分企業還成立了專門的公益基金、公益基金會,致力於開展社會救助,幫助弱勢群體。例如,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攜手廈門市海峽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設立「廈門民生長青公益基金」,2023年籌集307,650元愛心善款,用於廈門欠發達地區蓮花鎮中心小學及下轄6個鄉村教學點教育公益項目,以實際行動為振興鄉村教育貢獻力量。

14. 創新驅動產業變革,「先鋒100(2024)」企業研發投入平均達65.6億元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也是社會(S)維度下中國企業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時指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研究發現,中國企業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5G、量子通信等前沿技術研發處於全球第一陣營。「先鋒100(2024)」企業充分發揮創新主體作用,2023年度研發投入平均達65.6億元,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從行業來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行業6家入選企業,研發投入平均達249億元,連續兩年保持領先;從地域來看,京津冀地區企業平均每家研發投入仍領先於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及其他地區;從城市來看,杭州、北京市、深圳市企業平均研發費用位列前三。比如,中國電信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用戶最多、應用最全的合肥量子城域網,發布「天衍」量子計算雲平台;國電南瑞承建的全球最大水光互補光伏電站——柯拉光伏電站送出穩控系統於2023年成功投入運行。

15. 高質量助力數字中國建設,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步入「快車道」

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數字經濟,能夠助力關鍵性技術實現突破、發生質變,促進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進而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研究發現,中國企業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以「數」謀「新」,以「數」提「質」,從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加強技術創新、推進數實融合等方面持續着力,高質量、高標準推進「數字中國」建設。超九成「先鋒100(2024)」企業通過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搭建數智化基礎設施,健全數字治理體系,不斷深化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推進管理數字化、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例如,東方電氣啟動行業首個5G全連接數字化工廠,成為行業首家通過智能製造成熟度3.0認證企業,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增添動力;國元證券聚焦「平台化」「數字化」發展方向,持續探索以「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新技術,重視數字安全,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致力於將金融科技與各項業務緊密結合,持續驅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16. ESG管理質效再提升,近六成「先鋒100(2024)」企業將ESG表現與高管薪酬掛鈎

有效的ESG管理體系是企業實現長足穩健發展的重要基礎,更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ESG管理是一項「自上而下」的系統性工程,需要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深度參與和高效協同。近年來,將高管薪酬與ESG指標掛鈎的企業比例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迅速增長,據韋萊韜悅(WTW)的2023年薪酬計劃研究表明,全球81%的公司已將ESG指標納入高管薪酬計劃。對「先鋒100」企業的分析表明,近六成企業將ESG融入了高管薪酬和激勵政策,較2023年提升超30個百分點,ESG納入高管薪酬在中國漸成常態。此外,入榜企業中,超九成企業明確了ESG工作領導機構,較2023年提升超20個百分點;近五成企業制定了ESG專項制度,較2023年小幅提升;超七成企業設定了ESG轉型戰略或目標,以ESG戰略領航企業可持續發展;超六成企業積極開展ESG專項培訓,主動加強自身ESG能力建設。綜上所述,中國企業ESG管理質效逐年提升,多個關鍵績效指標取得新突破。

△圖9 2023-2024年「先鋒100」企業ESG管理六項指標表現

17. ESG監管邁出重要步伐,中國企業ESG報告規範性、時效性表現連年提升

2024年4月,在中國證監會指導下,滬深北三大交易所正式發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標誌着中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步入強制化、標準化、規範化的新階段。據統計,截至2024年4月30日,超過2,110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獨立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同比增長16%,披露率達39%,再創歷史新高。信披規範性方面,企業兼顧國際準則、監管指引與本土指南,選擇適合自身的報告編制標準。分析發現,《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GRI)》是入榜企業參考最多的國際標準,《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指南(CASS-ESG 5.0)》是入榜企業參考最多的本土標準。此外,超九成入榜企業在報告中披露最近三年及以上的關鍵績效數據,實現ESG信息縱向可回溯、數據可追蹤;近乎全部「先鋒100(2024)」企業在報告主動披露了報告期內的履責不足之處,確保報告平衡性;超六成入榜企業引入第三方機構對ESG報告進行鑒證或評級,保障報告可靠性與報告質量。如騰訊、華潤置地、中國通號、海通證券等向「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申請了企業ESG報告評級,以評級促信披,賦能企業提升ESG報告編制水平。

