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香港也要全面深化改革

今天,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京開幕。二十屆三中全會將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對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

當今世界,變革創新的潮流滾滾向前。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確立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中心任務。因此可以說,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

全面推進強國建設,離不開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對於國家來說,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支持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對於香港來說,要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更要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

6月30日,連結深圳至中山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車。這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粵港澳大灣區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凝結着廣大建設者改革創新的不懈努力。深圳到中山的車程由以往的2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左右,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網越織越密,香港也搭上了大灣區建設的快車。無論是港珠澳大橋的便利,還是深中通道的快捷,都充分印證了:改革開放是幹出來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幹出來的,偉大事業都成於實幹!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通過埋頭苦幹實幹,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因為中國不僅確定了正確的發展方向,而且制定了可行的路線圖,那就是先易後難,走「漸進式」的改革道路,摸着石頭過河。當前,香港社會面臨經濟結構失衡、發展動能不足、住房困難、貧富懸殊等經濟民生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現在,正是直面這些矛盾和問題、啃硬骨頭的時候,更需要香港全面深化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改革。

舉例來說,本港長期面臨土地房屋等「老大難」,基層市民上樓難、青年置業難,而且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久久為功,不是一屆政府就能解決得了的。不過,本屆特區政府已經採取了不少新思維、新辦法、新路徑,如在過渡性房屋之外推出「簡約公屋」計劃,以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同時,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當下設立「社區客廳」,服務劏房居民的需求,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

改善劏房戶的生活環境,一方面要增加公屋供應,努力縮短基層市民輪候公屋的時間;另一方面,也要逐步取締劣質劏房,解決居住環境極為惡劣的劏房積弊。長期關注劏房戶的社區組織協會推算,全港有三成劏房或被定義為劣質,一旦取締或有3.3萬戶受影響,因此特區政府在取締不符標準的劏房時,也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妥善安置好這些受影響的租戶,避免改革舉措讓部分基層民眾出現陣痛,影響他們的生活。

解決「上樓難」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增加人均居住面積,提升住房質量。這就需要增加建屋量,紓緩樓價,讓市民「住大啲」。這時候就會出現新的問題,建屋的土地從何而來?數據顯示,即使撇除當局本可向地產商徵收的農地和預留作鄉村式發展的丁地不計,香港還存在多幅由地政總署管理的未批租政府土地,再加上新界存在的諸多棕地和祖堂地,以及不少團體建議的在綠化地帶和郊野公園邊陲起地建屋等,這些土地不可謂不多,但若要發展確實困難很多。這就需要特區政府敢於擔當,拿出改革的魄力,突破自我、大膽創新,敢於幹前人沒有幹過的事情,多用新思維、新辦法、新路徑解決面臨的問題。

在未來造地方面,政府已經加入新思維,加快私人土地換地速度。本來換地需百分百業權,但政府將會在北部都會區允許擁有九成業權土地的持有人參與換地,餘下一成由政府運用公權力收地,加快換地速度及效率。同時,城規會早前通過放寬新界棕地審批指引,大幅放寬棕地作業申請審批條件。這是特區政府敢於改革的擔當,亦更需要繼續深化改革、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加快發展土地,改善基層市民的居住環境。

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兩年來,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在建屋方面提出要「爭分奪秒」,並定下「提量、提質、提效」等目標,並為此不斷拆牆鬆綁,精簡程序。這些都是改革過程中重要的、正確的方法論,也是更好貫徹「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這些改革過程中的經驗要及時總結,為接下來香港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今天的香港,已經迎來由治及興的最佳發展時機,我們更要搭上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車,通過積極穩妥推進香港的改革,全面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香港更好的發展,提升香港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