18. ESG影響力重塑升級,「先鋒100(2024)」企業探索將ESG理念融入品牌建設

ESG影響力是企業品牌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把ESG因素融入品牌建設將成為各行業推動長期價值創造和可持續增長的重要途徑。《2023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顯示,目前消費者的可持續消費意識正在覺醒,全球40%以上的終端消費者願意為具備ESG屬性的產品和服務支付達10%的溢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積極將ESG理念融入品牌故事和品牌傳播中,以ESG為抓手,重塑品牌內涵、打造品牌項目、講好品牌故事、擴大品牌影響力。分析表明,2024年,超半數「先鋒100」企業將ESG理念融入品牌建設。如南網儲能推動「雙碳先鋒」ESG品牌建設,持續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資本市場長期投資價值,進一步強化南網儲能ESG競爭力和資本市場影響力。與此同時,多家入榜企業積極打造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ESG品牌項目,如中國移動連續多年通過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開展「一紅一藍」兩項品牌公益項目,以實際行動向社會各界傳遞善意。此外,超三成入榜企業積極組織參與峰會、論壇、沙龍等ESG主題活動,擴大企業ESG品牌聲量,助力ESG品牌創新傳播。如保利發展控股受邀參加「第三屆國企社會價值論壇暨ESG中國論壇2023廣東峰會」,並發表題為《以ESG理念助推高質量發展——保利發展的探索與實踐》的演講,分享保利發展控股在國企社會價值方面的思考和實踐;晶澳科技參加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多場活動,並舉行凈零之路暨晶澳可持續發展項目發布會。

中國企業ESG行動建議

步入2024年,中國ESG監管政策密集發布,ESG生態體系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已成為ESG發展實踐最活躍、進步最快的國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對ESG抱持信念,以對環境和社會更加負責的方式運營,不斷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在提升ESG信披主動性、提高ESG治理能力、開展ESG創新實踐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然而,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中國企業在ESG管理與實踐方面仍有需要提升之處,需要進一步深化和加速推進ESG工作。在系統梳理中國上市公司ESG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如下工作建議。

一、順應國際潮流,加速探索ESG中國道路

企業要主動順應國際ESG發展浪潮,立足國家戰略需求,深度踐行ESG理念,形成中國式ESG路徑,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第一,要攜手共促全球ESG發展。全球ESG發展持續升溫,信披標準趨於統一,監管力度不斷強化,各個國際組織、各國政府圍繞ESG的動作頻頻、實招連出。企業必須及時了解全球ESG領域最新熱點、法規、標準和動向,積極借鑒國際有益經驗,同時也為全球ESG發展輸出中國企業成熟經驗。

第二,要持續深度融入服務國家戰略。企業應始終立足國家所需、人民所盼、未來所向,把自身發展擺進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如結合自身主營業務開展情況,支持鄉村振興、碳達峰碳中和、「一帶一路」、區域協調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落地落實,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ESG實踐。

第三,要學習借鑒ESG「模範生」先進經驗。「中國ESG榜樣」企業、「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企業ESG治理完善、實踐有力、成效顯著,要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帶頭示範引領,帶動更多企業加強ESG建設;而ESG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的企業則可多向榜樣企業、先鋒企業學習,推動ESG工作邁向新台階,共促中國ESG體系高質量發展。

二、深化特色實踐,持續強化供應鏈ESG管理

伴隨全球化的延展及全球協作的加深,供應鏈的可持續管理正受到廣泛關注。在國際層面,歐盟、德國、英國、美國、亞太經合組織等國家或經濟政治共同體就ESG供應鏈管理陸續出台了相應法規進行監管。在國內層面,中國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圍繞綠色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制定了如《企業綠色採購指南》等規範性指導文件,鼓勵企業實施可持續供應鏈管理。然而,由於中國在供應鏈可持續管理方面起步較晚,整體發展水平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據統計,2024年972家中國上市公司中開展供應商ESG審查的企業比例不足兩成,而「先鋒100(2024)」企業開展供應商ESG審查的比例雖較上一年有小幅提升,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國企業作為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參與者和維護者,應積極擁抱ESG機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負責任的商業行為,塑造可持續的商業文明。應將ESG理念融入供應商管理和採購業務的全流程,在採購時要將供應商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納入決策因素;探索構建供應商ESG篩選標準和評估機制,設立覆蓋供應商開發、評估、准入、評審、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並對供應商進行分級分類管理;積極開展供應商交流、賦能行動,定期對供應商進行ESG培訓和技術支持;持續監測供應商的ESG表現,並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鼓勵供應商積極參與ESG實踐、踐行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產業鏈龍頭企業積極發揮「鏈主」引領作用,賦能上下游企業多開展ESG實踐。

三、優化治理效能,明確ESG工作最高負責人

作為ESG的核心,治理具有普遍重要性,是環境(E)、社會(S)的「基座」。進一步優化治理效能能夠引導和推動企業在環境(E)、社會(S)議題方面持續改進,助力實現環境、社會與經濟效益的高度統一。

第一,要對外明確ESG工作最高負責人。通常來講,ESG是「一把手」工程。脫離最高決策者和管理者的參與和監督,ESG工作難以有效開展。統計發現,「先鋒100(2024)」企業中,對外披露ESG工作最高負責人職務的超五成,而972家上市公司中披露該指標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企業要明確ESG工作最高負責人並對外披露,確保最高管理層充分發揮ESG領導力。

第二,要持續加強「她」力量。在決策層和管理層,性別及其他方面的多元化有助於企業更好理解客戶與投資者的需要,有助於提高決策效率和加強風險管理。研究發現,與上一年度相比,「先鋒100(2024)」企業的女性董事佔比、女性高管佔比平均水平沒有發生明顯改善,甚至有降低趨勢,仍低於發達市場的比重。企業仍需改進治理結構的多元化,積極提升女性董事佔比和女性高管佔比,善用「她」力量。

四、改善ESG管理,構建並完善ESG指標體系

健全的ESG管理體系是企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2024年,「先鋒100」企業在ESG管理的多個維度取得了新的成效與進展。然而,在開展ESG盡職調查、建立ESG指標體系、開展ESG數字化建設方面的行動率偏低,ESG能力建設有待進一步提升。

第一,探索開展ESG盡職調查。ESG盡職調查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可以幫助企業識別潛在的ESG風險和機遇,實現可持續的經營和長期的價值創造。僅不足一成的「先鋒100(2024)」企業開展ESG盡職調查。企業應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和自身能力,圍繞ESG盡職調查開展相關行動。

第二,構建並完善ESG指標體系。研究發現,「先鋒100(2024)」企業中開展了ESG指標體系建設的企業較上一年度有所增長,但仍不足兩成。企業應根據國家政策、監管機構相關要求,結合公司戰略重點、行業特點、披露標準、報告評級要求等,逐步搭建並完善符合企業發展階段的ESG指標體系。

第三,開展ESG數字化建設。ESG管理水平的提升,離不開數字化技術的支撐。「先鋒100(2024)」企業中,僅有不到一成開展了ESG數字化建設。企業應探索利用數字化手段賦能ESG管理,探索搭建ESG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ESG數據覆蓋率和可視化程度,賦能企業ESG管理效率和決策支持能力提升。

第四,加快ESG能力建設。企業應積極儲備、培養ESG專業人才,打造多層次ESG專項系列培訓課程;參與ESG交流活動,分享優秀經驗,促進資源整合。同時,主動開展ESG管理對標學習、課題研究,加強能力建設、促進管理提升。

五、規範披露信息,借鑒ESG信披實用工具書

當前,國內外ESG監管顯著趨嚴,中國企業ESG信披面臨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企業應積極響應ESG指引的要求,確保信披規範性。

第一,建立健全ESG報告管理機制。企業應建立規範化、標準化、常態化的報告管理機制,通過搭建內部組織體系,奠定企業履責信披的組織基礎。企業管理層應親自參與,建立起專門的報告編制工作組,形成權責清晰、分工合理的工作團隊來統籌、主導報告編制全過程。

第二,響應ESG信披最新要求。受強制披露約束的上市公司可充分利用過渡期安排,嚴格按照ESG指引要求強化ESG信披工作;未受強制披露約束的上市公司也應盡早規劃ESG合規管理工作,加快推進ESG信披工作。企業應結合最新監管要求,制定並優化接軌國際、符合國情、契合企業實際的指標體系,夯實企業ESG信息披露基礎,持續提升ESG信披水平。

第三,借鑒ESG信披實用工具書。滬深北三大交易所ESG指引近段時間才發布,符合監管要求且具備實操性的官方指南尚在籌備之中。在此過渡期間,企業可參考借鑒符合監管要求的ESG信披實用工具書,明確信披標準化要求及執行思路。比如,2024年6月發布的《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CASS-ESG 6.0)》等現有工具書,為監管機構完善相關設施提供配套工具和必要補充,幫助企業及時適應和滿足新的監管要求。

六、塑造負責任形象,加強ESG影響力建設

ESG影響力建設是企業塑造正面形象、構築品牌信譽、拓展傳播廣度與深度的強有力途徑。當前中國企業在ESG品牌建設,ESG品牌創新傳播等方面還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ESG影響力亟待進一步加強與深化。

第一,提升ESG評級結果。企業應在做好保密等工作的前提下,關注並支持權威機構、投資機構等組織的ESG評級工作,並根據評級結果,識別改進方向,制定針對性的改進計劃,進而促進ESG評級提升,增強在資本市場的價值認同。

第二,打造ESG品牌項目。企業可找準反映國家發展戰略、行業發展趨勢、利益相關方關切、自身發展要求的關鍵議題,創新商業模式、產品、技術等,打造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ESG典範項目,實現業務與ESG實踐的融合創新發展,深化品牌故事內涵,塑造負責任的品牌形象。

第三,加強國際國內傳播。企業可採取多渠道、多平台的傳播策略,善用數字媒體和社交媒體,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傳播ESG品牌理念;積極參加ESG交流活動,如參與「ESG中國」年會、項目發布會、城市峰會、沙龍、企業行等子平台活動,有效傳遞企業的責任力量,加強國際國內履責傳播,進一步增強企業ESG品牌影響力。

第四,參與ESG體系建設。企業應積極參與國內外ESG研究、規則標準制定,為ESG體系建設貢獻企業智慧和力量。尤其是行業頭部企業、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更應主動引領,通過帶動整個行業或產業鏈的ESG進步,參與構建更加健全的ESG生態系統,從而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擴大企業ESG影響力,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路徑與最佳實踐。

結 語

《2024年度ESG行動報告》是2024年「中國ESG(企業社會責任)發布」的首本主題報告,通過系統總結與梳理中國上市公司ESG發展階段性特徵,將為中國企業高標準踐行ESG理念提供新的啟示與借鑒,緊接其後,一系列主題報告將陸續亮相。年底,我們還將舉辦第二屆「中國ESG榜樣」年度盛典,推選新一年度「中國ESG榜樣」企業,並將展現這些企業的優秀ESG實踐,以期樹立鮮明的社會價值導向,推動企業不斷優化ESG實踐,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推動ESG的良好氛圍。

我們衷心期待所有中國企業能主動將ESG融入公司發展戰略、經營管理活動中,不斷提升自身的ESG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攜手社會各界奔赴可持續未來。

(來源: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